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1、蜜蜂在分类学上处于什么地位?世界上有多少种蜜蜂?
蜜蜂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蜜蜂科、蜜蜂属。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营社会性生活;后足胫节上没有距;泌腊筑造双面具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巢脾的方向与地面垂直。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1
level 11
一般认为,蜜蜂属分为大蜜蜂、黑色大蜜蜂、小蜜蜂、黑色小蜜蜂、东方蜂蜜和西方蜜蜂等6个种。每个种由于其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同,又可能分成若干个地理亚种(地理品种、地理宗或亚种),即养蜂学上的品种。同一个种内的各品种之间可以互相交配;不同的种之间具有生殖隔离,互相不能杂交。
大蜜蜂、黑色大蜜蜂、小蜜蜂、黑色小蜜蜂是蜜蜂属中比较原始的4个种。它们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以及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营露天生活,处于野生状态。东方蜜蜂野生种群十分繁盛,我国野生或饲养的中华蜜蜂(中蜂)就属于东方蜜蜂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地;西方蜜蜂是蜜蜂属中进化得阳完善的一个种,是目前世界上主要饲养的蜂种,现在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2
level 11
2、蜜蜂品种和和品系有何区别?
蜜蜂品种即蜜蜂的地理亚种,是蜜蜂长期生活在不同地理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不同族群,从形态特征到生物学特性都具有本族群的独特指标和表现,如意蜂、喀蜂等都是西方蜜蜂的不同品种。蜜蜂品系即指同一品种的蜜蜂,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逐渐发生变异,形成了适应本地条件的不同的小类型。如三环意蜂、五环意蜂、澳意蜂等,都是意蜂的不同品系。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3
level 11
3、什么是蜜蜂良种?为什么良种要区域化?
蜜蜂良种指经济性状良好,生产能力强,符合养蜂者需求,易于饲养管理的蜂种,可以是纯种或杂交种。
任何蜜蜂良好都是在自然品种的基础上,按人们的需求,在一定的气候、蜜源等环境条件下,培育而成的。所以无论是纯种蜜蜂良种,还是杂种蜜蜂良种,都要求与其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蜜源气候条件和饲养管理技术,只有在各种条件都达到该蜂种要求的情况下,该良种的优良性状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否则,良种也成为“劣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蜜蜂良种,作到良种区域化。即根据本地区蜜源、气候条件的特点及生产需要,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蜜蜂良好进行生产。此外,为了使良种的优良性状得么充分的发挥,还要采用与其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正如广大蜂农所说,意蜂有意蜂的养法、卡蜂有卡蜂的养法,作到良种良法,若使用杂交种蜜蜂进行生产,必须坚持定期换种。只有这样,使用蜜蜂良种进行生产,才能收到预期的丰产效果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4
level 11
4、目前我国饲养的黄色蜂和黑色蜂种各有哪几个品种?其特点是什么?
目前我国饲养的黄色蜂种只有意大利蜂这一个品种。历史上我国曾从日本、意大利、美国和澳大利亚引进过当地的意大利蜂,但大部分已被 混杂,现在我国养蜂生产上所饲养的黄色蜂都是它们的后代及杂交种。黑色蜂种主要有卡尼鄂拉蜂(主要有奥地利卡尼鄂拉蜂,前南斯拉夫卡尼鄂拉蜂和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等4个品种。
黄色蜂的产育力、维持群势的能力和度夏性能较黑色蜂种强,对外界蜜源气候条件反应不太敏感,早春蜂王开始产卵后,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深秋;一般而言,对大宗蜜源的采集力较强,但不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产浆能力强;消耗饲料量较大,秋季蜂王停产较迟。黑色蜂种一般采集力和越冬性能较黄色蜂种强,不仅能利用大宗蜜源,还能利用零星蜜源;对外界蜜源、气候条件的变化反应敏感,育虫节律起伏明显,蜜源、气候条件好时,育虫积极,而蜜源、气候条件不好时,则减少甚至停止育虫,故秋季蜂王停产较早,比较节约饲料。
实践表明,当黄色蜂种作母本与黑色蜂种进行杂交时,后代的采集力将有所提高;当黑色蜂种作母本与黄色蜂种进行杂交时,后代的产育力所有所改善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5
level 11
5、蜂种为什么会退化?
