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二战中战斗机的发动机
天兵在1917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华白sama 楼主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准确,还望多多指正。
三十年代后期,各军事技术强国普遍意识到,提高战斗机速度和增加飞行高度的重要性。受当时技术的制约,在气冷和液冷发动机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液冷发动机的飞机迎风面小,阻力小,较易提高速度,而且液冷型更易使用涡轮增压,高空性能更好,所以各国多用液冷发动机。
二战爆发后,其空战规模之大,作战之残酷,给各主要参战国的空军带来了各多的思考。
西欧和大平洋空战,多发生在中高空,且有很多是远程作战,液冷发动机加涡轮增压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而空战的残酷性,使得很多战斗机重视抗打击能力和抗坠毁能力。但日本零式是个例外。
但在苏德的东线战场,空战更加残酷,多发生于中低空。当时苏联空军损失惨重, 西部工厂紧急大搬迁,对战斗机的要求,除了发动机功率高、机动性能好、机载武器威力大之外,就是便于生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仅要求飞机发动机的寿命不必超过200小时,甚至是几十小时。在低空作战,液冷发动机的优点并不明显,而气冷发动机结构简单,故障较少,适合苏联冬季严寒天气。当新型大功率气冷发动机出现时,苏空军战斗机用气冷发动机是很正常的。
美空军P47战斗机等型号使用气冷发动机,多是因为新型气冷发动机功率大,技术的进步使得发动机横截面并未增加多少,甚至略有减少,战斗机头部还采用了整流罩,整机的空气动力性得到了优化,气冷发动机功率的大幅增加,抵消了部分阻力。
当然,也有某型发动机产量的关系,而不得不用另一种类型发动机的原因。
2016年02月20日 12点02分 1
level 7
47的外形真心很差啊,
2016年02月20日 14点02分 2
哈,好用就行...
2016年02月22日 01点02分
回复 濤気的蘾蘾 :问题是对于苏联没什么大用啊,倒是能把发动机拆下来还行,或者给苏联用海盗就很不错
2016年02月22日 06点02分
@wolf7bookshop 本人认为,在二战中东线空战的残酷环境中,大量的菜鸟飞行员,他们需要的不是那种高机动性飞机,而是类似P47这样综合性能好,坚固耐用,抗打击能力和抗坠毁能力强的飞机,这样的飞机生存几率高。
2016年02月22日 11点02分
@华白sama 主要是这样,论扛打,海盗不比奶瓶差,而奶瓶最大的作为区是高空,可是对手大部分的空中力量可是在7000以下啊,所以奶瓶并不适用于东线,更加重要的是飞机防护能力也就那么回事,真的,面对丧心病狂的
2016年02月22日 12点02分
level 13
华白sama 楼主
P47“雷电”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强的战斗机,形体较大,灵活性也确实不如Bf109等,但它的发动机劲大,火力猛,生存能力强,只要不是要害部位,即使挨上几十发子弹也不碍事。而且俯冲性能好,在空战中只要抢占到有利高度,对敌机的俯冲攻击是很容易得手的。P47是二战中少数产量较大且屡立战功的战斗机。
实际上苏空军正缺少这种性能较好,可靠性高,坚固耐用,抗打击能力强,抗坠毁能力强的战斗机,而这种战斗机对于那些大量的初上战场的菜鸟飞行员来说,更加适合使用,挨打后不一定会被击落,受伤后很容易迫降,飞行员的生存几率高啊。
2016年02月20日 16点02分 3
level 10
[阴险]你们这些活塞机的渣渣,看我轴流分分钟超音
2016年02月28日 16点02分 5
@弗上将 这是李仙人成长并登上最高峰的小说,科技方面不是主流,很多都没提到呢。
2016年02月29日 05点02分
level 1
二战中使用涡轮增压最多的还是气冷机 德英用的还是机械增压
2016年10月20日 06点10分 6
加油升级呀!
2016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level 10
f4u海盗出现的还是有点迟。
2016年10月20日 14点10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