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感谢天行九歌,让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相遇
非良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萧然云陌 楼主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1
level 11
萧然云陌 楼主
作者:微博名:蹦过的兔兔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2
level 11
萧然云陌 楼主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3
level 15
太感动[感动][感动][感动]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4
level 12
啊啊啊,这个文,最后那几段[泪]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5
[泪]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level 8
这篇文章写的很棒啊,尤其是结尾的一段~[太开心][爱心]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6
[泪]
2016年04月13日 05点04分
level 12
看过……写的还不错~
2016年04月13日 07点04分 7
level 12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最美的人呢~人生能有多少呢?
2016年04月13日 07点04分 8
[乖]有啊,比如你,遇见了我[滑稽]
2016年04月13日 07点04分
回复 萧然云陌 :喂,妖妖灵,这里有人的脸不见了[阴险]
2016年04月13日 11点04分
@水瓶一笑醉红尘 [阴险]对你说这么深情的话还这样,太伤人 了,再见[阴险]
2016年04月13日 11点04分
level 7
可怜的手机党,完全看不清楚。[泪][泪][泪]
2016年04月13日 08点04分 9
别急,我去要文档
2016年04月13日 11点04分
[乖]
2016年04月13日 11点04分
@萧然云陌 好哒⊙▽⊙。
2016年04月13日 15点04分
level 7
求高清图[乖]
2016年04月13日 11点04分 11
我去要文档了[乖]等我消息
2016年04月13日 11点04分
在楼下,快来看
2016年04月14日 01点04分
level 1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张良并没有事先告知张开地,他想找的人是谁。证据是张开地在紫兰轩内的一句独白:“竟约在这种风月之地,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合乎常理的行为。
首先,约谈之前知道对方的身份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可能有求于人的情况下,知道对方是谁,就可以针对性地早做准备打好腹稿甚至投其所好。
其次,张良目前看起来还是个非常乖巧懂礼的少年。
张开地在紫兰轩前下车后说:“良儿,不是说来见破案之人吗?”不悦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他对风月场所毫无好感,并且很有可能也要求自家子弟远离这些地方。张良微微俯身,回答“对啊,正是他约我们来此。”这句话也回得好玩,虽然的确是实话,却也未必没有辩白不是我自己要来这种地方的意思。
我不能想象张良会在祖父面前故意卖弄,玩类似“我不告诉你到时候给你个惊喜”的游戏。所以他没有事先告知祖父必定有他的原因。
这个原因可以从张开地的独白里找到。
张开地在紫兰轩一路行来,心里想的是“花天酒地,不知所谓”,而被韩非指出心烦意乱之后那句“都说韩非玩世不恭”,则说明了韩非在他心里原来的形象并不美好。
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张良约人的过程,首先他约的是韩非,这个在祖父心中本来就印象不好的王孙公子,然后韩非定的地点是青楼,是祖父非常反感的地点。如果事先和张开地说明,恐怕他根本就不会来。所以张良为了达成会面,有意隐瞒了要见谁,甚至连在哪里见都不敢事先告知。
2016年04月13日 14点04分 14
level 1
