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哪些民族天赋?
翡翠哥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种菜
汉代跑去西域屯田,大家严格地种菜。
中原先进园圃技艺在西域屯田方面也有运用和发展。“韭三畦,葱三畦,葵七畦,……城官中亭园条.其出入多过条者勿减”,“障卒十人……一人守园一人助”。.可见屯田有相当严格的培育菜蔬制度;《楼兰尼雅出土文书》500号简文也有类似的相关记述,“加浇种菜预作冬储”,即反映出屯区蔬菜种植培育之数量、规模等状况。
郑和下西洋,大家在海上种菜。(其实 是发豆芽)
出国搞外交,在大使馆里种菜。
由于卢旺达物产贫乏,所以它的物价非常贵,几乎是欧洲的2倍,孙树忠告诉记者,一个很小的青苹果,要卖1美元,一个小的咖啡勺2美元。在这么“贵”的地方生活、工作,使馆工作人员承担任务繁重的对外工作、同时还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很多时候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除了一些调味品从国内运过来外,大使馆还得承担自己种菜的任务。
跑出去维和,维和部队种菜。
 为了抵御疟疾等热带疾病,官兵们注重强化体能训练,增强抵抗能力。他们还在营地旁边开拓出一片“南泥湾”,用自己带去的种子种植蔬菜。业余时间,官兵们就花点心思“经营”地里的南瓜、黄瓜,不但从劳动中得到了乐趣,也为自己以罐头为主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新花样,每周吃一次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打牙祭”。
搞援建工程,晚上学种菜。
谈及在坦桑尼亚援建的往事,现年81岁的尤政权说,他永远都没法忘记在异国他乡与队友结下的深厚友谊。尤政权说,一个汽车班有10名驾驶员,每个汽车班配置了10辆“黄河”牌大卡车(均从国内运过去)。每次运输货物,都是一个汽车班全体人员“上阵”。“当地物资非常匮乏,我们经常以饼干充饥。后来,援建人员白天工作,晚上还自力更生学种菜。
在伊拉克种菜。
伊拉克到处都是骆驼刺,不是因为土壤不肥沃,而是因为洪水常年冲积,盐碱沉积在土壤中,地下水成了盐碱水,太阳一晒白色的积盐面都会泛生在地表,植物很难成活。
  直到我们自己种菜,我才理解,这里的土壤实在是太肥沃了,只要你浇水,只要你能把盐碱压下去,植物自己就会茁壮成长,其生长之快,好像在静静的夜晚,你都能听到它拔节的声音。
  我们下了班,常常在屋前房后种菜。这既能调节生活,又能做成佳肴。油菜花开的时候,还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在白俄罗斯种菜。
山丹人在白俄罗斯种菜
  带着走出国门的新奇冲动,冒着到异国土地上闯荡江湖的风险,编织着在无根之地立足的梦想。他,一位山丹县的普通干部,带着几位农民种菜能手,踏上了白俄罗斯的土地。在他所经历的异国风情、趣闻与故事的后面,是背井离乡的艰辛与坎坷。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大家都努力地种着菜
有院子的很多人在院子里种菜
没有院子的很多人楼顶和阳台上种菜
我妈看着新买房子后院的第一反应,不是“哎哟这里有草坪唉”,而是“我要在这里种青菜!”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到大片平地的时候
总是有一种想种点什么菜的冲动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喜欢种菜,而且种菜种得大又肥!
我想这大概就是民族天赋?
好了不说了,我去后院种番茄去了
===========================================
本文转载于知乎英俊的陈双獒
2016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