一般从腊月初七的晚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更为讲究的做法,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等各种花样,加入粥中同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馈赠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
开始,腊八粥是用赤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武林旧事》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各地制作腊八粥的原料花样繁多,各有不同,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配料也比较多,总计不下20种。
.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榛子肉)、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
.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制法其实并不复杂,用料没有定规,可根据地域习俗、各人的体质爱好和条件而自由组合。我国北方,人们常用大米、高粱米、赤小豆、红枣、黄豆、薏苡仁、桂圆、莲子、胡桃、松子等煮成,其味香甜,可畅胃气、生津液。而在南方,人们则喜欢用白果、花生、莲子、红枣、板栗等,加上姜桂等调味品,掺在糯米中煮成咸味粥,温暖滋补,可以祛寒。如今超市里还有配好的腊八粥原料供选用。
.
腊八粥原料主要分为谷类、豆类、干果和坚果。
谷类,如大米、小米、薏苡仁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含量为多)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
豆类,如黄豆、赤小豆、芸豆等,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和矿物质,营养尤其丰富,而且很多豆类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备受推崇;
干果,如红枣、桂圆之类,经过干燥过程,糖类等营养成分浓缩而特有的风味不变,既能调味又能增加粥的营养;
坚果类,如松仁、核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脂溶性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糯米
是腊八粥必不可少的食材,其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收涩止汗、益胃生津。相比大米来说,糯米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
薏米
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适合于对于脾虚导致的水液运化不利而生湿热者。
.
麦片
能明显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且有控制体重的瘦身作用。
.
赤小豆
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适合于血热、湿热导致的青春痘、湿疹者。
.
高粱米
温中补气、健脾消食、固肠止泻,适合于脾胃虚寒者、久泻不愈者。
.
桂圆
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的作用,适合于心脾气血两虚引起的心悸、失眠、乏力者。
.
莲子
补益心脾、提高记忆力,适合于用脑过度导致出现的失眠、神经衰弱者。
.
花生
健脾和胃、润燥通便,尤适合老年人肠燥便秘者。
.
白果
敛肺定喘,适合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还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饱口福又有营养。


(原作者 史强大夫,经转载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