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兵变:一只鸡引发的连环悲剧,最终加速了一个王朝的毁灭
中超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一)
  一只鸡和王朝的毁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关系紧密。亚马逊雨林的一只蝴蝶偶尔振动翅膀,也许两周后,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下面这个历史事件很好地诠释了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的这句名言。
  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大明王朝已是内忧外患,大厦将倾。陕西的民军声势浩大,已经渐渐呈星火燎原之势;关外女真部族强势崛起,蚍蜉也有撼树之志,满洲铁骑在杰出领袖皇太极的带领下,不断蚕食着大明的疆土。帝国境内四面八方来的坏消息不断呈报到紫禁城,一个忧郁的青年人此刻正紧盯着各地的奏疏,战败、丢城、官员被杀、旱灾、水灾、饥荒......他揉揉充满血丝的眼睛,深深打了一个哈欠,打量一眼还没有批完的奏疏,堆的如一座小山一样,他摇了摇头,振奋精神继续看下去。
  他拿起一封奏疏,此疏来自山东,原来是吴桥地方发生了兵变。兵变太多了,自他继位以来就几乎年年发生,他改元第一年就发生了宁远兵变,当时为袁崇焕所平定。这次吴桥又发生了兵变,帝国此刻已经像一间破屋子,四处透风撒气,令人疲于应付,他真的太累了!拿到这封奏疏,他只简单批复了一下,就顺手看下一封奏疏了。这位年轻人就是崇祯,此刻的他并不知道,这场兵变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他的王朝毁灭,只不过这次不是蝴蝶引发的连环反应,而是一只鸡。
  
  (二)
  崇祯四年八月,辽东战事紧急,明将祖大寿被满洲军困于大凌河城中。登莱巡抚孙元化连忙命自己收编的部将孔有德带骑兵八百赶往辽东救援。说起孔有德,此人本是皮岛大帅毛文龙所部。袁崇焕于崇祯二年擅杀毛文龙,导致他部下将领哗变,其中的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将领被孙元化接收。此次孙元化对孔有德委以重任,希望他能建功立业。
  孔有德所部却行动迟缓。本来孙元化命令他们从海路驰援辽东,这样显然是近途。不过出发不久,孔有德借口海上风大退回,孙元化只好让他们从陆路驰援。一行人磨磨蹭蹭,当年十一月才到达吴桥县(现今的吴桥号称杂技第一乡)。
  恰逢倾盘大雪,道路泥泞,部队粮草本来就不充足,这时候已经面临断粮了。饥肠辘辘的士兵们军纪涣散,四处劫掠,吴桥百姓家家闭户躲避,街市也萧条一空。孔有德部下士兵本已经饥饿难耐,再加上县内无处买粮,军心更加动摇。这时候一个士兵实在忍不住肚中那不间断唱着的“空城计”,他也学那水浒上的鼓上蚤时迁,来了一个明代版的偷鸡。
  确切的说应该是抢,因为偷的过程中被那家仆人发现,但士兵仍强行将鸡带走。肚子吃饱了,可是祸事却惹下了。这只鸡可不是普通的鸡,它是当地望族王象春家的鸡。所谓“偷鸡也要看主人”,王家在朝中的势力可不容小觑。王象春担任过南京吏部的考功司郎中,他的从兄王象乾两次担任兵部尚书。
  王家岂能善罢甘休,他们找到孔有德,在重压之下,孔有德只好把偷鸡的士兵捆绑并且贯穿耳朵,游营示众。事后其他士兵不满,杀死了王家家仆。王象春的儿子要求查明真相,消息传出,士兵们担心被追究责任,干脆全体反了。因为之前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孔有德对朝廷早有不满,正好这次借着士兵们闹事,带领自己的部下造反了。
  (三)
  叛乱的孔有德跟李九成一起带领部下,倒戈一击,回头杀向山东半岛。叛军接连攻陷了好几座县城,一路杀到登州,城中的耿仲明跟叛军里应外合,攻陷了城池。孙元化自杀未成,孔有德念其有收留之恩,放他一条生路。
  
