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仓库的粮食储存方法,无需高技术。
临高启明元老院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alfredteoh1 楼主
目标:老鼠+蟑螂,食米虫+米粒之间的昆虫,发霉细菌。
用水隔绝老鼠+蟑螂进入米缸的通道。
蜡烛燃烧氧气,食米虫+昆虫在3--5个月后缺氧而死。
在米缸上盖玻璃罩,注入清水。玻璃罩内的空气形成封闭空间,水面高于玻璃罩下缘10cm。水里养小鱼灭蚊。透明玻璃的罩可让工人看到米有无损坏,用陶就看不到。
老鼠+蟑螂要进米缸,需潜水10cm以越过玻璃罩下缘,防治了。
玻璃罩内的封闭空间,蜡烛燃烧氧气,氧气变低,但不是0%完全无氧。昆虫不会马上缺氧而死,要几个月后。
另一招耗氧,建另一个水下封闭空间,用气管连接,让小动物在内缺氧死,也可得低氧环境。小动物的排泄物掉入水中,不会污染米缸的空气。
忘了具体数字(请教吧友),古代米存在仓库2年损耗20%,还不计贪污部分。如这方法可行,2年损耗0%,第3年才开始发霉的损耗。这方法的实用性,我想还有好几个数据问题,如下层。
2016年06月19日 14点06分 1
level 6
alfredteoh1 楼主
盗墓者用蜡烛或猫+鸟等小动物,探测到氧气%变低后,盗墓者还有几分钟时间退出坟墓。这表明小动物+蜡烛不能制造完全无氧。
米的真密度和堆积密度差挺大的,米粒之间的空间有大量空气。
a.米粒会不会阻碍空气流通,成无风环境?即玻璃罩内的氧气10%,米粒之间的氧气30%?
b.蜡烛燃烧后的低氧环境是氧气多少%?
c.小动物缺氧死,能否比燃烧得更低氧气%?
d.昆虫在氧气5%会缺氧而死?10%?15%?
e.昆虫消耗氧气多快,即3个月死?6个月死?
f.用不会飞的昆虫如蚯蚓,加快消耗氧气,能快多吗?
现代米从工厂到消费者拆包装,几个月而已,昆虫吃不了多少米。
用压缩包装(少空气)成硬块的种类,拆包装后昆虫还活着,说明昆虫消耗氧气很少。
g.零食用氢气包装(还是什么气),存10年不发霉,只变质。是0%氧杀霉,或高氢气杀霉?
h.5%低氧环境能杀霉菌?或霉菌吸二氧化碳,呼氧气?低氧环境足以减慢发霉速度?
1年新米价高,3年陈米价低。如存3年后还像“2年中等米”一般,那这方法也增加保鲜度了。
2016年06月19日 14点06分 2
level 13
您先把防水问题解决了,解决了这个的价值比储存粮食还大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3
米缸 / 玻璃罩要防水??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alfredteoh1 水蒸气[哈哈]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软姝控 潮湿助长霉菌,如低氧环境能杀霉菌,就解决了。如不能杀,就没用。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alfredteoh1 厌氧菌
2016年06月19日 23点06分
level 13
这是放暑假了吧?[滑稽]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4
level 12
水造成环境过于潮湿,也不好吧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5
潮湿助长霉菌,如低氧环境能杀霉菌,就解决了。如不能杀,就没用。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level 12
您先把防水问题解决了,解决了这个的价值比储存粮食还大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6
level 5
读过书的应该知道考虑湿度和微生物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防止发霉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7
level 8
您先把防水问题解决了,解决了这个的价值比储存粮食还大
2016年06月19日 15点06分 8
level 14
湿啊,米还要不要了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10
level 6
这是放暑假了吧?[滑稽]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11
level 6
湿了,米发霉
☆我们这个三维多元大宇宙中充满了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光子和最重要的奶子!!!!!!☆--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12
level 14
太潮湿,明显不合理。
农家的独立粮仓都是要抬高地基的。
我小时候就住一个粮库附近,上学从粮库中间走。粮仓之间全是大片的水泥广场,经常翻晒谷子。麻雀成群结队、铺天盖地。
每幢粮仓都是大开间,两层楼高。除了上下均匀留出的半尺见方的通气孔,没有窗户。进口是台阶到二楼大门往里面倒的。其中一个有树荫遮挡的台阶平台经常成为我们游戏的据点。因为除了收粮时节,很少动用。
还有几个个大水泥柜子,俺们特喜欢爬上去,里面全是水。现在知道,这是为防万一救火用的。幸好当年没有人掉进去,不然司马光来了也救不了命。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13
