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phy116
楼主
又极近虚度了一个白天,晚上上网来,看到了钓佬的文章——《喝与茶》。
我虽是一无能无为之人,却常常给自己压力,感觉每天都在紧张地、沉重的生活着,若每天不学一点东西,不读一点文章,不写一点文字,不做一点事儿……这种虚度,像丢了钱包一样的让人懊恼。
只是已经中至老年,依然一事无成。想着不仅仅为自己、为家人多做些什么,也想着为别人、为社会多做点什么,毕竟从小到大受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不管是不是可笑甚或可怜,但一个人,从小所处的文化环境造就出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难以改变的固执。有些东西是打在内心深处的烙印,真是深入到骨髓里,溶化在血液里了。记得伟人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精神……”。可如我般这点微小的能耐,再有这点精神有个屁用。
总是在自卑中虚度着每一天。
总在羡慕一些能耐大的人,虽然对一些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但想想人家发达了、当官了、有钱了、有名了……也是一种能耐,只要不是男人去当贼,女人去做娼,人家得到的毕竟也是付出脑与体的劳动了。
毕竟这世界还是好人的世界,更多的善良好人的辛苦,在成就着这个世界。
我佩服和敬重的就是善良人里的聪明人。
字儿写的好、画儿拍的好、照片拍的好、文章写的好……佩服!除了智商高,情商也高,为人处事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佩服!同样是人,有的男人有权、有势、有名、有利,处处都强,佩服!有的女人有貌有才,哪怕雌伏于男人身下,或者绝不依赖男人,凭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地的有之,都让人佩服!……
可我,依然是那么平庸,依然是那么卑微,依然是那么鄙陋,依然是那么猥琐……现在再加上病态和苍老(注:不是苍老师),诶,教人怎么活?
总得活呀,好在咱皮厚心大,也只能这样皮厚心大,不然你还能怎样?!
有事儿就忙忙,没事儿有呆呆,有钱就花花,没钱就忍忍,虽然也想着不让自己的虚度每一天,但一直还是这么活着: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吃等死。
其实想想,咱活的还算是不错的,天天有可口的饭菜,有喜欢的书看,有美妙的音乐,有多多的爱好……当然,还有茶喝。
可这喝茶,喝不好也有烦恼,既然是喝茶,你要买茶吧,你要聊茶吧,不管是网上还是生活里,你都要接触到人,呵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是喝茶的一累。
你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那么,只能自己大度点,宽容点,把事儿看得、处理得简单点,……
喝茶,喝不好还有一累,就是钓佬《喝与茶》文中说的后者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累。
“品得出好坏,喝得出微妙,不能容忍劣茶入口;能为一口极致的好料好茶苦寻苦觅,能为一把精巧的茶器欢天喜地,更能为一口浑然天然的煮茶之泉跋山涉水;茶的极致成了追求,盼望品到更妙的茶境,痴于此,乐于此!”
这等高人智者,他自己可能乐在其中,但就我等俗人看来,这样活的真累!
再说,做人做事儿何必追求极致?再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哪来的极致?再说,即使是到了极致又如何?还有个物极必反呢。
你问我为啥喝茶,我只能用俺山东老家的话回答,就是:知不道。
不是知而不道,是真不知道。
就是想喝,爱喝,仅此而已。
至于用“喝茶”来帮你理解生活,感悟生命,若能做到,极好!不过那是你的事儿,我的境界暂时达不到,况且能帮人达到更高人生境界的介质多的是呀,起码不仅仅是茶。
还有所谓的茶与禅,所谓的“禅茶一味”,我也暂时理解不到这高度,也许因为做不到,所以不理解,更因了学问达不到,所以不理解。看来我的智商这一块的确是硬伤呀。依我这点可怜的知识,我知道,道的超觉静思也好,佛的入禅也好,皆来自于入定可养生的古老理念,其实在佛教远远没有引进到中国之前,甚至茶还远远没有普及和流行之前,“入定而养生”就早已有之的。只是那时候没有禅这么一说,后来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中的禅正好和咱们祖先古老的入定理念不谋而合,这才有了禅这一流传至今的叫法。至于茶和禅的关系,更是后人做媒的结果了。因为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了,起码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的那时候,佛教还远远没有传到中国来,呵呵,那时候还没有佛教这么一说吧,因不释迦牟尼他老人家那时候还没有下凡到世间。
前段时间,还有人要把黑茶和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傩文化联系到一起,呵呵,歇歇吧,累不累呀,歇够了,喝口茶醒醒神,老板叫你搬砖了,不好好工作,挣不到养家的钱,老婆可会跟别人跑了的。
简简单单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快快乐乐生活,轻轻松松喝茶。人生是用来享受的,别和自己过不去。喝个茶本是一件轻松、享受的事儿,弄的那么累干吗?!
