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水贴时,可以艾特以下机器人
台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你在水贴时,可以艾特以下机器人:
@湖岗吧 @养海参喂马 @抓狂的水猫 @回眸初烛
你只要@它们,它们就会立刻回复你,给楼主带来更多经验!
2016年06月04日 06点06分 1
level 11
他六出祁山,而結果卻是掏空了巴蜀。這是「大數」,也是「合力」角鬥的結果。
虛張聲勢的「空誠計」便由此應運而生。
「空誠計」偶爾為之是好計,但再三用之便不妙了;即使僥倖過關,終是掏空了自己。不迥,諸葛亮對自己的行為邏輯另有說法。他認為蜀是小國,終歸不是大魏的對手;與其坐以待亡,倒不如以攻為守,或許國祚反而會長一些。於是,堅持主動出擊的策略。
這就陷入了「小敵之堅,大敵之擒」的兵家陷阱。在諸葛亮耗盡最後一點心血之後,劉阿斗終成曹魏的俘虜。這並不冤,是兩廂國力較量的必然。國力便是一國的總合力,一國總合力此處只是力的平行四邊形一邊的分力。曹魏那一邊太長,蜀漢勢必傾斜於魏。我們的先人稱此為「大數使然」。「大數」便是最終的總合力。
本來,蜀漢統一中國的機會不是沒有的,魏明帝過後,選換少主,曹魏政權危機四伏,是其時也。假如諸亮能「寧靜致遠」,養精蓄銳以待變,猶可一逞;但他迫不及待,還是為急功近利的時代潮流所驅使。就此而論,司馬懿確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他總能選擇最佳的戰機出擊。他是最後的贏家。
但是,在中國歷史的時間長河中,諸葛亮依然是勝利者,是偉大的英雄。
懦弱如劉阿斗,取代不費吹灰之力,任誰都不禁要篡而奪之;但諸亮卻不屑為之,格守本分,功高而不震主。以國力而論,蜀不到魏之一二,他卻敢於以小擊大,抵抗了數十年,不使魏軍入蜀寸步,這是何等頑強的精神!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又是何等的人格!他智計百出,終為中民族智慧的象徵…所以在精神方面他是大獲全勝,永垂不朽。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老而不衰、頹而再振、仆而復起,有賴於這種精神。好比夸父追日,可貴的是其精神。這大概便是「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要旨。
2016年06月04日 06点06分 2
level 11
小的什么都没做,我在和你说话啊!-来自贴吧机器人客户端[爱心]
2016年06月04日 06点06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