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zhuanpeng88
楼主
有一种说法,金银具有灵性,可以化作人形,在所藏地点出现玩耍。很多时候是胖娃娃形象。戴红肚兜,手脚戴金镯子或银镯子。也有成年人的形象,黄金精穿黄衣,白银精穿白衣。在老人谈古的时候偶尔会说起过这样的故事。
很多时候,无福之人即使挖到地下盛金银的器具,虽然从外表看完好无损,但揭开却空空如也。外财不发穷命人,就是这个意思吧。我岳父家上几辈是小地主,传下的破马车,车轮子上的大铁钉就换了一大堆瓷碗,磁盘等。80年代农村院子里往往挖个大粪坑,用来沤土肥。一方面那时化肥没普及,土肥可以上地,二来也处理了家里的生活垃圾。大家看现在农村是垃圾满天飞,80年代以前就没有这种情况,粪坑起了很大的保护环境的作用。我听说岳父家里人挖粪坑时就挖出过陶盆,两个陶盆扣在一起,严丝合缝。缝隙的地方用腻子粘合。欣喜之余,想到可能是富裕的时候老辈人埋下的金银财宝。但打开来,却是空空如也。无福之人啊!
很多东西,我们不知道,不理解,但不意味这不存在,或者武断的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据口耳相传,不知道是几世公,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而且老祖还是有福之人。
农村的家族史就是在这种亦真亦假,亦真亦幻的故事中得以传承的。不能按正史要求。
据说老祖在某一夜深人静的晚上伏案读书。
老祖想起了前几天的事情,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推断来。于是强迫自己静下来。屏声静气听起来外面的动静。结果,他发觉不是幻听,是真真实实的有人说话。于是这次他为了不惊动来人,静悄悄的出门,循着声音望去,发现有两个人站在深夜的院子里,虽然也有月光,但看得仍然影影绰绰。只看到二人一着白,一着黄。白衣人白白胖胖,黄衣人高高瘦瘦。此时,白衣人黄衣人也看到了老祖,三人同时呆住了,老祖看二人夜闯私宅,颇为不悦。此时,白衣人黄衣人也看到了老祖,三人同时呆住了,老祖看二人夜闯私宅,颇为不悦。刚想呵斥,眨眼间,黄白二人不翼而飞。
城市化到底是对还是错。不过有一点许多有着数百甚至上千的村落即将被推倒,成为一片废墟。许多血脉的传承将没有落脚地。生活便利的代价是我们都成了无根之人!我们去何处寻觅那历久弥笃的老故事的酒香?水泥钢筋的笼子吗?还是灰寒的水泥地?我不反对便利的城市生活,但我们心累了我们我们去哪里?给我们留下最后的心灵的家好吗?
走远了的你们,你们离家太久了,村上老辈人的故事,都失传了。
嗯,我们靠什么纽带联系在一起啊,现在都天南地北的。唯有村子的记忆和祖辈的故事。这就是血脉。
家谱是血脉传承的记载。而老村的记忆,和老辈的故事同样是血脉的传承。
接下来的日子,每到子夜,老祖就会不自主的想起那黄衣人和白衣人。
而惊奇的是,每到此时,两个人就会现身。同样的是,老祖就会拿着刀剑冲出屋子,两个人也相视一笑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此,这番。一段时间以后,老祖渐渐有恐惧变为了盛怒。
老祖大怒,暗暗有了决策。我们祖上行伍出身的较多。血液中强悍是代代相传的,所以堂号绳武堂。
而黄白二人也越来越大胆,出现的时间渐渐提前,太阳一落就来找老祖。频率也越来越高,闹的他是夜夜不能精心,白天是昏昏欲睡。而且,黄白二人胆子越来越大,开始“登堂入室”。 不再在院子里嬉闹,开始跑到他书房里。
为了最后一击,他是强迫自己忍着。
忽闻院子里有人说笑,正值深夜,声音特别响亮,经久不绝。细听又不是家人的声音。
老祖正在读书读得起兴,文思泉涌,奋笔疾书。被人无端打扰,甚是恼怒。
家人早就习惯了老祖的脾性,所以在他攻读之时尽量保持安静,走路说话都要悄悄的。老祖仔细听了听,不是家人的声音,也不是家仆的声音。暗自吃惊,难道招贼了不成?风高月黑夜,正是贼走盗入的好时候。
