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个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
选修课外聊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已有 10433 次阅读 2015-5-14 08:17
冯大诚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1
level 11
科学网新闻5月9日报道了某学生在大学期间得到了65个证书,却找不到一个称心的工作。我并不知道那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什么工作才算得上是称心的工作。我只是很吃惊,他得到了6个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和参加了志愿者服务活动达一百余次,开过传媒工作室,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几个月内超额完成了工作台账,得到了董事长的赏识,组建了该公司集团的团委和党支部,并成了那里的团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他募集了1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传媒教育公司,运营得还不错。人们不禁要问,做了这么多事情,他还读不读书?他学习了他的专业了吗?报道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竟然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这简直是一位超人。我相信报道中所说的事实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但是我相信现实中超人是没有的。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2
level 11
我由此想到了一个与此看起来无关而实际上有极大相关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是干什么的?
我们的大学是干什么的?照我的看法,大学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准确一点说,主要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可能有人说,这还用说吗? 但是,如今许多人大概不是这样想的,无论从学生方面还是学校方面恐怕都不见得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去做。
就拿报道中所说的那位学生来说,他做了这么多事情,一般地说,实在是很难有时间把他的专业知识学得很好。那怎么理解他能够“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呢?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3
level 11
首先,这里是“综合成绩”,一综合,这里面的水分就大到不知哪里去了。就像我们高考的加分一样,那些证书中通常就能够加不少分进去。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4
level 11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如今很多学校对于专业知识考核的标准就是一个低标准。一门课程,学生学得好不好,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到底如何,这里面的出入实在是大得难以估量的。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5
level 11
我也上过大学,我的同学在学习上都是当时全国同龄人中顶尖的(怎么也是前百分之几的),我们学习都很刻苦用功,很多人都是半夜睡五更起的,但是课程学习的成绩也只是马马虎虎,甚至还不及格。据说当初钱学森先生给学生考试,不及格的人实在太多,钱先生只有用原始分数开平方乘以10的方法进行处理。这些学生还都是中国最优秀的学生。而如今有的学校的很多学生一个学期基本上不认真上课,甚至不去上课,临考试之前背一背老师给出的“复习提纲”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数。大家都能够看得出前面那些得到很差分数的学生与如今那些得到好分数的学生在掌握知识上的差别。前者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实际上他们后来都是学科中的佼佼者。而后者则基本上是“混子”,考试完毕,那些“知识”也就扔到了太平洋里去了。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6
level 11
产生上面所说差别的关键就在学校,在于学校的传统,学校的风气,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在于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我们的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水平就有一定的差别,而大学这四年又大大地扩大了这种差别。许多人、许多媒体都在一窝蜂的谴责所谓学校歧视。其实,在招生、招工的社会各单位并不是傻瓜,他们只是要以最方便的形式招收到最合适的人才而已。有些人不相信这一点,他们往往举出个别人的例子来否定学校之间的差别,他们不懂得人们办事情、计算收益、预测风险等只能按统计规律办,招收人才也是如此。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7
level 11
被招工单位招收的学生,在工作单位里将来的发展,主要还看他们的专业水平。有很多人不认可这一点,他们总相信什么社交能力、什么人脉、什么领导能力、什么业余爱好等等。他们不知道社交能力等那些东西是要在相当的专业水平、业务水平基础之上的。业务好才是硬道理。有些人只看到个别人由于特殊原因得到非凡的发展,以为大家都可以这样做。而我们的媒体、舆论宣传的都是这些特殊的人物,有些所谓成功人物的自吹自擂更是使得千千万万个大学生喝了迷魂汤,他们不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里只热衷于社团活动、慈善活动、考证考级、开店挣钱,甚至靠游山玩水和搞怪出名等等,就是忽略了自己的本分——好好读书,读自己本专业的书。他们不知道,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不好好读书,只靠别的方式就想取得成功,就如同一个人想靠买彩票而发财一样的不靠谱。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8
level 11
学校应当是使全体学生都好好学习的地方,对于好学生,应当予以适当表扬和奖励,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要什么都搞奖励,更不可以把所有的奖励都集中在极少数甚至个别学生身上,形成类似于“强者通吃”的情况。如今有些学校的奖励名目太多太乱,使得学生费很多精力去评奖,去拼排名。我主张对学生的奖励要“轻奖”,千万不要“重奖”。只要学生认真学习了,就应当得到奖励。奖励的目的是是全体学生都好好学习。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10
level 11
总而言之,学校是一个学生读书的地方,特别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这样的常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
最后强调一下,本文说的是学校的办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至于那位拿了65个证书的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是本文的讨论内容,请各位读者注意这一点。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11
转文结束!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转的太匆忙,在此感谢冯大诚老师!
2015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level 11
转文结束!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015年05月15日 05点05分 12
level 12
他这个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说的也太宽泛了吧,好好学习能等同于实力吗?[滑稽]
2015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14
这个问题的跟源自于“怎样学习才能称之为好好学习”[滑稽]
2015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level 11
刚完的期中考试见识了什么叫临阵抱佛脚,一开始考试背的东西全忘记,只能用最原始公式慢慢推导,简直是生无所恋,学习还是需要自己去感悟,去推导,所有期待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都是不靠谱的[呵呵]
2015年05月15日 10点05分 15
8级选手,感悟果然深刻 [大拇指]
2015年05月15日 11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