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家姓氏 】--经姓
百家姓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经姓得姓始祖
经候、姬叔段(京叔段)、李京房、刘经孙。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1
level 13
经姓源出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大夫经侯,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有关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周王室有个卿士被封于经邑,因此史称经侯。古经邑之所在,就是今河南省的洛阳市一带,著名东汉科学家张衡在《东京赋》描写洛阳的天文气候特征时就说:“洛阳,昔先王之经邑也。其掩观九隩,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春秋末期一度地处魏国。不过也有学者说经邑在今河北省的大城县,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经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经氏,世代相传至今。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2
level 13
源流三
源于嬴姓,出自汉朝时期易学大师京房,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汉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易学、音律学者叫李京房,他崇尚易学,自称精通五行天地之律,因此“推律自定为京”,遂以“京”为姓氏,充分表明了他对易学的赤诚迷恋。在汉元帝刘奭执政时期(公元前48~前33年),京房以《易》干政,他把灾异与政治相联系,试图以这种方式向汉元帝刘奭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臣石显,被中书令石显罗织了一大堆罪名,投入监狱,后在狱中凄惨死去。
京房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为了避免灾祸而纷纷迁逃,遂取“京”的同音字“经”作为姓氏,改京氏为经氏,世代相传至今。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4
level 13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父刘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的族父(叔叔)之字叫经孙,在东汉王朝建立后,被汉光武帝敕封为泗水王,封地在泗(今安徽濉溪),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号为姓氏者,称经孙氏,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多省文简化为单姓经氏、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5
level 13
源流五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鄂温克族布喇穆氏,亦称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卜拉木氏,世居黑龙江汉古河(今黑龙江中下游)、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后有鄂伦春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amu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布喇穆氏多冠汉姓为经氏、卜氏、蔡氏等。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6
level 13
经姓迁徙分布
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九位门阀。
经姓起源,据《姓氏考略》载:“望出平阳”;《郡望百家姓》载:“望出荥阳郡”。平阳,三国时分河东郡一部分建置,相当于现在山西临汾一带。荥阳,三国时分河南郡一部分置,相当于现在河南郑州一带。由此可见,这两个地方是经姓的主要发祥地,并长期居住在这里。直到宋代以后,随着宋室南迁及战乱等原因,才开始向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迁徙,并逐步遍布全国各地。
如今经姓虽然人数不多,但分布极广,西到四川、重庆,北到内蒙古,东北到黑龙江、辽宁,东到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南到广西以及中部地区的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都有经姓族人居住。目前经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今浙江省的绍兴市上虞县、金华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江苏省的扬州市宝应县、江都市、句容县、徐州市、溧水县、镇江市宝埝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全州县、永福县,柳州的鹿寨县、来宾市兴宾区,上海市,北京市,吉林省的四平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吉林省的吉林市,河北省的辛集,河南省的开封市等地,均有经氏族人分布。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7
level 13
经姓堂号
荥阳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赐宴堂: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经济的人是乡中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乡中年纪最大的人。明太祖因为这个专门请他吃饭,并且勉励他:“教训子孙孝敬父亲。尊敬长上,友爱兄弟,勤于生产,节约开支。”
欲仁堂:浙江上虞驿亭。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9
level 13
经姓家谱
浙江上虞经氏宗谱四卷,首二卷,(民国)经同昌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萼联堂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上虞图书馆。
浙江古虞驿亭经氏族谱,(清)经元善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裕仁堂重刊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上虞档案馆。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10
level 13
经姓字辈
江苏扬州宝应、江都经氏字辈:“忠孝寿年宽仁守正”。
广西桂林全州经氏字辈:“才承继本孝友”。
江苏句容葛村镇经悍村(现今句容郭庄镇东方红村)字辈:师利绍广继继圣延宗。
2016年06月22日 02点06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