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班 ╅语文七上七下书后词语
060109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七下3
2008年09月29日 10点09分 21
level 6
七下4
2008年09月29日 10点09分 22
level 6
七下5
2008年09月29日 10点09分 23
level 6
七下6
2008年09月29日 10点09分 24
level 6
七下7
2008年09月29日 10点09分 25
level 6
七下8
2008年09月29日 11点09分 26
level 6
七下9
2008年09月29日 11点09分 27
level 6
七下10
2008年09月29日 11点09分 28
level 6
七下11
2008年09月29日 11点09分 29
level 6
七下12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0
level 6
七下13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1
level 6
七下14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2
level 6
七下15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3
level 6
七下16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4
level 6
七下17呼……最后一张……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5
level 6
完成~~累死了~~以上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6
level 6
谢谢死苯猫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7
level 6
抽飞
2008年09月29日 12点09分 38
level 6
《春来半岛》 _ 余光中绛纱弟子音尘绝,弯镜佳人旧会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一千多年前李商隐所写的这首《李卫公》凄丽不堪回首,令人不禁想起更古的一首七绝,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不过《李卫公》的景物是写广州,也可泛指岭南,比江南又更远一点,而如果不管前一句,单看最后一句,则“木棉花暖鹧鸪飞”真是春和景明,绮艳极了,尤其是一个“暖”字,真正是木棉花开的感觉。木棉是亚热带和热带常见的花树,从岭南一直燃烧到马来和印度。最巧的是,今年它同时当选为高雄和广州的市花,真可谓红遍两岸。据说偌大一座五羊城,投给英雄木的选票只得八千多张,比在高雄少了一半的票数。海关虽严,春天却是什么边界也挡不住的。南海波暖,一到四月,几场回春的谷雨过后,木棉的野烧一路烧来这岭南之南的一角半岛。每次驶车进城,回旋高低的大埔路旁,那一炬又一炬壮烈的火把,烧得人颊暖眼热,不由也染上一番英雄气概。木棉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树干直立五十多尺,枝柯的姿态朗爽,花葩的颜色鲜丽,而且先绽花后发叶,亮橙色的满树繁花,不杂片叶,有一种剖心相示的烈士血性,真令四周的风景都感到...起来。一路检阅春天的这一队前卫,壮观极了。然后是布谷声里,各色的杜鹃都破土而绽,粉白的,浅绛的,深红的,中文大学的草坡上,一片迷霞错锦,看得人心都乱了。可以想见,在海蓝的对岸,春天也登陆了吧,我当多年轻讲师的那几座校园里,此花更是当令,霞肆锦骄的杜鹃花城里,只缺了一个迟迟的归人。和木棉形成对照的,是娇柔媚人的洋紫荆,俗称香港兰树,一九六五年后成为香港的市花,不过此花从初冬一直到初夏,不能算春天嫡系的花族。沙田一带,尤其是中大的校区,春来最引人注目,停步,徘徊怜惜而不忍匆匆路过的一种花树,因为相似而常被误为洋紫荆的,是名字奇异的“宫粉羊蹄甲”,英文俗称驼蹄树。此树花开五瓣,嫩蕊纤长,葩作谈玫红色,瓣上可见火赤的纹路。美中不足,是陪衬的荷色绿叶岔分双瓣,不够精致,好在花季盛时,不见片叶,只见满树的灿锦烂绣,把四月的景色对准焦点,十足的一派唯美主义。正对我研究室窗下,便有一行宫粉羊蹄甲,花事焕发长达一月,而雨中清鲜,雾中飘逸,日下则暖熟蒸腾,不可逼视,整个四月都令我蠢蠢不安。美,总是令人分心的。还有一种宫粉羊蹄甲开的是秀逸皎白的花,其白,艳不可近,纯不可读;崇基学院的坡堤上颇有几株,每次雨中路过,我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雾雨交替的季节,路旁还有一种矮矮的花树,名字很怪,叫裂斗锥栗,发花的姿态也很别致。其叶肥大而翠绿,其花却在枝梢从丛迸发,辐射成一瓣瓣乳酷色的六时长针,远远看去,像一群白刺猬在集会,令人吃惊,而开花开得如此怒发奋髭,又令人失笑。......
2008年09月30日 09点09分 41
level 6
周庄水韵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纹……  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着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似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2008年09月30日 09点09分 42
首页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