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腐病
秋榜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龙羽凌竹 楼主
从死亡的兰花案例中发现这样的情况:当相同正常浇水的兰花,如果其中一兰盆盆面同其它兰盆相比干燥得比较慢的时候,那你就要小心了.
这时也许是因为这盆兰花的根系、球茎出现了病变的情况.而根系和球茎出现了病变,就不能很好通过根系或球茎将兰盆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通过兰花中的纤维组织带到兰叶组织中,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生长需要的成分.这样一来兰盆中的水分在兰苗的生长中没有正常的消耗,兰盆的湿度就会没有太大的变化,自然就比其它兰盆干得慢了.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仔细观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
一般来说,由于兰花幼苗期生长比较活跃、组织比较细嫩.但是这时它抗病毒侵袭能力也是最差的时候.
所以我们要仔细的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如果幼苗叶面的颜色同其它幼苗的颜色有差异,或者出现光洁度差,有细微褶皱脱水的现象出现,那说明兰花有病情出现.
如果轻轻一提心叶就被拔除,而且拔除的兰叶根部有腐蚀的现象,那也许就出现软腐或茎腐病.一般来说茎腐病被拔除的兰叶根部有腐烂现象出现,同时腐烂组织中还伴随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这个气味有一种怪怪的香味.而软腐病是没有这样的气味的.
在茎腐病出现的时候,多数兰花的球茎已经完全腐烂.同时病原体已经通过球茎中的植物纤维组织通过水分这个载体传播到临近的兰苗球茎中,造成这些球茎也被病原体腐蚀,医治起来就相当的困难.
而软腐病出现的时候,多数兰株是叶纤维组织被腐蚀,不到很严重的情况下球茎组织是没有遭到破坏的,所以相对来说危害性要比茎腐小一些.
通过上面的这些观察,在以后对茎腐病的医治中我个人认为在使用抑制病原体扩散药物的同时,我们还要切断病原体传播的载体"水分".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植物的纤维组织就好象人体中的血管,它的功能是将兰花生长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通过水分这个载体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
如果我们控制了"水分"这个载体,就有效的抑制了病原体的流动速度,在加上抗菌药物的作用功效就会明显很多.
所以我在以后对付茎腐病的时候一般是:
首先将发病兰盆病苗出现的土层拨开清除发病苗体,然后用粉末状的抗菌药物涂染在创面上,将兰盆放到通风条件很好的地方,最好还要适当有一定日光的照射.
这样兰盆中的水分就会很快被风干,病苗创面也会很快结茧,兰盆中的水分少了、病原体载体流量少了,病情扩散就会相对得到抑制.
而还没有被感染病原体的兰苗在自身潜力的推动下就会出现新的生长,兰花也就有了再生的希望.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个人不主张发现茎腐病后将兰花起苗.
这是因为茎腐病的扩散性很强,一旦对兰花起苗,难免在种植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这样一来病原体就可以从这些创口中趁虚而入,加快病情扩散.况且任何植物的移植都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何况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机体呢.
2015年11月02日 01点11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