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山,片片陨落的缘分
薛仁贵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一 缘分,犹如落叶,片片而落,总是落在心中的最恰当处。 在大漠中的欧阳峰,曾经说过一句让我感动的话:我清楚地记得,有个人在等我。那是他对白驼山最遥远与美丽的记忆…… 是月光下的伞影,是落日下的佳人,是千里烟波起处的泪眼——但是,他清楚地记得,有个人在等着他。 欧阳峰的乡愁与心有灵犀的爱情很相似,折磨着他生命的意志与最后的善良。 我想我理解他的心——似乎有个人在等我,从我离开的那天开始算起。 看着我的生命向上、向外生长,等着我无力时向她坠落,慈祥地等待着我的腐烂。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2006年的夏季,我回到自己的故乡西丰。 二 我喜欢故乡的凉泉,那里满是偶然而至的缘分,落在心中,形成生命最惬意的形状。 当我们盛京六部及内务府来到凉泉的时候,这座阳光下的小镇,正处于午后一点半暖和的阳光之下。午饭后客人们刚散,午睡的人们正处在梦际的留连当中,小镇无比地静谧。 记得临到山下,我们见到一棵四百年的柞树。不知是谁建议测量一下那树的宽度,我们户部、工部、吏部三位大员,勉勉强强围拢住它。脸贴在那树温暖而粗糙的表皮上,感到树深处慈和的温暖。以前总看到照片里,人喜欢手拉着手围拢大树,此时想来,毕竟这是人与树最亲近的一个礼节,手变成人心中距离的延伸,树变成可拥抱的温暖。 那种感觉,只有儿时的山里才有。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我在西丰县的山林里,用一天的时间去寻觅伞落花的时候,时常会在树林之中,寻找到这种阳光的温暖。
2008年06月17日 05点06分 1
level 1
三 当孙忠辉搂去那堆枯叶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这里出没的长白山腹蛇。蛇,尤其是毒蛇,才会让人想到森林的原始神秘,与神圣不可侵犯。 直到今天孙忠辉还记得,他抚摸过那条毒蛇时,那蛇的皮肤划透他身体时那种彻骨的冰冷。那时候,他正为响应学校勤工助学的号召,上山采摘蕨菜。正当他摘下几缕蕨菜,拿起那个筐的时候,他发现筐的下面盘着一条一米半长的长白山腹蛇。 那一刻的孙忠辉,当然知道这种腹蛇的毒性。不久前他学校的一个低年级学生,上山被这种长白山腹蛇咬过,那学生当时还能走,他拼命地向山下跑,蛇毒便也迅速地蔓延在他的血液当中,麻痹了他的植物神经,他的神志逐渐昏迷下去,只能够坐在那个地方拼命地呼喊,很快,蛇毒蔓延到他的喉咙,他只能够仰天躺在地上,看着逐渐发黑的树林。山下的一个牧马人听到了呼喊,于是上山,很快看到了这个年幼的学生,可当牧马人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送到医院时,那长白山腹蛇的见血封喉的剧毒,已经蔓延到他的血液当中,他很快在人类最好的医疗条件下死去。 在行文当中,我很快就把这条毒蛇放到了文章里,不是因为喜欢道听途说,而是只有蛇,而且是毒蛇,才可能护佑这片我心爱的森林,不受肆无忌惮的城市旅游者们的打扰。 当孙忠辉搂去那堆枯叶的时候,枯叶的下面发生了一个奇迹,汩汩的泉水,迅速流出地面,孙忠辉当然知道,这股浑浊的泉水,要到十分钟以后才会逐渐清澈下来,而且在这眼泉水里面,小虾们会更自由地游动。 一转眼孙忠辉已经五、六年没有爬城子山了,可当他与另外两个同学游玩
下山
