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3、若琛出浴也叫洗茶,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若琛是清初发明小瓯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
2005年09月05日 03点09分
3
level 1
4、如果是茶壶泡茶,还有: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在盖杯泡茶里面就省了这些手续 :) 第一泡茶迅速洗茶,用滚烫的茶水洗涤茶具,意在消毒,所用器件要求不能沾手,以免手上汗水玷污茶具
2005年09月05日 03点09分
4
level 1
5、鉴赏色香强调茶品 在茶艺表演里还有: 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这些是茶壶和闻香杯才有的
2005年09月05日 03点09分
5
level 1
6、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两道省略合并为观音显灵,意为铁观音茶汤已经泡好,可以通过过滤网倒入公道杯,进入喝茶程序。
2005年09月05日 03点09分
6
level 1
7、茶艺表演中还有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铁观音茶的韵味。 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听曲赏舞: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有些纯属艺术夸张,于茶本身的滋味无关,但随着生活好过了,欣赏表演也属于业余消遣
2005年09月05日 03点09分
7
level 1
8、茶艺表演中还有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铁观音茶的韵味。 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听曲赏舞: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有些纯属艺术夸张,于茶本身的滋味无关,但随着生活好过了,欣赏表演也属于业余消遣。
2005年09月05日 03点09分
8
level 0
1 人生如茶 平生烟酒不沾,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只要得空,便沏上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一旁,一边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一边静神欣赏杯中那带给人愉说的茶趣。 用玻璃杯沏茶别有一番韵味。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朦飘渺的雨露,透过城聊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沉会陷入一种无限的遐思,一种入掸的意境,眼前恍惚会出现一幅“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雨潇撤,人语驿边桥”(唐朝:皇甫松《梦江南》)浓谈相宜的泼墨山水画,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萦绕于怀。 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相同,色彩变幻,深浅呈。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苟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 ,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杯中的茶叶沉浮不定,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在空中悄悄弥漫。茶香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不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 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地无足轻重,但却又是那样地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可口的香茶,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味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而是这杯中之水了。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沧海人世之中,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变化纷坛的大干世界。在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饮茶时很少有人会在意杯中每一片茶叶一样。茶叶不会因溶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只留清香在人间;我们每个人也不必因融合于集体不被人所关注而沮丧,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个溶汇交融的程中成就了他人,帮助了社会,贡献了自己,陶冶了人生。 古人云:“以有涯追无涯,殆矣。”我以为,品茶之中所体味到的感受,最为贴切的就是一杯清茶中那种淡谈的滋味。浅尝最为甘美,也最为持久。凡事过度反觉乏味。正所谓:过犹汲。如果穷极逸乐,一切甘甜皆因已经遍尝,便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就会像浆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满山珍海味,也不会有任何胃口。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红尘滚滚,惟有谈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这一切又与品茶何其相似。茶,惟有苦涩,才能醒脑提神。 唐代刘贞德曾总结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由此可知,茶在中国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有感悟,对生活有感悟,自然对情感有真诚;对情感有真诚,对生命自然会热爱;而对生命热爱者,必然对人格有操守。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之人”。通过品茶,透过茶文化,一定可以悟到人生真谛,一生受用不尽。正如此,我才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作者: 人生如茶 2004-5-15 18:53 回复此发言
2005年09月06日 05点09分
10
level 0
浮生若茶[ZT] 茶叶因沸水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老僧释圆说:“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老僧释圆如入定般坐着,静静听着这位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小和尚诺诺着去了。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些茶。”年轻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见杯子里微微地袅出几缕水汽,那些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释圆说:“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释圆微笑不语,只是示意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吧。”年轻人只好端起杯子,轻轻呷了两口。释圆说:“请问施主,这茶可香?”年轻人又呷了两口,细细品了又品,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闽渐的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年轻人听说是上乘的铁观音,又忙端起杯子吹开浮着的茶叶呷两口又再三细细品味,还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说 :“真的没有一丝茶香。”老僧释圆微微一笑,吩咐门外的小和尚说:“再去膳房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小和尚又诺诺着去了。稍顷,便提来一壶壶嘴吱吱吐着浓浓白气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轻人俯首去看杯子里的茶,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子里袅袅地溢出来。闻着那清清的茶香,年轻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微微一笑说:“施主稍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杂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地升腾出杯子,在禅房里轻 轻地弥漫着。释圆如是地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沁得满屋津津生香。释圆笑着问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用水不同吧。”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就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叶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温水和沸水在我看是对待生活(挫折)的态度,有热情才能泡出一壶好茶。
2005年09月06日 05点09分
11
level 0
作者: 忽然之间阴天了 2004-11-4 13:54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中国十大名茶传说★★★ (九)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 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作者: 忽然之间阴天了 2004-11-4 13:54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中国十大名茶传说★★★ (十)冻顶乌龙茶的传说 据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一位叫林凤池的台湾人从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带到台湾种植而发展起来的。林凤池祖籍福建。一年,他听说福建要举行科举考试,心想去参加,可是家穷没路费。乡亲们纷纷捐款。临行时,乡亲们对他说:“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乡亲们问好呀,说咱们台湾乡亲十分怀念他们。”林凤池考中了举人,几年后,决定要回台湾探亲,顺便带了36棵乌龙茶苗回台湾,种在了南投鹿谷乡的冻顶山上。经过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园,所采制之茶清香可口。后来林凤池奉旨晋京,他把这种茶献给了道光皇帝,皇帝饮后称赞好茶。因这茶是台湾冻顶山采制的,就叫作冻顶茶。从此台湾乌龙茶也叫“冻顶乌龙茶”。
2005年09月06日 05点09分
15
level 0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2005年09月06日 05点09分
16
level 1
苦过方知茶味香,品之入脾爱过方知茶味浓,忆之淡然 这是以前对茶的印象,茶一如人的感情,只有深爱过才会体会茶味。
2005年09月10日 13点09分
17
level 5
我喜欢品茶一句话。
茶要经过反复的沏泡,才会有入口的芳香。
人要经过起起落落,才会领悟人生的真谛。
2011年08月20日 13点08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