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大家帮我个忙..偶弟弟写作文帮忙想想生活中的数学例子..谢谢勒哇..!大家不能见死不救哇..!
2005年10月06日 11点10分
1
level 7
9在生活中啊~【投票】给完美的一天投票【新的】,现在落后啊~ http://www.uforadio.com.tw/sboard/vote_menu.asp?kind=0 快投啊,随便输入E-MAIL 9可以重复~投
2005年10月06日 11点10分
18
吧务
level 11
(一)污染环境的博弈 如果考虑到外部性的经济, 企业在不受到管制的环境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宁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治污处理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采取利他主义的态度治理污染,以图改进环境,那么它就会增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将逐渐转移到其他竞争者的手中。如果成本过高甚至还会出现破产或倒闭。在市场活动中的企业首先要想办法生存下来,然后还要在竞争中尽可能的淘汰对手,避免出局。这种思维策略会使得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通过减少污染而增加利润。用矩阵图形来加以说明。 乙公司 低污染 高污染 A 200 B 120 低污染 100 -30 甲公司 C -30 D 100 高污染 120 100 污染博弈的图示 (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企业治污获利数额,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企业治污获利数额 单位:万元) 从图示中可以看到由于占优策略发挥的作用,甲乙双方都会采用D区域的方案。对于甲公司来说不管乙公司采取什么策略,他选择不治理污染(高污染)总是比较有利的。同样对于乙来说选择不治理污染(高污染)也是比较有利的。这个图示恰好与“囚徒困境”的图示相反。在图示中右下方的区域代表的结果才是占优均衡。因为进行博弈的两个公司都采用了占优策略,从而造成了这种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看出非合作或纳什均衡是无效率的。在现实中当市场活动达到比较危险的无效率地步,政府就应该介入。通过设置有效的规章制度或排放收费,政府可以诱导企业向A区域移动。例如我国在治理淮河污染的过程中考虑到经济的外在性,提出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排放收费原则正是博弈论在现实中的要求和运用。近期国务院环保部门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而提出的“碧海蓝天计划”也同样可以运用上述理论加以说明。
2005年10月06日 11点10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