一些优良品种的蜜蜂在生产实践上使用的过程中,经过数年饲养和多代繁殖后,往往不能保持该品种原有的优良特性,出现蜂种退化。
蜜蜂品种退化是个复杂的问题,归结起来引起蜂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生物学混杂引起种性的退化。主要是蜜蜂的交配是在空中进行的,在没有严格隔离条件的情况下,蜂王与本品种雄蜂交配,发生自然杂交,使其后代丢失某些优良基因,从而引起蜂种退化。
(2)近亲繁殖引起蜂种退化。主要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蜂场均属小型蜂场,在使用蜂王中往往习惯于自繁自育,长期以来,使全场的亲缘关系较近,出现近交衰退,引起蜂种退化。
(3)选种方法不当引起蜂种退化。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蜂场在进行选种时,往往只根据某个蜂群的表型值来选择。有时误将杂种蜂王留作种用,从而引起蜂种退化。
(4)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蜂种退化。由于蜜蜂的种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每个蜂种的优良性状的表现都要求学与其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气候、蜜源等条件及饲养管理技术,从而才能反映出该品种的真正生产价值。一些地区的盲目引种、长途转地饲养造成的生态条件的失调、饲养方法不当及病虫害等因素也能引起蜂种退化。
6、退化了的蜂种如何复壮?
蜂种复壮就是恢复某一蜂种已退化的优良种性,使其原有的经济性状重新表现出来,恢复其原有的利用价值。在进行蜂种复壮前,首先应弄清本场蜂种退化的原因,然后再根据这个原因,采用相应的复壮方法。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6
level 11
1)提纯优化。因混杂引起的蜂种种性退化,就采用提纯优化的方法。
首先查明该纯种蜜蜂的种性标准,包括经济性状和生产力及某些形态特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对全场蜂群进行经济性状和生产力的考察及形态特征鉴定,将那些符合或比较符合该蜂种种性标准的蜂群选出来,采用集团繁育的方法进行选育,每代留符合该种种性标准的蜂群进行繁殖,几代之后,就可能基本恢复该优良纯种的主要特征,从而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7
level 11
2)品种内杂交。如果因为近亲繁殖而引起的蜂种种性退化,可采用本品种的(或品系内的)杂交来复壮。即一般来说,可在每隔3-4年,从外地引进血缘关系较远的部分蜂王,与本场饲养的蜂群进行杂交,使其血统更新,以达到复壮的目的。杂交的形式视需要,可以采用本品种内的单杂交、双杂交或回交等。经过血统更新的蜂群,可按集团选育的方法继续进行选择和繁育。经品种内杂交后,一般会迅速提高蜂群的生活力,增强产育力,可直接用于生产。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8
level 11
(3)改善环境条件。因蜜源气候条件不适应,或饲养管理措施不当而引起的种性“退化”(实际上种性并没有退化,只是没有充分的外因让它表现出来),应改变其赖以生存的蜜源、气候条件或采用适合其生物学特性的饲养管理方法。同时也要及时地防病治病,从而使该优良蜂种的优良性状充分地表现出来。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9
level 11
7、什么是纯种蜂王?生产上如何识别纯种花王和杂种花王?
