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14推介】我喜欢的好书
深渡中心学校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一楼敬上
2008年07月14日 06点07分 1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推荐的绝大多数为我读过的,或者读过大半的,还有少量没读过的,但是是朋友读过极力推荐的书。因为个人喜好问题,故推荐的多为外国现当代小说为多,还有国内一些散文随笔集和学术论著,和少量诗词作品。
2008年07月14日 06点07分 2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西班牙作家Carlos Ruiz Zafón(萨丰)的长篇小说《风之影》在全球各地狂销700万册,这股狂潮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带进中国书市,初翻几页便难以罢手。二战后的巴塞罗那,11岁的少年达涅尔跟随父亲造访一座专门收罗为世人所遗忘的各类图书的图书馆,他挑选了一本《风之影》,从此与该书相依为命,惊悚、恐怖、悬疑、历史、爱情与存在主义哲学等元素营造了一座变幻莫测的叙事迷宫。书的灵魂、书的作者卡拉斯的灵魂和书的拥有者达涅尔的灵魂重叠在一起,故事里套故事,对读者的智力、情感都是一种挑战。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黄金周放假时一个人留在宿舍时看完的,被吓到一到下午便不敢翻此书——不过《风之影》不是恐怖小说。作者决绝将此书拍成电影。
2008年07月14日 07点07分 3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我现在也是葛兆光的FANS。 “汉诗是汉字写成”的,我当时觉得这是重新理解古典诗歌尤其是特别凸显中国诗特色的近体诗的关键,恰恰也是人们很容易因为它是“废话”而“闲置”的前提,因此,它成了我写这本小书的思路的起点,也是我命名这部书叫《汉字的魔方》的原因。 —— 葛老如是说。—— 诗是文字,是思想的旋律,是语言的节奏。不是论文的出处,不是历史的考证依据……把诗当成诗来读。.
2008年07月14日 07点07分 4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
2008年07月14日 08点07分 6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新版封面
2008年07月14日 08点07分 8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是靠短篇小说扬名立万的,一些看不惯鲁迅的人常常把鲁迅没有长篇作为反鲁的理由,无知者无畏,比如王朔犯这种错误不是一回两回,一副“写长篇才是硬道理”的样子叫人恶心,殊不知他那几本长篇和《铸剑》、《奔月》、《理水》、《孔乙己》放在一起算什么呢?何况不写长篇的大师岂止鲁迅?契诃夫、芥川龙之介、博尔赫斯站了一排!翻开《博尔赫斯小说集》,走进迷宫中曲径通幽之处,你才明白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啃了多少大部头的文字垃圾。博尔赫斯从不曾到过中国,却爱拿咱们中国说事儿,他关于“中国”的知识应该是从书本里获得的,所以你读到可千万别当真。优秀的小说家是无害的骗子,必须掌握“无中生有”的基本功,他们很会“骗”读者,而读者甘愿被“骗”。—— 关于《博尔赫斯小说集》.
2008年07月14日 08点07分 9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12岁那年,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通通打败,然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惨遭横祸。阿米尔目睹一切,性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  随后,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离乡背井地到了美国,开始了他的新生活。然而,多年后,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却把阿米尔从貌似平静的异国生活中拉出来,真相、责任、赎罪,让阿米尔重回阔别多年、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孩子,最后阿米尔选择了自己独特的赎罪方式……(来源:北京青年报)我觉得,文笔细腻,略显煽情,但是故事构架比较单纯,十分感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0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 胡赛因在《追风筝的人》后的作品《灿烂千阳》我觉得作者在该书中的语气已经完全美国化,……其余不论。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1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文学奇才,与卡尔维诺、埃科并称“战后意大利文学三杰”之一的兰佩杜萨,出身于西西里岛巴勒莫城的没落贵族家庭,为世袭兰佩杜萨亲王。中文本《豹》收录了他全部的文学创作,即1个长篇《豹》、4个短篇《莉海娅》、《瞎眼的猫》、《幸福与规则》、《我幼年呆过的地方》。传世杰作《豹》以意大利统一进程中西西里岛的社会转型为背景,以不善理财、却热衷于天文学研究的萨利纳亲王为中心人物,展示现代性与古典心灵的剧烈撞击,叙事语言雍容华贵,凛然不可侵犯。在这个版本尚未出版之前,老版本在网上价钱炒得十分之高。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2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戎马倥偬之间写下的一本哲学小书《沉思录》在2000多年后的遥远的中国得到了莫名的回响,他一生向往宁静的乡村生活而不可得,主张用意志克制欲望,在自我拷问中追求至善和心灵的高贵。它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梭罗《瓦尔登湖》、卡森《寂静的春天》同属一个家族。.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3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对它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它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困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里他也能找到错误。你纵然贫困,也要喜欢爱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济贫院里,你依然还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门前那早春的积雪同在消融。