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唱反调》 第三期
凤凰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1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早报文娱专讯 暑期银幕上的舞台还未谢幕,10月一批待命的分账进口大片已经虎视眈眈, 据中影集团透露,目前,已经敲定下一轮登场的大片,他们是8月26日的法国影片《车神》,9月主打银幕的美国影片《哈利波特3》(上图).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2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罗琳透露哈利最终命运 早前还有报道称,主角哈利·波特会在故事中死亡.该书的作者罗琳周日出席爱丁堡国际书展时透露了结局篇第七册一些内容,指主角哈利·波特会活到小说最后一册,但罗琳就不肯说哈利会否在那一册中长大成人. 罗琳在书展上亲自为读者朗读小说第五册的一些章节,吸引了500人购票参加.她对书迷幽默地说:"他(哈利·波特)将在第七册里活着,但我不能说他在最后的结局中会否长得大一点." 第六册《哈利·波特与混血的王子》虽只写了一半,但罗琳表示,这是截至目前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罗琳又透露,从未有读者向自己提过以下问题:"伏地魔在第二集中,为何能逃过反弹咒"?另一个则是"在第五集里,邓不利多原本有机会杀了伏地魔,但为什么没有"?罗琳也不肯说哈利·波特的好友罗恩及赫敏在结局篇会否成为恋人,并说自己在书中已经给了大家很多提示,叫读者自己在小说中,找出蛛丝马迹. 罗琳还和读者分享了写书心得,她说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哈利,罗恩,赫敏,海格和邓不利多,但要说写得最过瘾的其实是斯内普.至于书中哪个角色最有自己的影子,罗琳笑着表示:"赫敏其实蛮像我年轻的时候,虽然我并不把她当成自己来塑造.其实哈利,罗恩也都有我部分的个性,所以我才能很容易地写出这些人物的个性."(东东)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3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魔法电影世界中的现代童话 ——从英国电影《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一个风靡全球的现代科幻童话,它的影响力,超过人类任何一切曾经有过的,不管是以何种载体或者介质存在的童话.哈利·波特的世界是一个虚幻的,外化于人类世界,但又是人的思维结果的虚拟存在.正是这样一个虚拟存在,让许许多多的成人,孩子一同着了魔似地走进电影院,走进书店.究其原因,哈利·波特的成功,得益于它的童话属性,它是全人类的童话,而谁都愿意在童话美好单纯的世界里倘佯,只要是处在一定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中且已经获得了人类文明的价值衡量观. 哈利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以一个童话故事的天真和魔法世界隐喻人人都面对的现实世界,而现实里需要道德约束,法律惩治,暴力制约来维持善恶秩序,这一切在哈利·波特的世界,因为有了魔法而变得容易,所以才有了最后战胜邪恶的痛快淋漓.童话的成功源自于人们已经对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界制造出来的世俗神话(包括外太空探奇,神功盖世等)感到腻味.一个最基本的因素,也是童话较之于(世俗)神话的区别所在,是哈利·波特有着童稚,清澈而又单纯的"心"——体现在主人公哈利·波特身上,他具备了所有童年人的梦想,成年人的怀旧——坚定的信念,善良的心灵,面对邪恶的大无畏,在战胜邪恶后的载誉归来等等.我们来看看继《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的《哈利·波特2》(即《哈利·波特与密室》): 在第1集中,哈利被引入一个神奇莫测的魔法世界中大开眼界.在第2集中年幼的哈利不得不面对他生命中最险恶的敌人——伏地魔. 影片从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第一年学习顺利结束后开始.哈利期待着回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那个充满欢乐和友谊的世界中去,而不愿意遭受恶毒刻薄的姨父姨妈的管制.正在他为没有收到好友赫敏和罗恩的信而苦恼时,一个叫多比的小精灵出现在他的面前,并试图阻止哈利回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以帮他躲过一场即将到来的劫难.而哈利却拒绝了多比的好意,乘着好朋友罗恩驾驶的魔法飞车,终于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回到学校. 