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先看南中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亮传中对南中就短短几字描述【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被很多亮吹天天挂在嘴边,但要知道【军资所出,国以富饶】是在榨取南中人民后获得的
【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 犹数反叛, 自丞相亮南征, 兵势偪之, 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一也。】
【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都督常用重人。 】
【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是费用不乏。】
从上面这段史料不难看出诸葛亮榨取南中人民,但这也并不能说明南中人民过得不好
【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
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十二年卒,子脩嗣。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恢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思 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犹在。 】
【忠在南,柔远能尔,甚垂惠爱】
【南土越巂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马忠、张嶷死后,南中人民还为他们立庙,说明对之尚有好感。诸葛亮对南中人民,一方面固然榨取他们,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加速当地的生产。虽然亮的主观意图,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但落后地区的开发,对各族人民还是有利的。
【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少数民族质朴而勇悍善战,诸葛亮的军队作战能力很强,此为原因之一。
2015年11月14日 11点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