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楼重现大同古城四大街
大同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在严寒到来之前,曾经作为古城重要标志性建筑的钟楼和太平楼胜利竣工了,自此它们和早前修复的魁星楼和鼓楼四大明楼再一次呈现在大同古城四大街上。昔日的“晨钟暮鼓”不久又要回荡在早晚的平城上空了。这是大同市转型发展,恢复文化古都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必将对大同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大同鼓楼位于永泰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顺治、乾隆、咸丰年间屡次修葺。鼓楼为3层出檐十字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面宽进深各三间,高约20余米,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当中有十字穿心门洞,四周有回廊栏杆,二层上架放一面大鼓,乃古时晚间为“声闻四达”报更时所用,故名“鼓楼”。
鼓楼侧面照
鼓楼正面照
大同魁星楼建于明万历38年(公元1610),由大同知县陈不伐所建,当时是建在武定街与大墙后街的交汇处,并不在武定街中央,而是在武定街稍偏西的位置,与县文庙靠得很近。事实上该楼建设在武定街的初衷也是因为附近有县文庙,方便学子们祭拜。魁星楼的式样是三层八角盔顶,全楼24脊。
魁星楼远景
魁星楼近景
大同钟楼位于清远街中部,始建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基座呈正方型,楼体分3层,每层平面3间,楼顶是歇山顶。钟楼内有铁钟一口置于二层中央,该钟铸于明景泰4年(公元1453),钟通高2.35米,口径1.80米,重3300多公斤,是官方宣报时辰的工具,每当敲响声音悦耳,可传十里。
钟楼正面照
钟楼侧面照
太平楼位于和阳街中部,也是3层建筑,十字歇山顶,每脊均有兽头飞角,二层和三层均与钟楼相似,底层每面3间,中开洞门,砖砌券壁。太平楼周围有十几蹲石狮子把守,北面有一牌坊,曰“太平坊”。 太平楼蕴含着大同人对世事安宁平和的祝愿。
太平楼正面照
太平楼侧面照
四大名楼与城垣上矗立着的角楼、望楼、乾楼遥相呼应,与古城内气势恢弘的古民居,以及殿宇嵯峨的古刹、古雅的楼阁连绵成片,将再现大明王城的恢弘气度。人们可以登高俯瞰古城风貌,可以在“晨钟暮鼓”中领略大同厚重的历史文化。
2016年12月20日 04点12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