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玉器陪葬品揭秘
玉巴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chx760518 楼主
古人十分重视与推崇玉器,他们将玉器看作是身份、权位以及财富的一种象征。而且人们生前佩戴的玉器,在逝世后会带入坟墓作为陪葬品。
  古时厚葬之风盛行,尤其是在周至汉这一时期,当时人们相信用玉器封住逝者的各个窍穴,可以使得尸首长期不朽,所以出土的古墓葬品中出现很多玉器。古时陪葬品中常见的玉器种类有玉衣、玉塞、玉含、握玉等。
2015年08月17日 06点08分 1
level 14
chx760518 楼主
一、玉衣
  古代凡是被于身体的,都叫“衣”;裤子叫“胫衣”,袜子叫“足衣”,为死者盖在脸上的叫“面衣”。“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又称为“玉匣”、“玉押”、“玉甲”。
  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如金、银、铜丝缕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分的不高下 不同。据《后汉书-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候、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在西汉时未必有如此严格的限制,故西汉中山 靖王刘胜夫妇使用的为“金缕玉衣”。
2015年08月17日 06点08分 2
level 14
chx760518 楼主
二、玉塞
  中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所以死后用“九窍玉”堵塞或遮盖在死者的身上。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张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 “含玉”不同;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塞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2015年08月17日 06点08分 3
level 14
chx760518 楼主
三、玉禅
  又称“玉唅”或“玉琀”,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与“九窍“之一的口塞不同。据考古发现,从殷商起,几乎所有朝代都有死者口中含物的情形,因此推测含玉的来源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因而把珍爱的东西放入死者口中。口含之物包括珠、贝、玉、钱币等,但用得最普遍的,是蝉形玉。
  为什么用玉蝉作含玉呢?研究认为,一则取蛹变蝉,如死者之灵魂开始新生命,还有一种可能是蝉的形状正好与舌形相似。
2015年08月17日 06点08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