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保俶塔是一处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汉族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宝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据载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原九级,为保佑吴越王钱弘俶北上京城归来而建。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保俶(chù)塔,别名:保叔(shu)塔,位于杭州西湖北缘宝石山巅,又名保俶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一般认为,保俶塔初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后周吴越忠懿王钱俶年间(948年—960年)。
保俶塔,为吴越王时,吴延爽所建,凡九级,元延祐年间(1314-1320)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塔屡毁屡建。天晴时浮屠撑云,金碧排空,七宝玲珑,足可观赏。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为西湖之标志。
有文曾经如此写到:宝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罗隐为之记。其绝顶为宝峰,有保塔,一名宝所塔,盖保俶塔也。
有讹传此塔系寡嫂祈叔平安而建,因此称为“保叔塔”,也有误称之为“宝所塔”。
该塔古时历经宋、元、明、清三代六次重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在塔下发现吴延爽造塔记残碑,当时塔有七层木檐。现塔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照古塔原样重建的。
保俶塔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03月18日 13点03分
1
level 8
保俶塔位于宝石山顶,始建时代,一般认为系吴越国王钱镠时所建。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元朝延祐(1314-1320)年间至明嘉靖年间该塔屡毁屡建。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为七层楼阁式,可登高远眺。民国十三年(1924年)塔倾斜,重修为八面七级砖砌实心塔,高45.3米,底层边长3.26米,塔刹铁构件为明代旧物。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
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吴延爽信奉佛教,当时为了安放唐朝高僧东阳善导和尚的舍利,建了九层高塔。塔建后不久,北宋建立之年(即960年),吴延爽因犯“谋叛罪”,被吴越国王钱俶削职除名并流放(据《宋史》、《吴越备史》等记载)。故吴延爽未给塔正式取名,民间就叫之为“宝塔”,后由于人们因山而叫成“宝石塔”。
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被尊称为“师叔”的永保和尚,双目患疾,募缘十年重修此塔,宝塔焕然一新,人们感其精神并以作纪念便改叫“宝石塔”为“保叔塔”(据《咸淳临安志》记载)。之后的宋、元、明朝一直都称之“保叔塔”。
“保叔塔”一名沿用时间一长,人们便产生望文生义,故编造了“宋嫂为保佑小叔造宝塔”的传说。明朝末期,有文人大儒对此感到有伤风化,道学精神使他们发起“正名运动”,编撰了“吴延爽祈求国王平安造宝塔”的新故事。正因为文人的效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吴延爽建造‘保俶塔’”的故事,就广泛流传起来,这样“保俶塔”的塔名随之叫开了。
现今,称其为保俶塔,主要是根据塔身上的碑记。碑记上刻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修时名称——“保俶塔”。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杭州市长赵志游和邑人程学銮等人发起重建,照之前的古塔原样修葺,共耗资二万三千元。于当年三月一日动工,六月三十日竣工。塔为八面七级实心砖塔,通高45.3米,背面嵌《重修保俶塔记》碑,塔刹铁质黑色,由宝瓶、相轮等组成。
1996年,杭州文物保护部门发现塔顶朽损的塔刹铸件时有坠下,严重威胁游人的安全。1997年1月1日,杭州园文局开始进行搭架勘察,发现多重塔刹相轮由于铸造粗劣已断裂毁损,便提出调换塔刹的维修方案。对五重十七件朽坏的塔刹及相轮进行重铸更换,整个维修工程于1997年4月22日竣工,耗费人工890余工,耗资人民币27万元左右。
2016年03月18日 13点03分
3
level 8
因塔名而衍生的传说故事
一、信佛教吴越王钱俶还愿建塔
宋太平兴国元年,吴越王钱俶,听说南唐被宋朝灭了,很惊恐,带着家人到宋朝的朝廷。他生怕一家人被扣留在京城,佛前许愿说如能保其平安归来,则归后定造塔还愿。钱俶到了京城,皇帝对他倒还客气的,给了宅子礼待他,赏赐很丰厚。留他一家人住了两个月,就让他们回杭州了。临走时,皇帝赐了一黄皮书卷,封存得很密实,吩咐他在路上密看。到了路上,钱俶便打开一看,见全是大臣们劝皇帝把钱俶留在京城的奏章。钱俶又是感慨又是惊恐,钱俶回来后,就造塔还愿,感谢佛祖护佑其及全家平安回来。此塔便称“保俶塔”。
二、吴延爽祈求国王平安造宝塔
相传,北宋开宝元年(968),吴越奉宋太祖之召进京,被久留未返,急坏了钱钱弘俶的娘舅、宰相吴延爽,吴延爽便召集大臣们商议,可由于北宋刚消灭掉南唐,吴越国偏安一隅,根本抵御不了势头强劲的大宋国,大臣们生怕一有什么反抗的举动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个个无计可施,最后商议决定做佛事建高塔,以祈求佛祖庇佑国王钱弘俶。不久,国王果真平安归来,吴延爽就在宝石山上建了一座九层的高塔,称此宝塔为“保俶塔”。
三、阿嫂保叔(救叔)的传说
相传:有一小叔在行房事时,突然一声惨叫,紧接又听见小叔媳在哭,,住在对屋的嫂嫂知道情况不妙,随既拿了切鞋底用的锥子,冲进房内,对准小叔的屁股刺去,小叔子猛一惊,一缩身翻下床来......小叔得救了。
原来,嫂嫂的丈夫也是在行房事时发生“一马跑空”而死的,所以,她当听到小叔的惨叫,小叔媳妇的哭声,才作出这样的举动——急救小叔。
在封建社会,这种事是很难起啮和不能被人看到的。后来,嫂嫂自觉无颜面见人就自尽了。小叔夫妇为了报答嫂嫂救命之恩,特修筑此塔纪念。故叫“保叔塔”。
(orz 简直是小黄文嘛)
2016年03月18日 13点03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