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这麼久。这麼久。听了这麼多歌。最怀念、最深刻的还是她。 叶惠美。 第一张CD。第一张盗版。第一张正版。第一次震撼。第一次流泪。第一次膜拜。第一次铭记。 多少砝码都不能使那座天平停止倾斜的。那麼如何定义她在心中的分量。 周杰伦日的诞生。是否意味著你走向了巅峰。那里的风景如何,是否如几年前第一次憧憬一样美丽。 你安坐在古董沙发上。柔顺的发丝遮住了你的眼睛。纤细的手指交叉著。仿佛也有音符从中流溢出来。 昏暗的背景下。为何能感受到你隐忍的忧郁、悲伤、复杂。 仰望你的样子。从那些间隙中。也看到了自己唯一的信仰。光线。再次刺痛了眼睛。 以父之名的黑色交杂在我的瞳孔里面。低语、高亢、吟唱、尖叫、嘶吼。 没有预兆的怔住。我以为这样的音乐只能从恢弘的教堂里听到。 画面感最强、最华丽、最耐听的完美乐章。 这种感觉、没有适合词汇。也没人能说、没人可说。 懦夫的抵抗。也隐没在这片低吟里面。 其实我知道的。你、现实主义派诗人。尖锐了鳞次栉比的城市中最肮脏的污点。 还未从这片压抑中抽身。阳光哗啦照进了心里。 英式摇滚的味道。晴天中、你竟然带著哭腔和哽咽。 毫无修饰的歌词再也不能把你的情绪遮挡住。无奈的笑容将坚强演绎得淋漓。 那麼爱她。为何不把她留下。为何要让记忆在晴天溃烂。最终慢慢稀释、慢慢离你一点点远去。 回到那个校园。某间教室里面。有的不仅是课桌上刻下的她的名字。还有扩音器摘录下的奋斗掠影。 一只白色的乒乓球。那场几乎输掉自尊最后却赢得酣畅的比赛。 其实那种感觉。喜爱和厌恶都很简单。是距离也无法抵挡的事。 有些东西的确能够穿墙破壁。向你招手。只看你是否相信。 令人惊艳的是东风破。 虽说不是没有听过中国风。但在同辈歌手中、你是第一个。将其精髓与现代时尚融合的完美无缺。 曲调婉约的让人置身梅雨水乡。看万家灯火。思离愁别绪。 陶醉的琵琶和二胡让仿古的它立即带上了浓郁的意味。 没有侠骨柔情。没有大漠孤烟。没有生离死别。 仅是离人和守信之人的一段感伤。就能平静太多人浮躁的灵魂。 这是先河。这是首次。这是鼻祖。 这是一个高度。任何模仿者都无法逾越。包括你自己。 不知为何。你听得到并没有被太多人争相传诵。 是晴天抢走了它的光芒麽。还是没有人愿意沉淀下自己的心绪。静静的倾听。你会听得到。 恋爱中的偶尔迷茫。也能够被音乐纪录和收藏下来。反复摩挲。 在泛黄的照片中。寻找最真实最鲜活的恋爱的青涩。 同一种调调。遇到你之后。我才知道我要的那种调调是甚麽样的。 记得某人的签名:你的杰奏杰调。让我就此沦陷。 诡异而轻松的乐曲中。我真的看到你像老友一样向我招手。 然后坐在街头。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竟然狠淡然的呷了一口咖啡。 辉煌的教堂式音乐。居然在讲述著她的细碎的睫毛。 这样的小情歌在后来的专辑中听到过狠多、却只有这一首一直游离在耳畔。 当时的我们。居然单纯的用‘伟大’给她的样子做诠释。 一连串的惊喜。总让人疲惫。爱情悬崖的尽头。竟然可以稍稍让人休憩一下。 喜欢前面你低低的声音。像在讲故事。 若有若无的诉说著别人的传奇。其实、那是自己的悲哀和彷徨。 梯田和双刀。都愈发的开始生活化、民族化。 镜头拉进到自己身边。直指社会弊端和愤激爆发。 融合多种风格的它们一度让我为之狂热。偶尔还可以拿来教育或恐吓一下身边的朋友。 全亚洲惊人的三百万销量。金曲奖挑剔的评委的一致认可。各大商家广告的追捧。 我早已没有任何心思关注。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并无实际意义的荣誉上。 我想做的只是一遍遍的循环著这张最爱的专辑。让那些已经流淌过无数遍的旋律再次滋润干涸的心田。 以妈妈的名字来祭奠自己音乐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你怎如此聪慧。 有时我会无聊的猜想。 如果没有遇到你。如果没有听到这张专辑。如果没有听到宇宙的最强音。 可是没有如果。 我已虔诚的跪拜在你面前。 落叶的绮美。是上苍对我最深重的恩惠。
2008年04月26日 13点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