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4
宇宙大梵
楼主
六间神经病房
本无意义。一切的发生无意义,生命的发生无意义。但头脑发生出了“存在、自我、生死……”无数念头后,意义有了。头脑——高级神经中枢,在调控生物体的过程中,也附带着让人们产生了无数念头,这些念头随着人需求层次的不同,展示出各异的念头。关于需求层次的划分有许多,我用马斯洛的需求划分来阐述,虽然各种划分不尽相同,但不影响我下面的行文主旨。马斯洛的需求划分最终是六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温、饱、性)、安全需求(秩序、稳定)、社会需求(情绪、依靠)、尊重需求(名利、认同)、自我实现需求(兴趣、理想)和自我超越的需求(高峰体验、灵性成长)。
开悟所说的放下自我,就是要放下这六层需求建立的人格我。无论是通过还原、解析、逻辑、直观哪种途径,最终都是剥除这一层层的人格外壳,看到不二的空性,消除二元对立,明白发生本无意义,一切皆是头脑的造作。
杰德说的自杀,并不是指身体,而是指凌迟这需求层次构建的人格我。
不过,许多人其实无法完成放下自我这一步,原因就是他们还都没有意识到六个需求层次,更多的人是连基本的温饱性还没达到就谈开悟,其实都是没吃饭或是没女人导致的激素失调。
以往的前超谬误就提到婴儿(不到2岁)是否开悟的问题,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就很容易明白婴儿开不了悟。因为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生死观、没有存在感,更谈不上认识后面的需求层次。对于一个婴儿,它根本就没有可以斩杀的对象,至于它所处的空性状态,也都是我们冠以的,而它是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的,谈不上“悟”。
那么,那些放空“六个需求层次人格我”的是否就开悟了呢?不好意思,我只能遗憾的说,还没有。开悟这条路,他们只是刚刚醒来,还没有觉呢。
知道了头脑产生了“我”,更要知道头脑产生了“存在”。没有头脑觉知,谈不上存在。离开了头脑谈存在是无意义的。
那引发我们构筑人格我的、造成我们欲求苦乐的头脑,却是我们存在的根本。我们的存在离不开头脑,我们就是玛雅本身。
由此,我们知道,头脑与存在同一,自我和世界不二。此刻正在思考的我是存在的。
当我担心死亡的时候,我处于活着的状态。当思考“我死后”的时候,我处于活着的状态。当看到别人死亡,我处于活着的状态。不会有一个死了的我,不会有一个非存在态的我。
自我、头脑、念头、存在、意义是一体的,也就是说自我、头脑、念头当下存在,永恒存在。(此即我在《半小时开悟》中说的“当下主观觉知的关切永恒存在”。
如此,自我、头脑、念头、身体、众生、世界、名相、概念、理念、幻想、梦境……都是一体存在,永恒存在。这就是本自具足的圈子——早前《十二小时开悟》中说得“我觉体的世界”。
走到这里,行者会发现,如果结合之前放下时的不二空性和拾起阶段的一体存在,我们便发现了一个合一的觉知,不但是非二元的,还是恒久的。
我们这个时候得到的“恒久非二元觉知”是基于头脑的念头,而不是基于梵意识、道、阿赖耶识、如来藏、大意识、宇宙本原、绝对精神、自由意志、上帝等。
行者可能会质疑,笔者得到的这个“合一的意识”难道不就和上述这些差不多吗?
这个问题其实和前面那个婴儿没有开悟的例子差不多,虽然那最终的状态差不多,但是因为上述思想都是只才到了醒的阶段,只是醒来,还未觉。
那些醒者没有下床或是走出门,只放下却没拾起,只是发现了身下的宝藏、停留在了原地,却忘了“发生还是发生着”,还是要永恒的走下去,没有终点,只有更远。
行者通过放下成为了醒者,醒者则需通过拾起成为觉者,觉者拾起了自我、头脑、念头、存在、意义,不只是自己解脱,还自觉生出唤醒众生的慈悲心,因为觉者知道众生就是自己,所有主观觉知体需要一起永远面对在这世界中共生共存的现实。
如果不回到现实,就说明第六层需求构建的人格我没有放空。看文章后的彩蛋吧!
