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裴锡礼
周门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空寺村 楼主
阜宁县羊寨镇境内,有一座北沙人民抗日纪念碑。碑文上是这样写的:“1938年6月2日凌晨,日军70多人企图占据北沙镇,邻近各乡的自卫队打败了日军。第二天,500多个日军来犯;6月4日晨,3000多名百姓自带武器自发参战,连当地有名的土匪头子裴锡礼也率手下人马参战,保卫家园,击毙日军多人,日军败逃。在这次战斗中,北沙民众击毙日本鬼子34人。”
碑文中提到的裴锡礼到底是哪里人?他最终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盐城晚报记者在北沙当地寻访多位老人,老人们都知道他曾经打过日本鬼子,但不知道他是何方人氏。在偶然的一次闲谈中,阜宁县芦蒲镇财管所所长李乃华告诉记者,裴锡礼是阜宁县芦蒲镇周门村人,在当地还流传着他的很多故事。
报父仇杀人为“匪”
在周门村村部,当记者打听裴锡礼时,正好遇到他的堂孙裴玉明。他说这个村子姓裴的占多数,清末福建船政大臣裴荫森就是本村人。裴锡礼跟裴玉明的爷爷是兄弟。这段时间他正在修家谱,收集了不少有关裴锡礼的故事。听说记者也是来寻访裴锡礼的,他热情地拿来收集的资料,并找来了解裴锡礼情况的两位老人:90岁的裴庆东和73岁的裴铸。
“裴锡礼出生于1907年,病故于1943年春,只有36岁。”说起裴锡礼,73岁的裴铸打开了话匣子。裴锡礼出生于一普通农家,9岁入私塾,13岁父亲被前马一大户人家迫害后,他就辍学在家,在母亲的带领下耕种几亩薄田。
“18岁那年,裴锡礼跑到前马,将迫害父亲的仇人给杀了。因出了人命案,他避祸于黄河西岸边的舅父沙登华家中。他的舅父是土匪,因此裴锡礼也就当上了土匪。”裴铸说裴锡礼20岁就自己“拉杆子”了,手下队伍有10个分队,200多号人。当时北至大兴集(今灌南县城),南至阜宁益林,属其势力范围。此一黄金路段,当时商旅络绎不绝,行商巨贾都要向他交纳保护费。
“裴锡礼是个独膀子,左胳膊曾经负伤残疾。”裴铸曾经听他的父亲讲,裴锡礼为惩诫阜宁东乡恶霸倪加驹抢百姓粮食,带人攻打其土围子而伤残了左胳膊。
2015年10月10日 01点10分 1
level 13
空寺村 楼主

单家港烧毁敌据点
“裴锡礼攻打单家港的敌人据点,是1939年秋。为了查找这段历史,我跑单家港7趟。”裴锡礼的堂孙裴玉明说自己有责任弄清楚长辈的这段历史。1939年秋,盘锯涟水石湖一带的日军,派出一个小队鬼子,驻扎在阜宁单家港原活动坝闲置的工房处。
这队日军进驻后,大肆砍伐周围村庄的刺槐、钢橘树(一种野生灌木,浑身长满尖刺)堆在工房四周作鹿砦。鬼子驻扎此地约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屠杀了5名村民。
裴锡礼得知情况非常愤怒。一个深夜,裴锡礼带着100多人分成两批出发。一批人到日军据点南半里路远的大港边,在港南岸隐蔽起来,并拆毁港上一座双木搭成的便桥。另一批人从东边迂回,埋伏在据点附近的玉米地里,由“神枪手”李开付指挥。
拂晓时分,隐在据点附近玉米地里的沈居武骑上自行车向日军据点大门口骑去,日军哨兵未及发问,就被沈居武举枪打死。见哨兵已死,沈居武掉转车头向港边驰去。据点里的鬼子被枪声惊醒,乱哄哄端枪追赶。待追至大港边,遭到对岸一阵密集的射击,几个鬼子中枪倒地。其余日军唿啦一下,全部趴到地上。埋伏在据点附近的另一批人,在李开付指挥下向据点冲去,打死留守在据点的机枪手和炊事员后,夺得据点。众人按照事先部署取出背上装满烈酒的葫芦,将酒浇在鹿砦和门窗等易燃物上,将土炸药包安放在数处要害位置,点燃炸药包飞快离开。接着,身后传来一阵阵“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日军据点陷在火海中,在港边的鬼子指挥官气得哇哇大叫,只得带领部下撤回石湖。
2015年10月10日 01点10分 3
裴玉明以前是周门小学校长
2018年10月19日 08点10分
level 1
楼主,请问有图片吗?
2019年01月09日 09点01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