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的“四大”企业是指三菱重工、三菱电机、川崎重工、NEC。所谓的“五小”,是指IHI、富士通、小松、东芝、日立。从表面上看,日本这9家企业内没有军工部门,也没有专门的工人,生产分散在各个民用部门及关联企业。因此他们一边赚着军火钱,一边还会理直气壮地说“谁说我是军工企业我跟谁急”。日本防卫省也一脸无辜地称:“日本哪有什么军工企业。”
2016年11月16日 04点11分
3
level 11
美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军工产业。日本自卫队的主力战斗机F—15、主力直升机AH—64D都来自美国的波音公司,2016年计划配备的下代战机F—35、F—22也来自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而这些军事装备的研发制造中都有日本企业的身影。
2016年11月16日 04点11分
5
level 11
一向甘做美国马前卒的日本,为什么在军工生产上如此硬气?这里面当然有日本追求“自主研发”的因素,不过“四大五小”给政府施加的压力,或许才是主要原因。
2016年11月16日 04点11分
6
level 11
日本防卫省选定了“四大”中的川崎重工业制造这两种机型。原本想通过两种机型一起开发制造,技术、材料可以相互利用,大量节省成本,可最后成本却不降反增。仅一种机型的初期开发费用就从130亿日元增加到166亿日元。
2016年11月16日 04点11分
7
level 11
为了摊低成本,日本前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访问英国时,拼命游说对方购买这两种飞机。可是,开发费用就超过5000亿日元,单机价格高得惊人不说,而且还出了这么多问题。以往的“日不落帝国”智商又没有随着实力衰弱而下降,自然不会听小野寺五典忽悠。
2016年11月16日 04点11分
8
level 11
日本学者指出,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首先需要名正言顺,政府应该强力推动军工产业合法化。这是安倍政府一直在做的事。而另一个重要条件则是打破现有垄断局面,让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形成更合理与高效的分工,从而降低成本。
2016年11月16日 04点11分
9
level 11
购买别国军工产品时自己必须参与。反过来,向别国出口时却不允许对方参与半点。在日本军工行业说一不二的“四大五小”,还真的是有点“任性”!
2016年11月16日 04点11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