的时候,还掰去了险要处的几根杯口粗的朽木,他知道,如果外地的游客们扳这些朽木借力,很可能因为朽木的折断而滚下山崖。当他向山下走去,并随手采摘了一把刺嫩芽、刺五家等野菜的时候,正巧看到我们盛京六部及内务府的成员,满头大汗,喘息着向山上爬去。就仿佛,他一直在这里等待着我们。
2008年06月17日 05点06分 2
level 1
五 有了穿着布鞋的孙忠辉的领路,我们可以放心地迷失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了。城子山的节气要比铁岭晚十天,而铁岭的节气,又要晚沈阳十天,当沈阳的桃花落后,这里的山才刚刚染上新绿。九里十八杠,处处有宝藏。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高句丽人撤离此地时,许多财物来不及带走,都埋到这座山里了。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曾有一次大规模的寻金热,许多人手持金属探测仪东寻西找,并挖了许多大坑,究竟找到了什么宝物,无人知晓。 也许,正是山下的河床中道路坎坷,才阻止了更大队的探金队伍进入这座山里。当初,我们的车开进城子山的时候,整个道路就在乱石遍布的河床当中。每逢秋季的丰水期,河水很容易淹没这条路。也正是这种糟糕的路况,一时间还庇护着这片山林的清幽,以至于这片13714亩的辽北第一名山之中,只有我们7位旅行者。 空山不见行人。只是听见落叶静静地落下,落下,直落在心中宁静的某个地方。就像,自己某个珍藏的温馨的回忆,不经意间被唤起,又缓缓地落在心间。 孙忠辉带着我们游走这片山林之中,山间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山里的人间基业,是夫余国人打造的。西汉初年,夫余人首领解慕濑自封为夫余王,并在吉林省的夫余县建立了夫余国都城,他的儿子解夫娄继承王位时,整个夫余的氏族社会正处于一个大波动之中,解夫娄在夫余王国之中,寻找到了城子山,作为他囤积力量的靠山,并花费1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夫余人的第二代都城——夫余山城。 在这偌大的林子里,你会发现高句丽王国的开创人朱蒙与你擦肩而过,他此刻正想在这片原始森林之中,寻找自己失去的家园。时间已经过去1900年了,这位只活过40岁的幽灵,非常想要找到自己的故乡。远在吉林省集安的好太王碑上,他依稀地听说过关于自己的这样一个传说:夫余国国王金蛙有一天听说,在长白山南麓的渤水里发现一个女子,他令人用铁网将这名女子捕获上岸,这名女子有着惊人的长长的嘴唇,以至于国王令人三次截断多余的嘴唇,此女子才能说话,而且说得还很传奇,她说是这条河河神的女儿,名叫柳花,因为与天帝有私情,被她的父亲贬居在此。金蛙这才明白,他捞上来了天帝的相好,于是将她关进屋子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时太阳奇怪地照到了屋子里,柳花急忙躲到阴影之中,可太阳光跟着照到了她,此处,高句丽的传说中,天帝的功力要远远高于那个狼狈地化身为白鹅的宙斯的,此天帝瞬间就使柳花怀孕了。她生的不是孩子,却是一个五升大的蛋。像哪吒他爹一样,金蛙照例要砍蛋,砸蛋,可是蛋却不碎,并且最后一个孩子破壳而出,这个孩子,就是以后的高句丽国创始人朱蒙。 实际上,朱蒙为夫余王的一个儿子,深受其母教诲,才能日备,夫余王的7个儿子的智谋武功无法企及他,尤其是王子带素,带素对父亲说,“朱蒙非人所生,若不早图(杀之),恐有后患。”但是,从吉林落魄到城子山的夫余王,在百废待兴之际急需各种人才,而且他特别欣赏朱蒙。