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日前,一则“中国雾霾是中性的,跟当年英国伦敦的夺命酸性雾霾不一样”的报道,迅速吸聚了大众眼球,并且引发出一股奇异的“中国雾霾无害论”的喧嚣。
喜好质疑的笔者追根寻源,发现这则报道引用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研究成果。通过查阅完整原文发现,那篇文章虽说中国雾霾呈酸碱度上的中性,并不意味着不会造成伤害或减少伤害。而且,“中国雾霾是中性的”只是该文章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并不是文章的重点。
2016年11月23日 01点11分
1
level 11
那篇文章的核心,是指出中国主要由细颗粒构成的雾霾的成因,与伦敦1952年“夺命”雾霾不同:
当时伦敦冬天气候潮湿阴冷,存在大的雾滴,容易形成较大雾霾颗粒(PM10),而且受高浓度二氧化硫影响形成酸雾;
而中国的气候环境与“雾都”并不完全相同,雾霾主要是由细颗粒(PM2.5)构成,虽然中国大气中也有二氧化硫,但因中国使用大量氮肥造成碱性氨氮的排放量高,使得雾霾被中和成接近中性。
2016年11月23日 01点11分
2
level 11
中国的雾霾呈中性,并不意味着中国雾霾就没有危害,或者危害性更小。事实上,细颗粒的雾霾穿越能力更强,更容易深入进到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中国已是世界上肺癌的第一高发国,在中国的过去30年里,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肺癌已经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都为第一的恶性肿瘤!为什么会成为头号杀手?有人怪罪于吸烟,可是我国的禁烟早已成绩卓著,目前肺癌患者中多数并不吸烟,被动吸烟可能性也在逐年减少,但肺癌患者仍在逐年增多。
最大原因,其实就是空气污染!细小颗粒的雾霾,难以受到口鼻腔、喉咙和气管的有效吸附阻挡,长驱直入到肺泡深处,刺激那里的细胞恶变。
所以看到“中国雾霾是中性的”切莫高兴起来,而“中国雾霾的颗粒更细而更有害”才是你应该知道的真相!治理雾霾,刻不容缓!
2016年11月23日 01点11分
3
level 6
其实治霾很简单,想想怎么制造的apec兰,难处在于、背后的博弈,如何让各方面接受为此做出的牺牲,我相信这是一个开明的社会,伟大的政府才能做好的事情。
这是敢于提头来见而不是“提头来见“的一群人才能做好的事情。
2016年11月23日 02点11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