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反和谐不包括l2d吗……看来上上下下左右左右ABAB也不起作用了2333
——“1945年,战争已接近尾声。但纳粹德国的巨型实验室里,研究从未停止。为了对付在太平洋大放异彩的F4F“野猫”和F6F“地狱猫”,他们研制了一种特殊武器,计划配合MG151或MK108等机炮,以及将来的MK213的薄壳弹使用。
就像其它很多疯狂的计划一样,它还没来得及实施,战争就已结束。但在柏林战役前夜,两套实物以及技术文件被匆匆装上潜艇,向着日本驶去……
自此以后,这项计划似乎就这样消失在了大洋中。可是,随着苏联的崛起,这些秘密又被重新发现……
1982年4月,三角旗设计局接到命令,根据2个星期前从一艘日本潜艇残骸中打捞出的技术文件,开始研制配合新型战斗部,专用于攻击F-14的导弹。三角旗设计局决定将其与正处于研发阶段的R-27和R-73搭配,形成新型导弹。三角旗设计局对战斗部一无所知;所有内部结构均严格保密。他们仅能获知战斗部的几何尺寸与重量;战斗部长度比原定战斗部长的多,而重量反而更轻。由于加长的弹身和重心变化,导致了导弹稳定性的损失。为此,三角旗设计局重新设计了加大的前弹翼,以弥补不足。这些导弹被命名为R-27X和R-73X,以及将来的R-77X。所有战斗部均为成品,送至制造厂组装。
在1985年冬天,就进行了样弹的试射,毁伤概率达到100%。同时,关于它的特性,我们也了解得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失能性武器,不会对飞行员有持续性的伤害,只会迫使其跳伞。但仍有25%左右的飞行员无法及时跳伞,再加上其它因素,使飞行员损失率达到了40%左右。同时,被营救的飞行员短时内会出现极度兴奋、谵妄、意识不清等症状,但似乎没有长期影响。
在1990年11月爆发的战争中,R-27X、R-73X和R-77X被大量使用,效果极佳。由于在冲突前西方对其存在一无所知,因此它们一开始甚至没有北约代号。很快,大量的飞行员失踪和“非战斗损失”引起了美军的注意,但援救的飞行员均丧失了当时的记忆,且精神状态基本都被判定为“不适合服役”而退役,因此一直无法得知真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F-14飞行员损失了超过60%。直到1991年4月,一架F-14目击了敌机对她的长机发射了一枚导弹,长机即被笼罩在绿色烟雾中,其后便陷入尾旋。美军终于断定:俄军使用了某种新型——很可能是化学——武器,并根据其大弹翼将其重新命名,北约代号为AA-10X(Alamo-X)、AA-11X(Archer-X)和AA-12X(Adder-X)。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导弹仅对F-14有效,而对F-15等飞机没有效果。所以,俄国飞机一般采用2枚R-77X加2枚R-73X再加其它常规导弹的方式,以确保可以应对其它飞机的攻击。
1992年1月3日,一架携带R-27X的Su-27被击落在斯摩棱斯克以西45英里——那里当时已被北约控制。随后,其携带的R-27X立即被送往美国的一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进行分析。之后,美国根据结果及时作出了对策,最终使俄军的这种武器失效。
如今,战争已经结束,随着一些文件的解密,我们也终于可以知道这种可怕的纳粹武器的原理:据美军的分析,战斗部内部大部分是水和某种加入了乳化剂的物质形成的乳浊液,可以在炸药的驱动下迅速形成大量的大气气溶胶,从而使得F-14飞行员迅速失能。而至于它的成分,根据某位将军的原话是“该死,我们怎么就没想到!”。长话短说,该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拟荆芥提取物——而拟荆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称之为……猫薄荷。”
——来自某兵器娘化世界线的小尾巴
2016年11月16日 03点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