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梁山风
楼主
看到题目,让人一下想到这文章应该是摄影大家、至少是名家的营生,对于咱一个连“业余摄影爱好者”都不够资格的人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题?
我看不然。
作为一个普通拍照片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兴趣、甚至爱好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才能丰富“色”坛、增加乐趣、给人以借鉴。至于人家怎么看、怎么批判,那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而我只管说自己的,权当大言不惭、疯人说话吧?
首先我想说一点:咱不谈技术。技术是摄影家老人家的活,咱来不了,只是谈感受。
那天,有一个朋友拍了一大堆照片,感觉不错,然而再看到人家的好照片就有点泄气了,甚至想全删除掉。我感觉这真的没有什么必要。一年多来,我拍的烂片子多了,而且大多数是烂片子,我经常回头过去看看,评价每一张的失败之处,都是警告和反面教员。当初我困惑到极点的时候,也曾想过把相机扔了不拍,然而坚持下来了,也就有了改进,也有了体会。
朋友问我,这体会是什么?我大概总结了下面几点,供大家批评:
一.用“心”去拍照
我们都有相机,形式和性能各有不同,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心境、人生经历和创作欲望更加不同,而这后一个“不同”正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摄影”到底是什么?我感觉就是“创作”,而不是写实。当我们用肉眼看到一个风景,不加思考顺手把它拍下来,就不是创造,当然也就不是摄影。
我在一个摄影论坛上看到了这么一个对话:
一个摄影新手问一个老手:我的照片为什么总是没有你那么精彩?
老手问:你看到精彩的风景了吗?
新手说:我发现不了啊!
老手建议:那么你下次再去拍的时候,不要带相机。
新手奇怪:那我用什么拍呢?
老手说:用你的心去感受、去拍!
这段话给我很大震动,也让我受了教育,至今我记忆犹新。自然是有灵性的,只有用心来感受,也只有心存敬畏之心来感受,才能得其精粹、得其神韵、得其真谛!
也正是以因为如此,每当拍到比较好的照片,那并不是自己的水平和技术造成,那是自然的恩赐,是上天的眷顾。
而当我们用自己世俗的肉眼发现的景物,包括美丽的风景,不过是外在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而又熟视无睹的东西,这样的镜头不可能给人以新颖和更美的感受。
看到了美好的对象,仅仅表现对象是不够的,那不是创作。只有我们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观点甚至哲学注入到照片中,才能让人家看到你独特的创作用心,才能找到你独一无二的主题。
谈到“主题”,有人说:每张照片都有主题,有必要吗?要我说,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必要。没有主题的照片,尤其是没有突出主题的照片,不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谈到这里,我们的分歧来了。如果给你一个选择:这张照片或者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赞叹不已;或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一辈子忘不了,假设只能选择一个效果,你宁可选择那个?
我不知道您会喜欢哪个,我则会毫不犹豫地说:我选择后面一个!
在我看过的好照片中,能牢记在脑海中的,无一不是那些让我全身震撼而刻骨铭心的。因此,追求高品质的照片,实际上就是追求永恒,而永恒的主题是需要人的思考、人生经历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
摄影创作如同写作、绘画、作曲、演奏一样,不过是另外一种文化创作形式,创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表现外界的美丽,而重点是抒发作者的情感、阐述历史的观点、人生的价值观,还有你对整个世界的探讨,所以是哲学。在我们看过的许多照片中,或轻松、或优雅、或悒郁、或开朗、或浅薄、或深刻、或浪漫、或残酷……,无一不在展示着作者的内心,而那内心,正是照片的灵魂所在。
所以,当我们每次端起相机的时候,我们应该反复询问自己:
你究竟要表现什么、说明什么?
你通过什么对象来表现?
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你的主题在哪里?
……
当我们开始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按快门的手就会沉重起来,内心就会清晰地思考起来。也许到达这个境界,您距离精彩照片也就不远了。
2015年01月23日 11点01分
1
我看不然。
作为一个普通拍照片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兴趣、甚至爱好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才能丰富“色”坛、增加乐趣、给人以借鉴。至于人家怎么看、怎么批判,那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而我只管说自己的,权当大言不惭、疯人说话吧?
首先我想说一点:咱不谈技术。技术是摄影家老人家的活,咱来不了,只是谈感受。
那天,有一个朋友拍了一大堆照片,感觉不错,然而再看到人家的好照片就有点泄气了,甚至想全删除掉。我感觉这真的没有什么必要。一年多来,我拍的烂片子多了,而且大多数是烂片子,我经常回头过去看看,评价每一张的失败之处,都是警告和反面教员。当初我困惑到极点的时候,也曾想过把相机扔了不拍,然而坚持下来了,也就有了改进,也有了体会。
朋友问我,这体会是什么?我大概总结了下面几点,供大家批评:
一.用“心”去拍照
我们都有相机,形式和性能各有不同,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心境、人生经历和创作欲望更加不同,而这后一个“不同”正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摄影”到底是什么?我感觉就是“创作”,而不是写实。当我们用肉眼看到一个风景,不加思考顺手把它拍下来,就不是创造,当然也就不是摄影。
我在一个摄影论坛上看到了这么一个对话:
一个摄影新手问一个老手:我的照片为什么总是没有你那么精彩?
老手问:你看到精彩的风景了吗?
新手说:我发现不了啊!
老手建议:那么你下次再去拍的时候,不要带相机。
新手奇怪:那我用什么拍呢?
老手说:用你的心去感受、去拍!
这段话给我很大震动,也让我受了教育,至今我记忆犹新。自然是有灵性的,只有用心来感受,也只有心存敬畏之心来感受,才能得其精粹、得其神韵、得其真谛!
也正是以因为如此,每当拍到比较好的照片,那并不是自己的水平和技术造成,那是自然的恩赐,是上天的眷顾。
而当我们用自己世俗的肉眼发现的景物,包括美丽的风景,不过是外在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而又熟视无睹的东西,这样的镜头不可能给人以新颖和更美的感受。
看到了美好的对象,仅仅表现对象是不够的,那不是创作。只有我们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观点甚至哲学注入到照片中,才能让人家看到你独特的创作用心,才能找到你独一无二的主题。
谈到“主题”,有人说:每张照片都有主题,有必要吗?要我说,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必要。没有主题的照片,尤其是没有突出主题的照片,不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谈到这里,我们的分歧来了。如果给你一个选择:这张照片或者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赞叹不已;或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一辈子忘不了,假设只能选择一个效果,你宁可选择那个?
我不知道您会喜欢哪个,我则会毫不犹豫地说:我选择后面一个!
在我看过的好照片中,能牢记在脑海中的,无一不是那些让我全身震撼而刻骨铭心的。因此,追求高品质的照片,实际上就是追求永恒,而永恒的主题是需要人的思考、人生经历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
摄影创作如同写作、绘画、作曲、演奏一样,不过是另外一种文化创作形式,创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表现外界的美丽,而重点是抒发作者的情感、阐述历史的观点、人生的价值观,还有你对整个世界的探讨,所以是哲学。在我们看过的许多照片中,或轻松、或优雅、或悒郁、或开朗、或浅薄、或深刻、或浪漫、或残酷……,无一不在展示着作者的内心,而那内心,正是照片的灵魂所在。
所以,当我们每次端起相机的时候,我们应该反复询问自己:
你究竟要表现什么、说明什么?
你通过什么对象来表现?
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你的主题在哪里?
……
当我们开始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按快门的手就会沉重起来,内心就会清晰地思考起来。也许到达这个境界,您距离精彩照片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