这时,年轻的朱蒙,依靠骑马、射箭等才能,已经吓怕了城子山上的整个王子集团。他的母亲劝他,留在城子山,很可能会遭王子集团的毒手,于是,劝他连夜逃走。 当他逃到一条河边,他号令河里的鱼鳖:我是天帝的儿子,是河伯的外孙子,反正我是神仙,你们得把我救出去。于是鱼鳖虾蟹们出来为他开道,朱蒙成功地脱险,并以年仅22岁的年龄,徒手开创了长达700多年的高句丽王国。 传说太多了,以至于朱蒙无法回到自己真实的故乡了。我能感觉到,他迷失在种种古书之中,寓居在高句丽与夫余国历朝为他杜撰的某个带有意识形象色彩的故事之中,却为无家可归而难心。在城子山的浓密林荫之下,我希望朱蒙,能踏着传说的脚印,回到这座真实的山城之中。哪怕,那些浮华而传奇的传说,掩盖的是一个令人痛苦、令人失望的真相。 当年,夫余国国王解夫娄,在城子山城娶了一个年轻的奴女,这位奴女生下了朱蒙,按照夫余人的族规,奴女生下的儿子不能继承王位。解夫娄的儿子长大后,逐渐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于是更名改姓为朱蒙,离开了夫余山城,南下怀仁五女山,改建了一个新的王国。他离开得如此仓促,甚至没有带走他怀孕的妻子与胎中的孩子——高句丽第二代国王类利。他只是仓促告诉妻子,如果她生了一个儿子,就让他到七棱石松树下寻找一截断剑,之后去找他。 乡愁……是经不起回忆中凄风苦雨的侵蚀,当年的朱蒙,便清楚地记得,这座山里有个人等着他…… 回到故乡,在这片静谧之中,风定花犹落,幽邃的时光,一点一滴地汇集在这片山林之中。在这条幽密了一千多年的小路上,当年的落花,已经化为腐泥,随着时光的流过,这里乌黑的腐泥已达一尺多深,踩到上面,如皑皑厚雪,陷入足印。在这片山林之中,一个脚印,常常踩穿几百年。
2008年06月17日 05点06分 4
level 1
六 在斜六十度角的山坡之上,茂密的树林已掩盖了一条古老的盘山路,这条消失在草木之间的路有2公里,很像今天人们的盘山道,却是为“土匪马”而行走的。这条路的尽头是消失了的高句丽人的营地,此“土匪马”就是高句丽马,这种马原产于辽东一带,体态矮小,却极善于行走山路,外加骑手训练有素,此地易守难攻。 当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带兵10万,兵分六路,水陆夹击,但是,在这种高山险阻之下,又有秋冬的早寒,能征惯战的唐军竟然先行撤退。在民间说法中,唐太宗的部队打到开原一带时,就遇到了凶险。唐太宗的对手盖苏文,对唐太宗的所在部队进行了偷袭,唐太宗狼狈地逃到象牙山附近的藏君洞中,幸亏薛仁贵的及时相救。 高句丽的末代王朝之中,最后的枭雄泉盖苏文,他与儿子形成的盖苏文家族,攫取并且掌握了荣留王、宝藏王两朝的军权。这个人身在700年高句丽国的末朝,其家族瓦解高句丽王国,虽然有些像东汉末世的曹操,但做事风格与方式反曹操之道而行之,更为狡猾多疑、凶狠残暴的人物,却是自毁高句丽王朝的掘墓人。此人曾假借城南阅兵的名义,摆下酒宴宴请诸部大人与朝臣,在席间却将高句丽全部精英百余人全部杀死,同时,冲入皇宫,将当时的国王杀死,尸体砍成数段,抛入沟中。 与此同时,为了抵抗未来的唐太宗的六路兵马,他还加强了辽东防务。在七鼎龙潭寺,至今还有泉盖苏文练马场。此盖苏文,传说中练就的一套传世的武功,如果金庸先生写到盖苏文,其武功应该不在《神雕侠侣》金轮法王之下,此盖苏文拜木吒大仙为师,练就了12把柳叶飞刀的武艺。与此同时,他还将这一带经营了百座山城。 