张开地身居高位,目前直面死亡威胁的是他,能够给韩非以回报的也是他,所以这场会面虽然由张良牵线,谈判的双方实际上是张开地和韩非。张良年纪尚幼,并未步入朝堂,他在这次会面中起到的是桥梁和缓冲的作用。这一点从他们的位置也能够看出。韩非用酒杯来分析形势的时候,张良立于张开地的左后方,等到后来大家开始谈条件的时候,张良跪坐于张开地的右后方,一直是从属的位置,与韩非面对面的还是张开地。说起位置还有个细节,张良跪坐的那个位置原本是没有座垫的,那个垫子本来在张开地的正后方,忍不住脑补了张良弯腰搬垫子的场景~
韩非形势分析完毕,破碎的酒壶收拾好,大家都坐下来,张良迫不及待地出言确认:“那么韩兄是答应帮忙了?”这时韩非终于提出了他的条件:“我帮你破案,你在父王面前推荐我担任司寇之职。”张开地非常谨慎,询问韩非的理由,韩非的回答半真半假,“我觉得司寇管理法章律令,比较好玩。”张开地似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韩非的真正目的,把关注点放在了“比较好玩”上面,回答“事关重大,岂能儿戏”,这时候张良圆场:“祖父大人,韩兄如果能破此案,的确也是司寇的不二人选。”张开地沉吟之后表示“行。”于是交易达成。
2016年04月13日 14点04分 16
level 1
到目前为止,这场会面似乎已经应该步入尾声,大家开始进入说场面话的阶段。
张良再次站起,俯身表示感谢:“多谢韩兄,临危相助。”韩非却没有直接回答张良,而是和张开地说话:“相国大人,有子房这样的后生俊杰,真是张家的福分。”这句话就像是普普通通一句称赞别人家小孩的漂亮话,如果硬要说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这句话是对着张开地说的,这不是一句拿张良当平辈称赞的话,而是有点居高临下点评的味道。不过鉴于韩非公子王孙的身份,而且和张开地面对面坐着,这句话似乎也不过分,而且毕竟是句好话嘛。于是张良乖乖地照着礼仪用语一百句回答了:“韩兄过誉了,子房承受不起。”他绝没有想到从下一句话起,他将面临一场疾风骤雨。
韩非接下来的话是这样的:
“你早看出姬无夜要利用军饷被劫一案铲除朝中政敌,所以就出奇兵,让我这公子王孙介入,使得姬无夜投鼠忌器。”
“而且本案疑犯安平君、龙泉君贵为王亲,相国大人即便德高望重,也很难审理。用我来对付他们,却恰恰正好。”
“如果我处理得体,则令祖父无忧且有功,如果我破不了案,令祖父至少也得到缓冲的时间再做他想。”
“好一个李代桃僵之计。”
张良扑通一声跪下了。
2016年04月13日 14点04分 17
level 1
这一段绝对是意外之喜,这是在以为故事就要平静地结束的时候突如其来的高潮。
首先这段话揭示了张良为什么会想到找韩非。
回顾最开始张开地对张良谈起的此案难办之处:一是“安平君、龙泉君皆是王亲,实难刑讯审问。”二是“鬼兵作祟”,有性命之忧。三是如果“找不到军饷”,就是“办案不力之罪”。
张良是当得起“后生俊杰”这四个字的。
一般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张开地接下这个案子,张开地要怎么解决。比如鬼兵作祟,那么加强防范,比如王亲不能刑讯,那想想有什么其他方法。但是张良跳出了这个格局,他的解决方法是:既然祖父在这个案子上步步桎梏,那为什么不换一个更加合适的人?
所以韩非步入了他的视野。
韩非公子王孙的身份,在这个案子上简直天造地设一般的契合。疑犯贵为王亲?那么审案的人也是王亲,大家的地位就平等了。鬼兵作祟?鬼兵的背后实际上是活人操纵,那么换一个姬无夜也不敢轻易下毒手的人就好了。
回过头去看张良的那句话“如果韩国还有人能解开这个谜题,那一定是那个人。”现在看来,“解开”这两个字,说的并不仅仅是“那个人”有足够破案的智慧,而是说,“那个人”本身,或者说他天然的身份,就是一把破局的钥匙。
我现在好奇的是,当张良选择了韩非的时候,这两个原因各占几成?或者说,在他心里,韩非破案的胜算有几成?
虽然说即使韩非无法破案,张开地仍然能够得到缓冲的时间,但是成功破案仍然是最好的结局。韩国的公子王孙恐怕未必只有韩非一人,那么有理由认为,韩非在张良心里,是在和姬无夜没有瓜葛的所有王亲中最有可能破案的人。
只是很可惜,他依然低估了韩非的敏锐。
2016年04月13日 14点04分 18
level 1
这是韩非和张良第一次面对面的双目直视对方,也是他们的故事的开始。风华正茂的韩非,尚显青涩稚嫩的张良,这两个年轻人刚刚重新认识了对方,而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将会越来越深刻。直到最后,在他身上看见逝去的他的影子。
沈从文曾经写过一句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感谢天行九歌,让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相遇。
2016年04月13日 14点04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