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有几次拆掉故宫的计划?
爱我大同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先来复习一下初中历史
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历经14年竣工,由明代著名建筑匠师蒯祥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设计建造。
故宫占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其中共有院落90多座,房屋980多幢,共计8703间。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今世界各国之帝皇宫殿,规模之大,面积之广,无与伦比”,这是梁思成说的。
没去过故宫的同学们可用脑海中一切美好的形容词进行合理地想象。
2016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
level 13
梁思成曾在《中国建筑史》中这样介绍故宫的布局:“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轴线之上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三殿之后为内庭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其后为御花园。”整体上看,故宫严格按照“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营造原则,体现出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这最后半句话,差点就把故宫给毁了。
2016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2
level 13
那就从旧城改造说起吧
1958年,那是可爱的白云大妈和黑土大叔相识的年份,也是傅明同志当选“大炼钢铁积极分子”的年份。
那年正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刚刚制定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也根据社会形势做了很大修改,其中就包括对北京旧城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坚决打破旧城市对我们的限制和束缚”。
当时的北京城80%以上是平房,而且很多都是年久失修的危房,旧城内的道路也大多窄小逼仄,泥泞不堪。
旧城改造是件好事。但由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很多的决定在现在看来都是十分偏激的。
比如将城墙一律拆除。
2016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3
level 13
曾经的东直门城楼和箭楼,拆成平地大概花了十几天
2016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4
level 13
“让我们用大家喜爱的义务劳动的形式,拔除这个障碍物吧!”这是1958年《人民日报》上一篇文章的结束语,题为《束缚城市发展的城墙》。
对于这篇文章,小编想说,谁喜欢义务劳动啊?
拆完城墙,旧城改造者开始琢磨,这故宫城墙之内该怎么拆呢?
这种想法在现在看来几乎是不可理喻的。故宫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巨大财富,别说拆迁,连修复都要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可在当时很多人的眼中,一个封建皇帝住的宫殿,凭什么占那么大地方?凭什么放在社会主义首都的正中央?
2016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5
level 12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7
level 13
“一步到位”的第四方案
1964年,我们国家即将迎来新的历史时期。
北京的旧城改造工程如火如荼,而故宫的改造却还是老样子。北京市的领导们都有些生气,“故宫是给皇帝老子盖的,能否改为中央政府办公大楼?你们想过没有?”
恰好当时东西长安街的改造规划正在制定,北京市的六家设计单位分别对故宫的进一步改造制定规划,最终确定了四套方案。如果用一个字总结,就是拆。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8
level 13
方案一:拆午门,建中央大楼。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9
level 13
方案二:拆端门,建中央大楼。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10
level 13
当时的北京市委选择的正是这最无法想象,最一步到位的第四方案。
告诉我,你是不是也感到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13
level 13
完整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紫禁城已经610岁了。
虽然经历过各种惊心动魄的时代,但故宫仍旧每年拥抱着1500多万来自全世界的游客。现在的故宫内部,尽管仍是脚手架林立,但每个人都知道保护永远比改造重要得多。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16
level 13
故宫自2005年启动的百年大修计划斥资19亿,规划2020年完成,这也是故宫自1911年修缮以来的首次整体大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祥曾说:“故宫在朝阳升起、夕阳西下的时候,都有一种自身宁静的美,我希望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17
level 13
参考资料:《城记》,王军 著,三联书店。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2016年02月25日 09点02分 18
level 9
拆拆坼...........拆拆拆...........多么可怕的口号.现在还再响起.............
2016年02月25日 12点02分 19
level 12
迂腐
2016年02月25日 13点02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