level 14
(一)常规储藏
  粮食经清理晾晒、待粮温降至气温后装入储粮装具。然后封好进出粮口,做好防虫、防潮、防鼠及日常的粮情检查等工作。
(二)热密闭储藏
  该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使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晒麦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上午晒场晒热以后,将小麦薄摊干晒场上,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 50~52℃。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半小时至重小时,在下午5点钟以前趁热入仓。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热密闭最好一次人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
热密闭储藏要求:应预先做好清仓消毒工作,装具不能有虫;小麦的含水量不能高于12%,最好在 11%以下。
(三)自然缺氧储藏
  自然缺氧储藏不使用杀虫剂,而是在一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方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陈粮不能采用自然缺氧方法储藏。
方法是:将新收获的粮食尽快晒干、扬净,在收获后一周内完成入仓密闭工作。进出粮口一定要确保气密。自然缺氧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进出粮口的密闭情况及整个粮仓的完好情况。如发现密闭不严或仓体破损,则不能继续采用自然缺氧的方法储藏。自然缺氧储藏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拌和防护剂储藏
  1、防护剂种类
  防护剂是专门用来拌和在粮食中防止储粮害虫感染的一类化学药剂。我国目前允许在粮食中使用的防护剂有保粮磷和谷虫挣。保粮磷和谷虫挣是粉状的防护剂,可以直接拌粮,使用方便。其他农用化学药剂不得用于储粮。
  2、防护剂的使用方法
  防护剂的作用主要是防虫,但当粮食中害虫较多时难以奏效。因此防护剂应该在粮食还没有生虫时使用。防护剂可与粮食按一定的比例入仓前在晒场上拌和,也可以在粮食入仓时边入仓边拌和。经过防护剂拌和,平时做好防止外界害虫感染的工作,一般可以保持粮食一年以上没有虫害。
  3、注意事项
  施用防护剂时,粮食质量要符合安全水分标准(小麦含水量低于12.5%),害虫密度应属于基本无虫粮。施药时应敞开房门,施药后必须及时更换衣服,用肥皂洗净手脸。施药前后不要饮酒,施药后要注意休息。如发现人员中毒,应及时抢救并尽快送医院治疗。防护剂应由专人保管,防止人畜误食,储存在阴凉干燥处。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14
我这古代得低技术方法,就是自然缺氧储藏了。没气密封技术,就用水密封。新收获的粮食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alfredteoh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属于爱思考的。但是不善于学习人类已有的丰富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有一个认识:自己不是人类中最聪明的,自己能想到的,前人应该都想到过了。自己的想法没有成为主流,不是因为自己太超出人类,而是它存在问题。什么问题?聪明人应该能找到。
2016年06月19日 16点06分
@hzcjh 哈哈谢谢,霉菌用哪种空气我不懂的,以前读商科的。
2016年06月19日 21点06分
level 6
我就问问怎么做到密封的?你说的低氧环境对于霉菌来说可不低何况还有厌氧性霉菌怎么解决?
2016年06月19日 17点06分 15
仅仅是水密封而已,低技术的没用气密。低氧(吸氧气),厌氧(吸二氧化碳)2种霉菌都会损坏粮食是吗?如是我这招没用了。
2016年06月19日 21点06分
@alfredteoh1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学会微生物,厌氧型是指对氧气需求低不代表没有需求,同时水是没法隔绝氧气的,就像是你们家做腌菜也不是为了隔绝氧气而是为了塑造一个低氧环境来让厌氧型微生物发酵。所以最现实可行的方法是干燥,毕竟什么生物都需要水不是。而且干燥可以降低谷物
2016年06月19日 22点06分
@alfredteoh1 的呼吸作用。生产上也有通过低氧保存的,不过一般是充氮
2016年06月19日 22点06分
没学过微生物,既然低氧环境不能杀霉菌,这方法没用了
2016年06月20日 17点06分
level 9
不如米缸加保鲜膜[滑稽][乖][滑稽]
2016年06月19日 22点06分 17
加两块干燥剂。
2016年06月19日 22点06分
@蒲苏love 批量订购,旁边再养只猫和一池鱼[滑稽]
2016年06月19日 22点06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