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坚守舞台 期盼振飞
——一个地方剧团的苦乐忧思
编者按:作为我市重要的演出剧团,小海燕评剧团曾经是统领全市乃至城乡娱乐阵地的一支有生力量。然而,随着电视、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冲击,剧团也不复以往的辉煌……在演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他们将何去何从?秦皇岛的评剧人纷纷表示,即便处在低迷中,评剧艺术仍要薪火相传精神致远。
2015年12月04日 02点12分
1
level 1
而在下乡演出中,基本都是《花为媒》《秦香莲》等一些老戏,孟莎说,她在演出中大多还是唱一些传统段子,新剧目的演出较少。
“这几年,剧团一直在推新戏,《银杏树下》《家住长城头》等等,但一部戏的制作周期很长,创作剧本、演员排练、修改……如果没有获得一些奖项,想叫响,获得观众认可也不易。”孟莎介绍说。
可是下乡演出使这些新编戏受到了制约,乡镇戏曲观众的历史文化知识有限,很多得奖剧目的内容观众不熟悉,吸引不了人,乡镇演出往往与民俗结合,观众爱看轻松愉快的戏剧,爱看故事性强、场面热闹的连台本戏,不爱看没有完整故事情节、哲理性强的剧目。而新编戏的布景和歌舞场面,乡镇舞台设备简陋也无法上演。
2015年12月04日 02点12分
3
level 1
下乡演出的演出剧目中,除了传统戏,剧团还打造了一台集歌舞、戏曲、曲艺等内容的综艺节目,“也算是为了多吸引些观众吧,演评剧基本都是50岁朝上的观众,有时候从台上看下去,一片白头发,演综艺节目时还能找出些青年观众。”孟莎含着苦笑说。
2015年12月04日 02点12分
4
level 1
于是,每个演员都成了全能,京剧、歌曲、舞蹈、说唱……评剧演员都要样样学起,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由于剧团没有做零活的,演员们自己动手装台卸台、搬运器材。多年来,无论是职工还是演员,上台前是装卸工,上了台就是演员。
“其实我们算不错了,下乡还有些贴补,可是戏曲在萎缩,很多事让人无能为力。”孟莎有些无奈。
2015年12月04日 02点12分
5
level 9
小海燕评剧团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二,在市金棕榈影城有演出,看了两场了,《茶瓶记》《秦香莲》
2015年12月04日 06点12分
8
您在秦皇岛啊
2015年12月04日 06点12分
@秦皇小虎牙 我也是,加我QQ,283158137
2015年12月04日 09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