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一直以来就有这么一个说法,只要四川不亡、中国就不会亡 我从来都没有去过四川,但是我喜欢四川,也喜欢四川的人! 喜欢四川,因为那里的风景优美,古迹众多,还有好多好多传说中的小吃。 喜欢四川的人的原因就多了。从小里说,有个四川娃在外地见了我一见如故,问他为什么?他说:山东的响马四川的贼啊,咱们是一路的。从大处说,抗战时期,四川的兵一路连偷带抢,(没有补给,离开天府之国吃不饱穿不暖的就上路了)很多的人带着两把枪——烟枪和步枪(相当一部分人都吸大烟),长途跋涉走着去赴国难。就这样的一个被多数人看不起的队伍,却在淞沪会战中,在台儿庄大捷的徐州会战中,在敌我悬殊的战场上宁可战至一人而决不后退,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捍卫了民族和祖国的尊严和荣誉。 当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抗战胜利后,在四川,有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单薄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看来是又冷又饿,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那个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从阴间来吃汤圆了!”时,我哭了。四川人,好样的! 历史不会忘记川人为抗击蒙古,抵抗满清中的惨烈与坚持,不会忘记川人出川抗日,抗美援朝的壮烈与英勇。了解历史的知道,川人是最血性的汉子。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1
level 7
2008年5月12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侵袭了四川,给川人造成了无比的灾害和苦难。当我看到合肥工大的学子给四川捐款的现场照片上,捐款箱的后面,一排排的川籍学子在向捐款人鞠躬的时候,我的眼睛又忍不住湿润了。当年你们为国家为民族不畏苦难,不怕牺牲英勇付出的时候,你们没有说什么,现在你们承受灾害了,是该我们伸出双手来帮助你们的时候了!我们是一家人! 我知道说什么也不能安慰你们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但是让我们一起来面对吧,四川的老少爷们兄弟姐妹们,挺起你们的胸膛,让我们重新再建立一个新的家园!!! 川人从未负国,国人绝不负川! 天佑中华!天佑四川!!! 男儿仗剑出四川.不灭倭寇誓不还. 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2
level 7
民国二十七年3月14日,日本第10师团濑谷支队,以战甲车、大炮轰击滕县,拉开了大战序幕,川军将士以大刀、步枪和手榴弹,与日本矶谷廉介师团血战四日,弹尽粮绝,滕县被轰为平地,战士无一投降.3月18日,矶谷师团长亲自招降:贵军的历史任务已经完结,放下武器,大日本帝国皇军保证,不杀降兵,优待战俘.王师长的回答是,一颗子弹,以身殉国,同行十余名战士,也以生命及鲜血,滋润了祖国大地,令日酋为之肃然起敬. 战后, 蒋介石亲至堂隶,亲自坐阵指挥,同时表彰川军的英勇,追晋王铭章为陆军上将,激励了川军士气,同时也鼓舞了参战将士的战斗决心,上下一心,拼死力战,终击溃了来犯的日军第五、第十师团,取得了抗战以来首塲的辉煌胜利,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抗战到底的诀心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4
level 7
从蒙元到满清以及抗日,从坚持46年打死蒙哥的钓鱼城到满清成都大屠杀以及抗日的大后方,历史上四川曾三次被野蛮人杀光绝户,但四川人从未曾有过投降! 几千年来四川都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富饶地区,穷也不过仅仅穷了近二十年而已,但那是川人为中国的沿海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牺牲! ■抗战捐款:当年四川创全国之最! 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1944年(民国33年),四川自贡市民捐款高达1.2亿元法币,不仅创下全国城市捐款数额之最,还创下包括个人捐款数额、人均捐款数额等其他21项全国之最。 自贡著名盐商余述怀捐款1000万法币,在当时创下全国个人捐款最多纪录。收入微薄的盐工也不甘落后。据资料显示,国民政府用自贡盐工的捐款购买了2架战斗机,其中一架被命名为“盐工号”。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6
level 7
■抗日战争——300万人参战,战死60万!数量居全国之首! 川军对抗战所作出贡献的文字摘自1945年《新华日报》上一篇名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四川人民对于抗战,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02.5万人。 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7
level 7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四川宜宾人) ■抗美援朝——伤亡逾10万!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四川籍战士伤亡超过10万人,伤亡数量全国第一。四川有两个战斗英雄进入中小学课本:黄继光——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志愿军“一级英雄”。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要取材于志愿军三十八军一一二师进行的松骨峰战斗,当时杨大易(四川苍溪人)任该师师长,指挥了这场战斗。战斗刚结束,他去察看阵地,作家魏巍随行采访,目睹了战士们与敌人舍死拼搏的壮烈景象,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写了这篇不朽的通讯。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刘湘即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慷慨陈词:“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8
level 7
当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各界欢送出川抗敌将士。纵队司令唐式遵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陈词:“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川军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而后方的热血青年也踊跃从军,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络绎不绝。被誉为“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儿子王建堂上前线时的场景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帜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于,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9