果然和精灵多比预言的一样,新学期开始没多久,霍格沃茨就频频出现恐怖神秘的事件——几个落单的学生和守门人的猫受到某种可怕力量的攻击而石化;而哈利的耳边,也时常有一个幽灵般的声音响起,告诉他:霍格沃茨的密室之门被打开,邪恶力量的后嗣将会对学校里的泥巴种(即父母不是巫师的学生)进行报复…… 一时间霍格沃茨人心惶惶,由于能听得懂蛇的语言,哈利被怀疑是那个传说中邪恶力量的后嗣,围在身边的朋友们也纷纷开始置疑哈利,只有赫敏和罗恩,始终对哈利寄予着百分之百的信任.然后当有一天,赫敏也遭到了神秘力量的攻击.为了保护他热爱的霍格沃茨学校,为了拯救和他生死与共的好朋友,为了洗清加在自己头上的种种怀疑,哈利·波特开始寻找幕后凶手,终于,他找到了,原来一切都是伏地魔在作祟.在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后,哈利凭借父母给予他的爱和自己的勇气,击退了这个魔法界的大魔头.哈利又一次保卫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哈利·波特童稚清澈而单纯的"心"是纯而又清的,因为他没有受到既定文化思维的限制与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许多未成年人的代表,在他们那里,价值观,世界观仍没有成型,而他们对自己所面对的世界持有满腔热情且有着以简单的好恶观来判断是非的激情和冲动.哈利·波特即使是对于成人而言,也会是一个回忆与留恋的载体,因为哈利·波特的执着与坚毅也曾是他们拥有过的,身上有每一个曾经年轻过的人的影子.影片所营造的世界,是一个拨开邪恶云雾后显得澄澈透明的世界,人们不希望它充满污秽和邪恶,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哈利胜利之后的清新与明亮. 哈利·波特的身上集中了许多人诚挚的心愿,精灵以及智慧.哈利的精神与宗教,伦理所言的核心思想有相通之处——菩提与明镜,"仁"与"爱",受难与救生,心魔相生而相克,济世扶危等.当然,能像哈利·波特那样,能够站在一个伟大使命前面而显得大无畏的机会并不是人人都会有,并非人人都需要面对扶危济世的使命.正如影片最后所暗示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我们自己,超越自我才是真正的胜利. 哈利·波特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任何事情,只要有为,必定成功,哪怕千难万阻,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否首先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懦弱与卑怯;也只有战胜了自我的懦弱,才能拥有绝对的信心去承担时代,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才能走向成功——战胜自己心里的魔,才获得了成功的起点. 另外,影片还有一层潜在的意义,那就是:我们没有哈利·波特手中那根神奇的魔法棒,但我们人人都有他那样的坚定信念,善良心灵.而这两样,才是能给我们以力量的魔法棒.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4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5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6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7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8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
2004年08月22日 00点08分 9
level 1
伊蒂丝 楼主
.
2004年08月22日 01点08分 10
level 1
1 他以前探险时遇到灾难,受伤,同伴照顾他给他吃企鹅肉,后来他活了同伴死了,吃到真正的企鹅他才知道他当时吃的是她同办的肉2 他是去看眼睛的,过隧道时周围一黑,他以为他又瞎了,所以自杀3 他救女友时以为脚被水草缠着了,拚命往下蹬,现在才知道不是水草是女友的头发4 妹妹想再在葬礼上看到那个男的5 几个人坐热气球,出现故障,要减轻重量,抽签决定,谁抽到半根火柴就不他和他的行李扔下去6 瞎的就靠跟家具比自己的身高,不瞎的把瞎的家里的家居都锯矮了,瞎的以为自己长高了,就自杀了7 他家就住在悬崖边上,门一开就是悬崖,那个人来敲门第一次就被他的门推下去了,第二次好不容易爬上来又被门推下去了
2004年08月25日 04点08分 12
level 1
真的不错啊~~~~~
2004年11月12日 08点11分 13
level 0
怕怕!
2004年12月07日 06点12分 14
level 1
kao!
2004年12月15日 09点12分 15
level 2

2005年02月20日 03点02分 16
level 1
很有创意啊!
2006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