俺更是钓佬说的喝茶人中的前者:喝茶为“喝”。
喝茶为喝,仅此尔尔。
2016年12月23日 13点12分
1
我虽是一无能无为之人,却常常给自己压力,感觉每天都在紧张地、沉重的生活着,若每天不学一点东西,不读一点文章,不写一点文字,不做一点事儿……这种虚度,像丢了钱包一样的让人懊恼。
只是已经中至老年,依然一事无成。想着不仅仅为自己、为家人多做些什么,也想着为别人、为社会多做点什么,毕竟从小到大受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不管是不是可笑甚或可怜,但一个人,从小所处的文化环境造就出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难以改变的固执。有些东西是打在内心深处的烙印,真是深入到骨髓里,溶化在血液里了。记得伟人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精神……”。可如我般这点微小的能耐,再有这点精神有个屁用。
总是在自卑中虚度着每一天。
总在羡慕一些能耐大的人,虽然对一些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但想想人家发达了、当官了、有钱了、有名了……也是一种能耐,只要不是男人去当贼,女人去做娼,人家得到的毕竟也是付出脑与体的劳动了。
毕竟这世界还是好人的世界,更多的善良好人的辛苦,在成就着这个世界。
我佩服和敬重的就是善良人里的聪明人。
字儿写的好、画儿拍的好、照片拍的好、文章写的好……佩服!除了智商高,情商也高,为人处事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佩服!同样是人,有的男人有权、有势、有名、有利,处处都强,佩服!有的女人有貌有才,哪怕雌伏于男人身下,或者绝不依赖男人,凭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地的有之,都让人佩服!……
可我,依然是那么平庸,依然是那么卑微,依然是那么鄙陋,依然是那么猥琐……现在再加上病态和苍老(注:不是苍老师),诶,教人怎么活?
总得活呀,好在咱皮厚心大,也只能这样皮厚心大,不然你还能怎样?!
有事儿就忙忙,没事儿有呆呆,有钱就花花,没钱就忍忍,虽然也想着不让自己的虚度每一天,但一直还是这么活着: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吃等死。
其实想想,咱活的还算是不错的,天天有可口的饭菜,有喜欢的书看,有美妙的音乐,有多多的爱好……当然,还有茶喝。
可这喝茶,喝不好也有烦恼,既然是喝茶,你要买茶吧,你要聊茶吧,不管是网上还是生活里,你都要接触到人,呵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是喝茶的一累。
你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那么,只能自己大度点,宽容点,把事儿看得、处理得简单点,……
喝茶,喝不好还有一累,就是钓佬《喝与茶》文中说的后者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累。
“品得出好坏,喝得出微妙,不能容忍劣茶入口;能为一口极致的好料好茶苦寻苦觅,能为一把精巧的茶器欢天喜地,更能为一口浑然天然的煮茶之泉跋山涉水;茶的极致成了追求,盼望品到更妙的茶境,痴于此,乐于此!”
这等高人智者,他自己可能乐在其中,但就我等俗人看来,这样活的真累!
再说,做人做事儿何必追求极致?再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哪来的极致?再说,即使是到了极致又如何?还有个物极必反呢。
你问我为啥喝茶,我只能用俺山东老家的话回答,就是:知不道。
不是知而不道,是真不知道。
就是想喝,爱喝,仅此而已。
至于用“喝茶”来帮你理解生活,感悟生命,若能做到,极好!不过那是你的事儿,我的境界暂时达不到,况且能帮人达到更高人生境界的介质多的是呀,起码不仅仅是茶。
还有所谓的茶与禅,所谓的“禅茶一味”,我也暂时理解不到这高度,也许因为做不到,所以不理解,更因了学问达不到,所以不理解。看来我的智商这一块的确是硬伤呀。依我这点可怜的知识,我知道,道的超觉静思也好,佛的入禅也好,皆来自于入定可养生的古老理念,其实在佛教远远没有引进到中国之前,甚至茶还远远没有普及和流行之前,“入定而养生”就早已有之的。只是那时候没有禅这么一说,后来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中的禅正好和咱们祖先古老的入定理念不谋而合,这才有了禅这一流传至今的叫法。至于茶和禅的关系,更是后人做媒的结果了。因为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了,起码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的那时候,佛教还远远没有传到中国来,呵呵,那时候还没有佛教这么一说吧,因不释迦牟尼他老人家那时候还没有下凡到世间。
前段时间,还有人要把黑茶和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傩文化联系到一起,呵呵,歇歇吧,累不累呀,歇够了,喝口茶醒醒神,老板叫你搬砖了,不好好工作,挣不到养家的钱,老婆可会跟别人跑了的。
简简单单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快快乐乐生活,轻轻松松喝茶。人生是用来享受的,别和自己过不去。喝个茶本是一件轻松、享受的事儿,弄的那么累干吗?!
俺更是钓佬说的喝茶人中的前者:喝茶为“喝”。
喝茶为喝,仅此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