level 7
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惨烈的牺牲! 川军出川后,最先参加的是淞沪会战。川军英勇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参战的26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600多人! 川军著名将领王铭章,奉命率部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亲自指挥巷战,不幸壮烈牺牲。滕县一役,川军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击毙日军4000余人,并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10
level 7
抗战8年中,川军发扬了机智勇敢,不畏艰险,不畏强暴的精神,与日寇鏖战,为挽救国家危亡,作出了巨大牺牲。据何应钦的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人,他们用血肉作长城,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们的英名永垂史册。 川军阵亡的将级军官计有: 陆军第三十六集团军中将总司令李家钰(追赠为陆军上将) 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二十一军一百四十五师中将师长饶国华(追赠为陆军上将) 陆军第二十九集团军四十四军一百五十师少将师长许国璋于1943年11月,率部参加湖南常德会议,歼敌甚众。11月20日拂晓,日军步骑兵1000余人进攻许之师指挥所,许部寡不敌众,被日军包围,许在激战中连中两弹壮烈牺牲。(追赠为陆军中将)。 陆军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少将参谋长赵渭滨,1938年3月17日在山东滕县与师长王铭章同时阵亡。 陆军四十一军一二四师少将参谋长邹绍孟,1938年3月在山东滕县与日军激战阵亡。 陆军第三十六集团军少将步兵指挥官陈绍堂,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李家钰同时阵亡。 陆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少将处长周鼎铭,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李家钰同时阵亡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12
level 7
8年抗战的实践证明,四川军队是爱国爱家乡的,是英雄的部队,川军的武器装备是最差的,半数部队没配机枪,有的部队连刺刀都没有,进入冬季,还穿单衣、赤脚草鞋,也要去抗战,在各个战场上,都有川军战士跳出战壕与武器装备非常精良的日寇肉搏血战,夺回阵地的实例,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全国军民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不怕牺牲,坚持抗战,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四川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除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编组4个集团军(二十三、二十二、二十九、三十)及另有杨森的第二十军、郭汝栋的第四十三军(辖一个第二十六师)先后奔赴前线,随后又将杨森的第二十军扩编为第二十七集团军,李家钰的四十七军扩大为第三十六集团军,总计兵员约40万人,与日寇进行浴血奋战,除此,四川每年还向国民党正面战场输送10万到30万壮丁,成为全国重要的兵源基地。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13
level 7
8年抗战的实践证明,四川军队是爱国爱家乡的,是英雄的部队,川军的武器装备是最差的,半数部队没配机枪,有的部队连刺刀都没有,进入冬季,还穿单衣、赤脚草鞋,也要去抗战,在各个战场上,都有川军战士跳出战壕与武器装备非常精良的日寇肉搏血战,夺回阵地的实例,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全国军民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不怕牺牲,坚持抗战,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四川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除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编组4个集团军(二十三、二十二、二十九、三十)及另有杨森的第二十军、郭汝栋的第四十三军(辖一个第二十六师)先后奔赴前线,随后又将杨森的第二十军扩编为第二十七集团军,李家钰的四十七军扩大为第三十六集团军,总计兵员约40万人,与日寇进行浴血奋战,除此,四川每年还向国民党正面战场输送10万到30万壮丁,成为全国重要的兵源基地。 据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一书中的附表《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记载,四川省(含重庆)历年实征壮丁数如下: 1937年为103837人 1938年为174145人 1939年为296341人 1940年为266373人 1941年为344601人 1942年为366625人 1943年为352681人 1944年为391112人 1945年为283086人 8年总计共征壮丁2578801人,为全国各省之冠,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0521人的五分之一弱。(当时四川分为川康两省,西康的征兵数30938人还未算入四川征兵数内)。出川各集团军自行回乡募补的人数也未包括在内。这样庞大的的兵源,补充了南北各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以致当时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足见川人对抗日军队贡献之大了。
2008年05月16日 10点05分
14
level 8
汶川地震世人惊,博爱牵来四海情 众志城成何所惧,绵力也可助苍生
2008年05月17日 02点05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