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会有这种猜测其实和江山主题有关系,江山有个主题说是”江湖之大也不过是江山一隅“达到了为泥人的江山扬名的效果,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看一个典型的案例:


这是一篇盘点太监文的推书文章,其中提到了泥人的江山是这么一段,虽然不算长,毕竟他还要盘点别的小说,但已经足以说明一点——
那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了写这篇文章是真的搜集了资料写成的,不是乱写的,他是真的看了我们泥人书迷为了江山写成的相关文字,写到点子上了,这里寥寥几笔,就把泥人的江山最关键的宣传效果特点出来了——
泥人写的江山”很现实“本身并不是特点,泥人写的江山”比金庸更现实,更写实“才叫特点,真正的杀招在这里
有一出传统戏曲剧目叫做《打金枝》,于是乎我们江山书迷口口相传其实也一直有一出剧目,叫做《打金庸》,也就是只要有提到泥人的地方,必有“因为泥人写出来了江湖之大也不过是江山一隅,所以比金庸更写实,更现实,反正就是更高更快更强”的观点,反复刷,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正所谓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金庸,这下有泥人的地方必有金庸了,这个推书策略应该说是取得成功了
也就是说,从宣传效果来说,我们江山书迷通过江湖之大也不过是江山一隅,成功的把泥人和金庸绑定了,而且是以完全凌驾于金庸之上的方式跟金老头绑死了,
策略具体来讲就是说泥人走出了金庸式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的成人童话的藩篱,据说泥人在书里写了江湖豪客也要靠开青楼赌馆卖盐作为门派收入来源来过日子,大侠也要穿衣吃饭,行侠仗义挣不来钱,
江湖势力大小也是看银子多寡决定,武功再高的大侠也要匍匐在朝廷和官府的脚下卑躬屈膝,甚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从五品文官都可以代表朝廷威压江湖,因此比金庸更现实,
金庸那些书就是一堆bug的成人童话,泥人的江山才是还原历史真面目,又真实又符合人类心理,比金庸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之下,读者会有这种猜测就是合情合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