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共情
和润万青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0
孟孟🌹 楼主
亲爱的朋友,你好吗?感谢您倾听孟孟的心情日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同感共情方面的。
这是前几天的事情了。有一天晚上,我和杨胜言爸爸聊天,我问他:你现在还会发脾气吗?杨爸爸回答说,基本不会了,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孩子都能保持情绪平和,而且在单位里也更有修养了。他的话令我再次感到,我们学习的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自我教育。把我们自己修炼好了,我们外在的一切人,事,物,就都好了。这一点,我虽然还没有做到,但是我学会了不去比较。我学会了欣赏我自己。我对自己说,杨爸爸夫妻二人一起关注家庭教育,家庭和谐,孩子优秀,这是他们努力了几年的结果。作为一个家庭教育的初学者,一个小学阶段的小朋友,你已经在慢慢开悟,慢慢成长了。你能感觉到自己每天在进步,这是多么难得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学会欣赏不完美的自己吧!
生活中的每件小事,看似不起眼,但是,它却建构着我的生命格局,每一件小事,甚至每一个想法,都是我人生大厦的一块砖瓦。昨晚的事,现在想来,依然历历在目,学会从事件当中去学习,去反思,这也算是我这半年来的一点收获吧。
孩子天生就是了不起的艺术大师!昨天下午因为外面下雨,儿子不能出去玩,他想到一个在家里自制溜冰场的办法,先把客厅的地擦的干干净净,然后倒上水,光脚在上面溜冰。小宝宝很好奇,也要求我给他脱掉鞋子,他要上去玩儿。因为重心不稳,小宝摔了好多跤,每次摔倒,都皱皱眉头又爬起来继续玩,全身的衣服都湿了,惹得哥哥哈哈大笑。兄弟俩就这样玩儿的很开心。我佩服儿子的创意,他从来没有学过溜冰,但是滑出来的动作干脆漂亮,堪比专业溜冰运动员。后来儿子要求我一起加入,我上去走了两圈,滑不出儿子的动作,而且确实感觉自己有点儿累,就告诉儿子:“妈妈坐在边上看你表演,做你的拉拉队。”儿子同意了。随着一声“有请专业的溜冰运动员闫博小朋友为大家表演花样滑冰”儿子小鸟一样的溜出来,来了一个漂亮的转身。我自然是要为他喝彩助威。
就这样,儿子越玩越尽兴,水越加越多,最后卧室里,洗手间都是水,甚至都透过门缝,流到楼道里去了。我和儿子商量,玩好之后要自己收拾好。妈妈今天有点儿累,可能不能帮你了。儿子同意了。
后来,孩子们玩累了,我给小宝换了衣服,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套衣服了。儿子在屋里看电视,我休息了一会儿去做饭。小宝爬到柜子上,把米袋子打翻了。我当时确实有点儿累,一边收拾洒出来的大米一边问儿子愿不愿意给我帮忙。儿子也很痛快,马上跑出来问我需要帮什么忙。我指着满地的水说,妈妈有点儿累,屋子可能要你自己收拾了。儿子也很懂事,自己用拖把一遍又一遍把水清理干净之后,又用擦布去擦。
我感谢了儿子的辛苦付出,虽然地上还不是很干净,而且屋里也狼籍一片,但是我知道儿子已经尽力了。我不能对他要求太高。
2015年09月17日 04点09分 1
吧务
level 10
孟孟🌹 楼主
读好书,吃好晚饭,我提醒儿子收拾屋子的时间到了。儿子说,他已经干了那么多。我回答说,那是你自己弄的,你就应该收拾,你干了那么多,自己的房间还没收拾呢啊。我累了,不想多说话,快去收拾吧。儿子说,那我也累了。你累了就可以对我发脾气,那我累了对谁发脾气?
于是, 情绪对撞开始了。我感到自己气血上涌,胸口堵的难受。脑袋里像有一群蜜蜂在嗡嗡乱飞,忍不住的想发火。我当时没有抑制住了想发脾气的情绪,冲儿子凶了一句:“赶快去收拾屋子,没什么好说的。”儿子恨恨的说:“你别说话我就去收拾。”
最后,儿子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收拾好了屋子,然后拿了一大沓博物,到隔壁房间去不出来了。
我静静的坐在房间里,开始回观自己。到底是什么引发了我的情绪?我觉得孩子不爱干活,这是真的吗?我觉得孩子不懂得关心我,这是真的吗?我觉得累了,希望得到孩子的关注,因为孩子的表现与我的期望差距很大,我就可以发脾气吗?我为什么要把我的心情寄托在孩子身上?现在,儿子一个人在隔壁房间想什么,做什么?面对我刚才冲他发脾气,儿子是怎么想的?
这样想着,我写了一张字给儿子:“亲爱的儿子,你今天花了很多时间在清理地面,还把自己房间的桌子擦得这么干净,妈妈不但不认可你,还批评你不爱劳动,你心里一定很难受,很委屈,觉得妈妈不理解你。妈妈今天确实很累,身体有些吃不消,情绪也有点不好,影响到了你,请你原谅。”将纸条递给儿子,我继续我的劳动。儿子看完字条,开心的跑出来,抢我手里的扫把,我故意不给他。母子俩你争我抢,笑了起来。后来儿子帮我扫好地,用擦布擦好,又帮我晾衣服。我问儿子为什么要帮我,他笑而不答。
这件事过后,我进行了长达几天的反思。父母就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学习的初学者,我还没有让智慧的语言形成我的日常习惯,我也是普通人,不能保证在每件事情上都不和孩子发脾气,但,我能保证的是,脾气过后及时反思,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与孩子同感共情,这样,一次脾气不但不是坏事,而且还是成长自己的好机会。也让孩子看到了我们正确处理情绪的方式。可谓一举多得。
2015年09月17日 04点09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