我亲眼目睹,一个心境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如在皇宫里一样,生活得如此开心又如此心满意足。—— [美]亨利·戴维·梭罗/著 《瓦尔登湖》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4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鹿桥本名吴讷孙,1919年生于北京,大汪曾祺一岁,先后就读于燕大、西南联大和耶鲁,1954年在耶鲁取得美术史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旧金山、耶鲁等校,典型的学者型作家。 小说《未央歌》为国内首次引进的简体版,写的是西南联大师生于国难艰苦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青春、校园叙述得通达而不滥情,不简单。.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5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柯林·威尔逊,英国作家。16岁辍学,进入工厂,立志成为作家。在英国四处闯荡,打工度日,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写作。1956年出版《局外人》,一举成名。他自学成材,嗜好读书、藏书、写书,非常博学,著述丰富,至今已经出版八十余部著作,涉及存在主义哲学、犯罪学、超自然现象、心理学等领域。 著作:《局外人》《心理学的新道路》《我生命中的书》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想史的一部缩影个人心灵成长发展的一幅速写,读书、藏书人的一场盛宴。本书所列书籍精挑细选,多为探索人类生命意义的名家之作,且涉及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错综复杂的关系,于是这部书也就自然成为西方近现代文学史、思想史的一部缩影。——《我生命中的书》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6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这真是一块圣地,今天我来到这里。阳光月光星光灯光在照耀,她的面孔在欢笑和哭泣。这真是一块圣地,梦中我来到这里。湖水泪水汗水血水在闪烁,告诉我这里没有游戏。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 《未名湖是个海洋》 许汉秋 2008年,北大跨越110年的生命,钱理群先生以《寻找北大》为题,主编了一部新的北大人旧梦拾遗录,交中国长安出版社推出,“挽留一种正在消逝的大学精神”,收有王立刚《北大最美的十棵树》、丛治辰《三角地》、朱靖江《迟到的异端》、吴福辉《融入我的大学》等篇什。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8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新版《北大往事》重印更换了7、8篇文章,与98百年校庆的中国文学版区别不大,孔庆东、蔡恒平、西川、橡子和杜丽那些名文依然在册;那些名文(《小事物的精英》、《47楼207》、《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穿越冰山》、《谁比谁活得更长》等)写得实在漂亮,讨人喜欢;三是在无数关于北大的回忆文集中这本最好,橡子、谷行二位编辑的尺度比陈平原君编的《北大旧事》(三联版)和《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版)更贴近学生,陈所搜罗的更倾向于学者名流。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19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把文学史写成一篇篇书话随笔,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对作家、作品做个性化的评析,与读者肝胆相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貌似公允,实则没话找话、陈陈相因、排排坐、分果果的红包文学史观。一部优秀的文学史著作使你读罢便激起了重读文学经典的强烈冲动。鲍鹏山做到了,《中国文学史品读》由50几篇文学史札记构成,作者的思想从极其感性色彩的文字中跃然纸上,比如对屈原、陶渊明、王维、杜甫这样的大家,对《三国演义》这样的巨构,他都有一套不同凡响的说法,你不赞同不要紧,但你一定会被他触动。鲍鹏山新书序言由骆玉明执笔,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对书的价值自有判断,兹不转述,仅录书中一节:“王维的诗好,但王维的性格有点沉闷。虽然他也写过一些颇为慷慨的作品,如《夷门歌》、《观猎》、《少年行》等,但总的来说,他一挫即不能复,一蹶即不能振,到了后来,甚至有了明显的自闭倾向,什么‘中年好道’、‘晚年好静’,鼓吹佛教‘无生’,都与他懦弱而内向的性格有关。这样一个性格肉头的人,又过着所谓‘半官半隐’的生活——顺便说一句,这‘做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的所谓境界,自晋以来,便是自私自爱而不负责任的官僚的道德遮羞布——由于不大与人冲突,不大有所坚持,凡事拎得清,升迁反而总是伴随着他们。说实话,就做人言,我不大喜欢王维,他是批评过陶渊明的,这是他一生聪明中最大的愚蠢,是一种聪明过头的失误。当他从陶渊明身上来试他自鸣得意的人生之剑时,他不可能不折断。陶渊明是自称‘守拙’的。陶之伟大,正因为他不‘聪明’,这种以拙的形态显示出来的大德行大智慧,是‘达人’的‘直觉’,而不是聪明人的机灵。王维与陶相比,到底差一个档次。但我们明白的是,陶渊明的那种缺衣少食求助于人的尴尬,他确实不会有,他算计得精明,他不会让自己弄成那样。他不仅无法有陶渊明式的真名士之风流,连孟浩然的境界也不及。做人不可太聪明,对王维来说,他太聪明了,以致没有人发现他太多的不可爱。”.
2008年07月14日 09点07分 20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写好的字被百度审查了N次也提交不了,说是有非法信息。懒得再写,总之:钱德勒的一整套书很是沉手,十分吸引人。
2008年07月14日 10点07分 21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主人公菲利普·马洛开硬派侦探之先河,不同于他的两位前辈夏洛克·福尔摩斯、赫尔克里·波洛的是,他经常直接与罪犯展开贴身肉搏,他幽默,很会享受生活,耽于杯中物却以不误事为限,颓废却不失做人的原则。《长眠不醒》写某癫痫症患者的杀人及其后果,这一真相被犯罪团伙所利用,引发出人性的贪婪和残忍。男子汉马洛穿行于晦暗的世界,撕掉它一层层的伪装,无情地走近谁也不希望揭开的谜底。犯罪的蛛丝马迹尽管如雨雾般迷朦,马洛仍旧在转瞬将逝的刹那赶到。完美的布局、机智的对话、精当的细部描写过目难忘。
2008年07月14日 10点07分 22
level 5
peng_xiaojuan 楼主
十分精彩,介绍被BD给鄙视了。
2008年07月14日 10点07分 23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