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科普】他奔波22年为国背“锅”,建成最强天文学设备
江南大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9月25日,一口“大锅”在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大山里建设完毕。“大锅”其实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按照设计,这口大锅能够“看”到远在137亿光年的星体。
对这样一个大项目来说
从立项开始就历经艰辛
中国科学家花费11年的时间
审视中国农村地区的卫星图像
才找到了能够容纳
如此大规模的望远镜的天然深坑
其中的技术难度更是层出不穷
而令人惊讶的是
最后我们只花了5年多一点时间
就完成了工程工期
在这背后默默付出的
是一群顶尖的中国科学家
而其中的代表人物
就是FAST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
南仁东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1
level 14
在没人关注这个项目的时候
是他到处寻找合作单位
拉到了项目资金
在项目遇到困难的11年间
是他踏遍贵州上百个窝凼(dàng)
终于寻找到适合建设的土地
为了这口世界第一的大锅
他坚持了22年
用他的话说
能做这件不可能的事
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
无路可退,奇迹终成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2
level 14
南仁东1945年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
从小他的求知欲就十分旺盛
绘画、音乐、文学
他都喜欢尝试一下
同时他还是一个
艺术修养很高的学霸
1963年,南仁东以98.6的平均分
成为吉林省理科状元
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并将这个记录保持了十年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3
level 14
图:南仁东的画作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4
level 14
上大学后南仁东也不甘心
整天在实验室里搞研究
于是大串联时期他跑遍中国
从北京途经上海跑到广州
再从四川陕西甘肃一直越过天山
毕业后被下放到吉林长白山附近的车间
他对一切自己不会的事物都有好奇心
看到什么都想学上一学
于是他对开山放炮、水道、电镀、锻造
都非常地了解
最后成了厂里的
无线电厂的技术科长
做了一段时间科长之后
南仁东对宇宙和星系产生了好奇心
于是他决定转行
考取了天文学的研究生
上学期间他又开始探索了:
一会跑跑人造卫星
一会看看光学
一会研究宇宙学
我要是他老师我可能都不太高兴了...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5
level 14
抱着这样简单而纯粹的信念
南仁东放弃了在日本
做客座教授的优渥薪水
动身回到了祖国
他不介意自己回来后的工资
仅是在日本时的十分之一
重要的是完成这件功在千秋的大工程
这也许就是他一生必须要背负的使命
带着这样的想法
南仁东开始了不懈的努力
这一坚持就是22年
当时国际主流的望远镜都是
大数量小口径的
所以当南仁东提出建造
小数量大口径的望远镜时
这个想法很不被看好
原因有二
一是国内很难找到荒无人烟的开阔地域
二是地质条件和工程成本也都跟不上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7
level 14
南仁东看到图之后兴奋异常
之后立即带着人去了贵州
1994年到2005年
他走遍了上百个窝凼
当时的道路条件十分恶劣
每天最多走访1-2个
但就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
他坚持走了11年
搞得当地人都以为这个地方
勘测出了什么值钱的矿
后来甚至传说是
“发现了外星人”
选定绿水村作为合适基址之后
南仁东正式提交了利用喀斯特洼地
建设射点望远镜的报告
这个想法被报道出来以后
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响
权威杂志《科学》的编辑和科学家
联名撰写文章进行了报道
文章发表出来
世界先是轰动了
然而大家的注意力
却很快集中到了
贵州令人敬畏的壮丽山水上
反而没人再提起望远镜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10
level 14
南仁东不甘心项目就这样搁浅
于是亲自上阵做起了“推销员”
从贵州回来以后
其他人都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岗位
南仁东却开始满中国的跑
他自己掏钱买火车票
坐着火车从哈工大到同济
再从同济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他一间大学一间大学的去谈
去宣传这个宏伟的项目
他写的立项申请书就有三厘米厚
上面先后出现了二十多个合作单位的名字
就这样又跑了一年多
2006年的十一五大科学工程的
立项申请汇报会议上
路甬祥院长点评各个项目的话音还未落
南仁东就迫不及待地说
"您说完了,我能不能说两句?"
"第一,我们干了十年,没有名分,我们要名分,FAST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有没有可能立项?这么多人,二十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第二,我们身无分文,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上千万,上亿,我们囊空如洗。”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11
level 14
在南仁东的坚持下
十一五几乎是无奈地给了他一点钱
但是这显然是杯水车薪
不信邪的南仁东
又设法去参加各种国家会议
逢人就推销项目,他说:
“我可以拍全世界的马屁,只要他们能来支持我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立项建议书最终通过了评审
在国际评审中
南仁东用英文发言
为了不出错
他把整篇稿子都背了下来
2007年项目终于立项成功
启动资金是有了
但这个数目对于建造FAST
还远远不够
因为科学家启动项目有个惯例
就是先把预算往小了说
这样更容易立项
所以FAST项目刚开始的预算只有6亿
对于FAST这样一个大型射电望远镜
这些钱显得有些拮据
但觉得自己还没做出成绩的南仁东
不好意思开口去要
最后还是上海天文台的
叶叔华院士看出来了
在一次会议上帮他说
预算是不是不够?
这才把资金翻了一番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12
level 14
项目启动之后
南仁东作为首席科学家
变得尤为忙碌
他将自己定位为
“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
作为主设计师
FAST的每一个环节
他都要求自己亲力亲为
他的助理姜鹏说:
术业有专攻,在这个项目里,你要么不懂天文,要么不懂力学,要么不懂金属工艺,要么不会画图,不懂无线电,这些里面你能会一个就算不错了。但偏偏南仁东几乎都懂。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13
level 14
带着南仁东22年的执着
和科学家十多年的努力
这只在贵州群山之中
凝视着宇宙的“天眼”
刚刚睁开它的眼睛
对于中国来说
它不仅是一个领先
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20年的项目
这个耗费了十几亿
和顶尖科学家22年生命的项目
也在科学之外闪光
如今,望远镜的周边
启动了“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项目”
巨大的望远镜周围
将继续建设一个
总面积300公顷,计划总投资24亿元的
超大型天文科普园
这里将成为全国的天文科普基地
带动整个国家的天文学普及
相比很多只求规模的项目来说
这才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6年9月,南仁东在22年之后
终于站在“大锅”上
目睹这一宏伟的项目正式启动
而FAST也即将开始
带着全人类的渴望
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
和探索太阳系外最广阔的未来
也许就像《三体》中想象的那样
向外星人发出第一个讯号的
将会是中国人
只不过是以一种
令国人无比自豪的方式
2016年10月10日 02点10分 14
level 12
少造房子,多搞这些
2016年10月11日 04点10分 15
level 12
LZ坚持科普 谢谢分享
2016年10月11日 05点10分 16
谢谢你的顶贴[小乖]
2016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level 13
[小乖]又涨了知识
2016年10月11日 23点10分 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