目前我国养蜂生产上所使用的杂交种蜜蜂,一般为黄色蜂种和黑色蜂种之间的杂交种。其主要原因是两者在很多经济性状方面其优点缺点是互补的,杂交后往往能收到较理想的增产效果。生产上识别杂种“花王”和纯种“花王”主要有两种方法。
(1)分析蜂王的体色。杂种蜂王有两种体色。即“黄色黑尾”和“花王”。 在纯种黑色蜂种中,如纯种咯蜂,有时也会出现“花王”,与杂种花王很相似。但两者在体色上还是有差异。纯种花王的黄色区以第四腹节背板(即肉眼见到的第三背板)最大、最明显,以第四背板为界,前后各节背板的黄色区逐渐减小;而杂种花王的黄色区以第三腹节背板(即肉眼见到的第二背板)最大、最明显,从第三背板往后,各节背板的黄色区逐渐减小,黑色区逐渐增大。
(2)分析蜂王所产雄蜂的体色。如果某只花王所产的雄蜂都为黑色雄蜂,那么该花王就为纯种;如果某只花王所产的雄蜂有黑色和黄色两种,并且这两种体色的雄蜂在数量上大致相等,则该花王就是杂种。
8、怎样进行引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把外地或国外的优良蜜蜂品种、品系或类型引进本地,经试养成功后生产上推广或作为育种素材,是养蜂生产上经常会遇到的工作。为了有目的引种,防止盲目引种,在引种前,要认真研究本地区进行蜜蜂引种的必要性,在确定需要引种后,应根据本地区养蜂生产的需要及气候、蜜源条件等选择引进的蜜蜂品种,要引入的品种应有优良的经济性能和育种价值,最好是已经经过有关单位的试验或已推广过的品种。如果引种是为了进行生产性杂交,首先要以自己蜂场当时饲养的品种做父本,选择一个做母本的品种作为引种对象。如果引进纯种或杂种直接用于生产,应应该选择能适应于本地自然条件,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蜂种或杂交组合。
引种一般都是引进种蜂王(有时也引进蜂群),当种蜂王引进本场时,要利用幼蜂安全介绍法将蜂王介绍入蜂群中,隔离试养一个阶段,经过考察确认无传染病虫害时,再同本场的其它蜂群打开群界,进行育王换种;除此之外,最简单的引种方法是直接引进卵虫培育蜂王或引进成熟王台,从而达到多快好省的换种目的。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10
level 11
9、蜜蜂育种技术主要有哪些?
蜜蜂育种就是利用现代遗传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不断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改良现有蜜蜂品种和培育新的蜜蜂品种,以满足养蜂生产的需要。其主要技术有人工育王技术、人工分蜂技术、制种技术(包括控制自然交尾技术及蜂王人工授精技术)、选种技术、蜂群生产力、形态特征鉴定及经济性状和其它生物学性状的考察技术、繁育技术、杂交及配合力测定技术、引种技术(包括炼糖的制作和蜂王的邮寄)及育种档案建立技术(包括蜂王的登记、编号、种群档案和系谱档案)等。
10、蜜蜂育种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除少数国外研究者曾进行蜜蜂诱变育种的探索以及蜜蜂遗传工程方面的探索外,蜜蜂育种的主要方法有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选择育种就是根据蜜蜂的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通过选择和繁育,不断地扩大、积累和加强蜜蜂群体因突变或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某种有益变异,并使这种有益变异朝着同一变异性质的方向发展,主要有单群选择、集团选育等。杂交育种就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蜜蜂品种,使其杂交而获得杂种优势的方法。同选择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性状获得较大幅度的改良。但由于使用的育种素材较多,后代的性状固定较困难。
11、蜂种鉴定包括哪些内容?
目前蜂种鉴定主要有外部形态特征鉴定,生物学特性鉴定和蜂群生产力鉴定三部分。
12、什么是蜂群的生物学特性?
蜂群生物学特性是指蜂群的习性,包括蜂群的所有行为表现。其中那些与蜂群生产力关系密切的习性,在育种中称为蜂群的经济性状,主要有产育力、采集力、分蜂性、群势增长率、抗病力和抗逆性等。而那些与蜂群生产力关系不太密切的习性称为蜂群的其它生物学特性,主要有温驯性,定向性、盗性、防卫性、清巢习性、采胶习性、造赘脾习性、迁飞习性等。蜂群的一切生物学特性都是由遗传因素即种性所决定的。
13、什么是蜂群的抗病力?怎样对其进行考察?
抗病力是指蜂群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能力。通常通过观察蜂群对各种疾病的感染和抗性的表现强度来考察其抗病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接种病原的方法进行考察。由于蜂病有多种,所以在考察抗病力时应注明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一般分为三级:
强:对饲养地区普遍发生的疾病不受感染;或感染后病情很轻,不加治疗即可自愈。
中等:对饲养地区普遍发生的疾病感染后容易治愈。
弱:对饲养地区普遍发生的疾病易感染,发病严重,或对非普遍发生的疾病感染较重。
2015年08月31日 17点08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