  (孙元化画像)
  登州失陷,对于明朝可不是丢了一座城池这么简单。城中的西洋大炮三百多尊、红夷大炮二十多尊悉数落入敌手;被聘请来操作教练西洋火器的葡萄牙人,12人死亡,15人重伤。
  攻陷了登州的叛军后来败给了增援的明军之手,但是孔有德、耿仲明等却带领一万多叛军投靠了满洲皇太极,做了可耻的汉奸。他们带去的还有大量的红夷大炮和熟练火器操作的技术人员。他们给皇太极的降书说:“本帅现有甲兵数万,轻舟百馀,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与明汗同心协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乎?”——这汉奸,口气好大!底气好壮!
  吴桥兵变引发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可以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其一,之前的明金交锋中,明军尚能凭借火器优势抵抗,这一次叛军带给了满洲最新的火器技术和设备,改变了战场的态势,从此在明金对战中,明军的火器不再占据优势,日后清军入关,凭借火器优势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已经是不用费太多力气了。
  
  其二,兵变引发的叛乱持续一年多,山东各地饱受战火蹂躏。本来登州、莱州是海路支援辽东前线的后方基地,一场大乱之后,登莱的后勤基地作用已经荡然无存,这更加恶化了辽东的局势。
  其三,叛军首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成为日后清军入关的马前卒,清廷能迅速统一天下,这些降清明臣立下了大功,后来都受封荣爵,只是他们的顶子是无数无辜百姓的鲜血染红的!
  
  (孔有德降清后立下大功,后进奉定南王,是清初汉人“三藩”之一)
  (四)
  反思吴桥兵变的原因,我们可以多一些思考。
  首先,明代后期尤其是崇祯朝,军队的粮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明。如果不是部队缺乏粮饷供应,孔有德部下士兵就不会骚扰地方百姓,那场兵变也就没有了导火索。追根溯源,明代的财税体系以及江南东林党控制下的士绅集团的避税行径才是明末财政困局的罪魁祸首。
  其次,如果不是袁崇焕擅自杀害抗金有功的毛文龙,他的部下就不会有不满情绪,就不会哗变。孔有德、尚可喜等悍将如果离开毛文龙的驾驭,真的就是一个个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袁崇焕对此缺乏
正确的
预判,其诛杀毛文龙虽然果决,然确乎失于举措太轻、太骤了。
  最后,孙元化用人失察也是导致辽东兵变的一大诱因。
  一只鸡引发了这场兵变,这次兵变的后果极其严重,加速了明王朝的毁灭,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你不能忽略任何一件小事,也许它就是导致历史巨变的源动力!
2016年11月24日 03点11分 1
level 15
孔有德率部归降,皇太极喜出望外出城十里迎接
2016年11月24日 03点11分 2
level 8
这么脆弱的王朝也该亡了。
2016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3
level 15
大明精心培养的火器营就这么由于一只鸡而成为女真麾下,后金部队以前不善攻城,现在好了,难怪皇太极那么高兴
2016年11月24日 20点11分 5
level 9
所以比起三桂,孔耿尚这仨孙子要恶劣得多
2016年11月24日 22点11分 7
level 15
初期哗变时只有八百人,打了一年多后有一万人,叛军越打越多…
2016年11月24日 23点11分 8
level 14
黄桥
2016年11月24日 23点11分 9
level 14
难怪说袁崇焕是满清第一巴图鲁,如果毛文龙还在,孔耿尚等人怎么会投降满清,圆嘟嘟功不可没啊[阴险]
2016年11月24日 23点11分 10
level 12
各种原因都有可能,但谁也说不清,归纳一句话就是气数尽了。祸福相依,要是没清朝,中国近代版图起码少一半。
2016年11月25日 02点11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