彩蛋:在一个神经病医院,有六间病房:
1号房,住着生理需求期的贫苦开悟者,大喊着“给我女人”;
2号房,住着安全需求期的抑郁开悟者,大喊着“给我把枪”;
3号房,住着社会需求期的情绪开悟者,大喊着“让我解脱”;
4号房,住着尊重需求期的精英开悟者,大喊着“找我签名”;
5号房,住着自我实现需求期的神通开悟者,大喊着“接我能量”;
6号房,住着自我超越需求期的大师开悟者,没有声音。

2015年04月17日 09点04分
1
本无意义。一切的发生无意义,生命的发生无意义。但头脑发生出了“存在、自我、生死……”无数念头后,意义有了。头脑——高级神经中枢,在调控生物体的过程中,也附带着让人们产生了无数念头,这些念头随着人需求层次的不同,展示出各异的念头。关于需求层次的划分有许多,我用马斯洛的需求划分来阐述,虽然各种划分不尽相同,但不影响我下面的行文主旨。马斯洛的需求划分最终是六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温、饱、性)、安全需求(秩序、稳定)、社会需求(情绪、依靠)、尊重需求(名利、认同)、自我实现需求(兴趣、理想)和自我超越的需求(高峰体验、灵性成长)。
开悟所说的放下自我,就是要放下这六层需求建立的人格我。无论是通过还原、解析、逻辑、直观哪种途径,最终都是剥除这一层层的人格外壳,看到不二的空性,消除二元对立,明白发生本无意义,一切皆是头脑的造作。
杰德说的自杀,并不是指身体,而是指凌迟这需求层次构建的人格我。
不过,许多人其实无法完成放下自我这一步,原因就是他们还都没有意识到六个需求层次,更多的人是连基本的温饱性还没达到就谈开悟,其实都是没吃饭或是没女人导致的激素失调。
以往的前超谬误就提到婴儿(不到2岁)是否开悟的问题,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就很容易明白婴儿开不了悟。因为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生死观、没有存在感,更谈不上认识后面的需求层次。对于一个婴儿,它根本就没有可以斩杀的对象,至于它所处的空性状态,也都是我们冠以的,而它是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的,谈不上“悟”。
那么,那些放空“六个需求层次人格我”的是否就开悟了呢?不好意思,我只能遗憾的说,还没有。开悟这条路,他们只是刚刚醒来,还没有觉呢。
知道了头脑产生了“我”,更要知道头脑产生了“存在”。没有头脑觉知,谈不上存在。离开了头脑谈存在是无意义的。
那引发我们构筑人格我的、造成我们欲求苦乐的头脑,却是我们存在的根本。我们的存在离不开头脑,我们就是玛雅本身。
由此,我们知道,头脑与存在同一,自我和世界不二。此刻正在思考的我是存在的。
当我担心死亡的时候,我处于活着的状态。当思考“我死后”的时候,我处于活着的状态。当看到别人死亡,我处于活着的状态。不会有一个死了的我,不会有一个非存在态的我。
自我、头脑、念头、存在、意义是一体的,也就是说自我、头脑、念头当下存在,永恒存在。(此即我在《半小时开悟》中说的“当下主观觉知的关切永恒存在”。
如此,自我、头脑、念头、身体、众生、世界、名相、概念、理念、幻想、梦境……都是一体存在,永恒存在。这就是本自具足的圈子——早前《十二小时开悟》中说得“我觉体的世界”。
走到这里,行者会发现,如果结合之前放下时的不二空性和拾起阶段的一体存在,我们便发现了一个合一的觉知,不但是非二元的,还是恒久的。
我们这个时候得到的“恒久非二元觉知”是基于头脑的念头,而不是基于梵意识、道、阿赖耶识、如来藏、大意识、宇宙本原、绝对精神、自由意志、上帝等。
行者可能会质疑,笔者得到的这个“合一的意识”难道不就和上述这些差不多吗?
这个问题其实和前面那个婴儿没有开悟的例子差不多,虽然那最终的状态差不多,但是因为上述思想都是只才到了醒的阶段,只是醒来,还未觉。
那些醒者没有下床或是走出门,只放下却没拾起,只是发现了身下的宝藏、停留在了原地,却忘了“发生还是发生着”,还是要永恒的走下去,没有终点,只有更远。
行者通过放下成为了醒者,醒者则需通过拾起成为觉者,觉者拾起了自我、头脑、念头、存在、意义,不只是自己解脱,还自觉生出唤醒众生的慈悲心,因为觉者知道众生就是自己,所有主观觉知体需要一起永远面对在这世界中共生共存的现实。
如果不回到现实,就说明第六层需求构建的人格我没有放空。看文章后的彩蛋吧!
彩蛋:在一个神经病医院,有六间病房:
1号房,住着生理需求期的贫苦开悟者,大喊着“给我女人”;
2号房,住着安全需求期的抑郁开悟者,大喊着“给我把枪”;
3号房,住着社会需求期的情绪开悟者,大喊着“让我解脱”;
4号房,住着尊重需求期的精英开悟者,大喊着“找我签名”;
5号房,住着自我实现需求期的神通开悟者,大喊着“接我能量”;
6号房,住着自我超越需求期的大师开悟者,没有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