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shenbaowu
楼主
第一次回家探亲
一九七0年五月底我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团十五连,这是一个十分荒凉并完全与江南农村不一样的地方。当时大家心里很是想家,在与各地知青的交谈中,都会问他们:你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回家过没有或回家过几次?当听到他们回答说没有回家过,这里没有探亲假的,大家的心里十分的沉重。由于兵团没有探亲假,于是,当年秋收过后,不少老乡就私下策划“逃跑”并付诸行动,与这里拜拜了,因此连队里杭州老乡少了不少。
转眼一九七一年春节来临,我首次在远离家乡的北大荒过了个年。春节过后,传来了大家盼望已久的好消息:知青有探亲假了,规定二年享受一次,时间是24天(不包括往返路程)。接着,连队根据农事忙闲的实际情况,安排上海、北京、哈尔滨知青分期分批的回家探亲了。杭州知青能够享受探亲假要等到一九七二年度内,于是在七二年春节来临前,大批的杭州知青开始陆续回家探亲了,我也在七二春节前拿到第一张《通行证》回家可以探亲了,同时拿到《通行证》的还有老金、牛儿。我们要回家了,大家心里真是激动无比,临走前一天晚饭吃好后,我们三人的行李都集中在木工间(牛儿与袁作华“老袁头”睡在木工间的),然后在一起聊天到夜里9、10点钟,由于当时团部的大客不下连队的,第二天连队的小车(拖拉机)和牛、马车也不去团部,所以因为回家心切,我们约定明天凌晨4点到木工间,4点半出发步行到马库力赶上8时发车到佳木斯的大客。
我与老金那天凌晨4点不到就到了木工间,马上把昨天晚上准备的馒头在火炉上烤着,几分钟后馒头“香”了,吃完后,我们在凌晨4点半的样子就出发了,平时从15连到团部步行一般要3小时,那天我们计划中有半小时的余地。我们三人人手一只旅行袋,没有其它东西,而且也没什么重物,因此出连队时行走速度还算快的,不到一小时就走过了14连,接着走向13连,等过了13连速度就不理想了,人也累了,尿也多了、速度明显下降了,同时人也感到冷了,当时出连队时的“一鼓足气”也有些打了折扣。一看表时间已经7点多了,天也亮了,而我们还没有走到马库力东面的山脚,说实在的我们当时是已经累的够呛了,没有办法啊,得咬牙坚持走。就这样走啊走,终于走到了马库力北侧的农业社了,这时能够看到我们团部了,走着走着看到了红色的大客停在那里,有不少人在那里上车,下面有不少人在送行,由于看到了目标,这时我们的力气大了许多,一个尽的往前快步走。我们终于在8时不到来到大客前,但是已经是上不了车了,车厢里站满了人,这时车旁的送行者中有人叫我们上去,他们在下面使劲的推,就这样我们三人总算挤上了车。原想到了团部先去“方便”一下,但由于这个状况,也就没有“方便”,等车开了,我们也就不能“方便”了,从团部到佳木斯我们又要咬牙坚持了,一直坚持到佳木斯火车站总算得到了“方便”。
为了早一天回到家,我们买了无座车票,当天夜里10点左右上了78次佳木斯到天津的直快列车离开佳木斯,踏上了回家的路。
2015年02月12日 13点02分
1
一九七0年五月底我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团十五连,这是一个十分荒凉并完全与江南农村不一样的地方。当时大家心里很是想家,在与各地知青的交谈中,都会问他们:你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回家过没有或回家过几次?当听到他们回答说没有回家过,这里没有探亲假的,大家的心里十分的沉重。由于兵团没有探亲假,于是,当年秋收过后,不少老乡就私下策划“逃跑”并付诸行动,与这里拜拜了,因此连队里杭州老乡少了不少。
转眼一九七一年春节来临,我首次在远离家乡的北大荒过了个年。春节过后,传来了大家盼望已久的好消息:知青有探亲假了,规定二年享受一次,时间是24天(不包括往返路程)。接着,连队根据农事忙闲的实际情况,安排上海、北京、哈尔滨知青分期分批的回家探亲了。杭州知青能够享受探亲假要等到一九七二年度内,于是在七二年春节来临前,大批的杭州知青开始陆续回家探亲了,我也在七二春节前拿到第一张《通行证》回家可以探亲了,同时拿到《通行证》的还有老金、牛儿。我们要回家了,大家心里真是激动无比,临走前一天晚饭吃好后,我们三人的行李都集中在木工间(牛儿与袁作华“老袁头”睡在木工间的),然后在一起聊天到夜里9、10点钟,由于当时团部的大客不下连队的,第二天连队的小车(拖拉机)和牛、马车也不去团部,所以因为回家心切,我们约定明天凌晨4点到木工间,4点半出发步行到马库力赶上8时发车到佳木斯的大客。
我与老金那天凌晨4点不到就到了木工间,马上把昨天晚上准备的馒头在火炉上烤着,几分钟后馒头“香”了,吃完后,我们在凌晨4点半的样子就出发了,平时从15连到团部步行一般要3小时,那天我们计划中有半小时的余地。我们三人人手一只旅行袋,没有其它东西,而且也没什么重物,因此出连队时行走速度还算快的,不到一小时就走过了14连,接着走向13连,等过了13连速度就不理想了,人也累了,尿也多了、速度明显下降了,同时人也感到冷了,当时出连队时的“一鼓足气”也有些打了折扣。一看表时间已经7点多了,天也亮了,而我们还没有走到马库力东面的山脚,说实在的我们当时是已经累的够呛了,没有办法啊,得咬牙坚持走。就这样走啊走,终于走到了马库力北侧的农业社了,这时能够看到我们团部了,走着走着看到了红色的大客停在那里,有不少人在那里上车,下面有不少人在送行,由于看到了目标,这时我们的力气大了许多,一个尽的往前快步走。我们终于在8时不到来到大客前,但是已经是上不了车了,车厢里站满了人,这时车旁的送行者中有人叫我们上去,他们在下面使劲的推,就这样我们三人总算挤上了车。原想到了团部先去“方便”一下,但由于这个状况,也就没有“方便”,等车开了,我们也就不能“方便”了,从团部到佳木斯我们又要咬牙坚持了,一直坚持到佳木斯火车站总算得到了“方便”。
为了早一天回到家,我们买了无座车票,当天夜里10点左右上了78次佳木斯到天津的直快列车离开佳木斯,踏上了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