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简评【西方座】之机关联浅悟?之——大雁传书第一人?(1)此为传统句式,有很多类似句子。(2)此为形意拆字机关;即“大,一,人”字形。雁飞行时,常排成“一,人”字形。作为机关,确实巧妙!(3)然而;却误解了修辞概义,与语法逻辑,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大多机关句式,都有两层以上的意境;一层为直义(解);必须严谨注意语法规则。二层以上为演绎(别解);即与机关延化的奇解。(4)此句明显有修辞与语法错误?“雁”,物也;何为“人”乎?大雁(主语),传书(谓语),人(宾语)。大雁是第一人;人,物怎可同性乎?岂不滑天下之大稽乎?(5)此句修辞语法错误,属于病句。三位大师竟然没看出来?真乃三品混沌,糊涂一家也!
2016年01月03日 03点01分
1
level 15
就趣味机关联,及意境机关联的相关知识;待以后有时间,本潮会系统的讲解一下。不要大概也许差不多,反正就是那么样的浅解?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只会误人子弟也。
2016年01月03日 03点01分
3
还请潮兄尽快科普,“系统”二字难能可贵
2016年01月09日 12点01分
level 14
楼主你好,没空一段时间,到现在才看到艾特,回复晚了,抱歉。
对于机巧一类,我其实涉猎不多,不过既然来了,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将大雁称为传书之第一人。楼主认为这不对,理由是雁即是雁,人即是人,确实逻辑严谨。
不过大雁传书之语,典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诗中雁为信使之代,称之为人很是合理。
抛开诗词典故,单看联句而言,从逻辑上思考,雁会传书吗?不会。
所以大雁“传书”这一动作,已经是拟人化手法,既已拟人,称之为人也无不可。
以上,个见,共勉。
2016年01月06日 04点01分
5
level 12
5楼说大雁传书之语,典出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但是至少唐诗里已有“朔雁传书绝(唐·李商隐·《离思》)”、“传书两行雁(唐·李商隐·《镜槛》)”、“书成雁不传(唐·宋之问·《渡吴江别王长史》)”等句。不知何解?
我认为传书并非拟人,就像信鸽送信,能算拟人么?那么不拟人该怎么说?5楼认为雁传书是拟人的根据是因为“从逻辑上思考,雁会传书吗?不会。”那么《汉书.苏武传》载——“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不知作何解释?
2016年01月09日 18点01分
9
长谷兄高见,经典精辞,一语道破天机。俺还没注意到,5楼墨林风尘的回复?即使大雁传书可以拟人化;那也是作为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寄托,断然不可与人同论。另解;自古而今,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的中,对大雁传书的描写,是有前后语境的辅垫,烘托,以及情节的把握中,方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境界。然而;作
2016年01月10日 01点01分
然而;作为对联,不具这种修辞条件,或营造的情景氛围;雁者,岂能人乎?
2016年01月10日 01点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