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会开花de石头:
浏阳菊花石虽然名声在外,但发展的历程却异常曲折艰辛。
菊花石在发现之初,被奉为奇物,浏阳当地的手工艺人主要用来制作菊花石砚,当地官
府将其视作贡品敬献给皇家。初期数量稀少,偶有发现,也被贵族收藏。一直到光绪年
间,菊花石开采力度加大,艺人数量增多,品种花样百出。这时,浏阳人开设了第一家
菊花石雕作坊,名为“补天石菊花石作坊”,有手工艺人20多人,菊花是开始被更多的文
人墨客所收藏。这一时期的菊花石雕工艺为线刻、平面雕,以实用型文房用品类为主要
产品。著名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收藏的菊花石雕大多出自此时。
一直到民国初期,浏阳的菊花石雕都较为兴盛。但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日益腐败,菊花石
雕艺人们受到了极大地压迫和摧残,生计十分艰辛。即便如此,浏阳手工艺人依然创作
了许多好的作品。帮助浏阳菊花石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全球一”美誉的《梅兰菊竹》就
是在这一时期由戴清升老先生创作出来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菊花石的繁荣只
是昙花一现。
从1928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是菊花石行业最低谷的时候,当时社会腐败,苛捐杂税不
断,艺人生产出的菊花石雕作品被官僚巧取豪夺,大部分人无力维持生活,转去做一些
出卖体力的生计。日军侵华时期,国民党和侵华日军对仅存的几家菊花石工坊轮番洗劫,
浏阳菊花石数百年的积累荡然无存。
现在国内的菊花石大多是解放后的作品,解放前的菊花石雕,除了为数不多的博物馆藏
品之外,大多只能在欧美国家的拍卖会上见到它们的身影。
2016年09月11日 05点0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