七 当唐太宗改变政策,在21年后卷土重来,并且派徐懋功的兵马到来之前,盖苏文反而更加努力经营辽东,他在城子山上囤积兵马,同时让自己的妹妹盖苏花囤兵夫余城,当大将军薛仁贵兵至此处时,进行了一次军事史上著名的战役,当时盖苏花领兵数万人驻守此处,而薛仁贵的3000人兵至此处时,天已黄昏,按照传统兵法,薛仁贵的将少兵寡,又是长途跋涉的疲倦之师,山上的万人正是养精蓄锐,但是,薛仁贵却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兵贵胜,不贵久”(也就是今天的兵贵神速)一说。 这分明是一个疑似自杀的险招,并且非胸怀广阔、用兵如神之人不可应用此计。当年的赵匡胤以2万兵马,偷袭10万雄兵驻守的清流关,而一战成名,而明末名将李如松,却因此计先在朝鲜战场上险些丧命,后又因此计的误用而死于蒙古的兵马之中,我一直耿耿地认为,因为李如松冒失出击的丧命,而使努尔哈赤在崛起之时,辽东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英才,最终导致萨尔浒大战中明军的失策,这是明清战争史的一大遗憾。 当薛仁贵快兵进入夫余城下,当即让士兵们在黑暗之中点出星斗一般的漫天火把,同时擂响战鼓,摇山呐喊,似乎暗藏数万之师,同时带头猛攻山城。山上的盖苏花不识此计,也不知山下来了多少唐军,借着月光弃城逃走。城子山高险,高句丽人经营多年又有重兵把守,却被名帅薛仁贵以闪光之势攻破了。 天亮之时,悠闲的唐军们,一边喝着甘甜的山泉,一边已经可以放松地在山顶的险要处,刻下“逃兵”两字取笑逃之夭夭的高句丽人了。薛仁贵看着士兵们刻下“逃兵”两字时,丝毫想不到,昨天晚上他发兵时所说的那句“兵不在少,但使用合宜,虽少何害”的话,已经被镌入了兵法的不朽之中。 对了,那年是公元668年。这位旗开得胜的将军,此刻,登上夫余城的第二主峰,望向他要进军的南方。这里,几列巨石斜斜地插入山脊之上,如刀砍斧劈,高达数十米,他奋力地爬上巨石站稳时,刹那间微风沁肤,而眼前豁然开朗,天波万倾。 就在薛仁贵一个恍惚的时候,在故乡的山顶,这个远离工作节气一个月的地方,我可以淡出现代。现代,不过是把命运的狰狞裹上一层糖衣,却使人迷失得更深。凭着薛仁贵的眼眸,飘移出生活的大陆,并借助他的眼神望向远方。 十多里长的城子山起伏在脚下,而向外,几道山峦层次分明,缓缓地向远方推进。再向远方,几十里外的清河水库,氤氲的水气,形成了一片朦胧,偶尔浮现青气的水光。更远的一道山,已经消逝在雾气蒙蒙的天边。这种界于历史与现代的恍惚,却成为我心灵的美妙出口,就仿佛,前生中一直有人在等我。 当我来到薛仁贵站着的巨石上时,我看到了两棵粉得耀眼的映山红,那两棵映山红,都长在悬崖峭壁间,粉红色的花瓣迎风吹动。这一瞬间,像前生的浮现一样,通过前生里那熟悉的印记,穿透我此生的纷繁琐碎,瞬间印记在梦的某个深处,停泊在那个故乡所系的地方。 在那几朵映山红的远处,一层层山与水,形成一道道和缓的波浪,推开了天,移动了地,看上去起伏不惊,可是一波一波,却像是人们穿不透的一生又一生。在夕阳下,这山的层层波浪,自由地随着我的心境荡漾,一直推向几十公里外的开原天际。
2008年06月17日 05点06分 5
level 7
这贴好 - -
2008年06月18日 01点06分 6
level 1
顶下
2008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7
level 1
很好
2008年07月11日 09点07分 8
level 0
不知道你是谁啊 怎么认识我我的老同学 他那次去城子山 应该是和我们把
2009年06月06日 07点06分 9
level 0
我家就在城子山脚下
2010年06月26日 17点06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