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建公寓让老人“以房养老”
南马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阳自东来 楼主
南田建公寓让老人“以房养老”  这是一场新设想与传统观念的博弈  最近,南马镇南新村南田自然村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保户张金生夫妇住进了装饰一新的老年公寓,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以及里面的家具、空调,供他们无偿使用。随后,村里又给他们买来了一台大彩电,让夫妻俩可以在自己的新家收看到北京奥运会节目。村里人谈起这些时,流露的神态是复杂的,因为他们中许多人也有机会享受这样的“待遇”,但是最终都选择了放弃。   投资300万为空巢老人“腾房”  事情得从2006年初南田自然村实施旧村改造时说起。当时,村里的许多老房子都已破旧不堪,而且住在里面的以老年人为主,他们的子女大多另建新房居住。考虑到这些因素,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明提出了一个设想:村里出资建一座公寓,让无力或无心再建房的老人免费居住到老,条件是老人的现有房产权归村里所有。这个设想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支持。他们希望这项创新能够节约建设用地,同时促进旧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去年年底,占地2730平方米的南田老年公寓落成,24个套间装饰一新,有线电视、电话、空调等配套设施同时安装完成。村干部说,整个工程投资约300万元。  新设想遇到传统观念“高门槛”  在动员老人“以房养老”的过程中,南田的村干部们明显感觉到了一股阻力。“老人们大多舍不下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挣下的‘家产’。在我们村,现在一间地基最多值1万元,但是在大家的观念中,这点家产就是应该留给子孙后代。”村干部张保儿说,他们私下做过多位老人的思想工作,到目前只有五保户张金生夫妇选择放弃房产权,住进了老年公寓。  笔者通过采访发现,确实如这位村干部所言,“家产不外流”的观念,造成老人从心理上对“以房养老”的抗拒。29日,一位正在公寓附近建新房的老
太太
说,公寓里的房子毕竟不是自己的,还是自己造房好,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她还说,农村人不比城里人,家里总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放在套间里不合适。这也是村里人不愿住进公寓的一个原因。  村干部:终要让公寓发挥作用  笔者了解到,南田的老年人每月都可以领到两笔补贴,一笔是失地补助,另一笔是老年人生活补贴,合计每人每月约200元。一位村干部说,有了这笔“活水”,再加上省下的建房钱,老人们晚年生活应该很滋润。现在,村干部们正在继续做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作出新选择。然而,这似乎是一厢情愿的事。  不过,这位村干部也表示,老人对新生事物无法接受的想法可以理解。在原先设想不能完全实现的情况下,村里不排除采用其他经营模式,让老年公寓发挥作用。  现在,崭新的南田老年公寓静静地矗立在村庄边,等待更多的主人入住。  新闻链接:  南京某地此前曾在国内首个公开推出倒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举措,规定拥有本市60平方米以上产权房、年届六旬以上的孤残老人,自愿将其房产抵押,经公证后入住老年公寓,终身免交一切费用,而房屋产权将在老人逝世后归养老院所有。在美国,不少人年轻时“以钱买房”,年老时“以房换钱”,退休后生活仍过得比较舒适。 
2008年09月04日 11点09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