老祖年轻气盛,不禁怒从胆边生,抽出挂在墙上的剑就拉开门冲出去了,大喝一声谁?,贼子不要走,吃爷爷一剑。可是,等他冲到院子里,四顾两茫茫。除了漫天的星光,西斜的弯月,呼呼的夜风。哪还有人影?老祖满心的疑惑。怎么个情况?难道是幻听?可能是读书太投入,听岔了。摇摇头,深呼一口气,入堂。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几天,倒是相安无事。很平常的夜晚。老祖的生活充实而平静。想起前些日子深夜的事情,老祖更坚定了自己幻听的想法。可这种想法,在没几天的深夜被打破了。深夜,照常是投入地攻读,书写。可这是恼人的嬉闹声又起。
接上回故事::
老祖为了不惊动黄衣人和白衣人,强自忍住他们的夜夜强闯私宅,忍住了他们的喧闹和对自己喧闹。但科考在即,如此下去没有时间攻读,功名不要落空了吗?耕读传家的祖训是不能违背的。思付良久,他决定要教训教训这两个狂妄之徒!生性善良的老祖不想把黄白衣人怎么样,但尚武的祖人的血脉让他不惧事,不惧邪!对黄白两人的诡异行为老祖也颇为疑惑,虽然醉心功名,热衷科考。但老祖并不是书呆子,平时所谓的闲书也有涉猎。可谓饱读诗书。思来想去,黄衣人和白衣人的来历肯定不同寻常!要么是身怀异术的高人,要么就是精灵鬼魁!老祖扪心自问,自知俯仰无愧天地,下不辱君亲。和睦兄弟,亲近友邻。不做亏心事,绝不怕鬼敲门!
人说心底不私,就会身怀正气,就会鬼魁不侵!
想到这里,老祖下定了决心。找来族人中那些为人正派,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拿上了趁手的工具,当然大都是木棍,锄头,树铲。还请来了族中的铁匠。铁匠在风水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的眼睛迥异于常人,因为长期的面对高温的炉火,眼睛淬炼的发生了异变,能够看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而且长期的高强度的捶打,使他们臂力过人,身强力壮,阳气旺盛。
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黄白人登场!
上次讲到,为了等待黄白衣人的再次到来,老祖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自己,酒足饭饱,不再身着便衣,而是穿上了官袍,头戴乌纱帽。大红的蟒袍,乌亮的官纱,灵性的佩刀。顿时不怒而威的气场充盈整个厅堂。周围的宗亲顿时下意识的向外退了退。自古朝廷命官神圣,自有一种威慑力。更别说是邪性的东西。老祖感觉到这个事情不同一般,有点诡异,尽管自己现在官位不高,但旺仔小馒头也是馒头吧!以后经过科考说不定自己就是朝廷大员。所以,自己穿上官服肯定是有威慑力的。想想当年的韩愈斥退猪婆龙,保一方平安,不就是借了官威吗?
说时迟那时快。众人在老祖气场的笼罩下,一阵静谧,厅堂里静地能听到绣花针落地的声音。众人都静心屏气,等待着,等待着即将来临的不速之客!此时,大厅的门无风自开……,大家目瞪口呆得看着门栓自动后移,然后,沉重的厅门吱吱呀呀的向两边打开。然后,人们握紧锄头就要扑上去,可门后却不见人影空见花,对门的却是朗朗明月光……此时,从没见过这等场面的族亲们都挣大了双眼,这……,这不是老人们在讲古吧,怎么可能无风自开?就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此时也是两股战战了,周围想起了一阵小声的喧哗。老祖见状,轻声咳嗽了两声,看到稳坐中堂的老祖,只见他面色深沉,两眼炯炯,众人顿时都有了主心骨,不再惧怕!当族人们刚刚回过神来,门外就传来了嬉戏声。宗人们立即进入状态,按计划站好位置。不错!黄白衣人来了,还是来了……
进得们来!
看到众人,面色不改。些些庄户人何以畏惧?自己都几百岁了,修的这等身形,还怕几个后生?于是,言不斜视的快步走过众人面前。
眨眼间,二人就来到了老祖面前。
等黄白衣二人来到跟前,不禁愣住了,坐在他们面前的不再是那个文弱俊朗的书生,而是笼罩在紫红光晕里的官员,此时,紫光大盛,身前的蟒蛇也似乎活了起来,来回的游动,好像要破衣而出。紫光大盛,顿时变成了肥皂泡的形状,把黄白衣人罩在其中。不过朝门的方向还有一个缺口,有合拢的迹象。此时黄白衣人已经没了风淡云轻的潇洒,脸色大变,身体微微颤抖。此时,一声棒喝传来:“贼子,哪里跑?”这一声,似惊雷,能裂帛。哪还是平时的书生吟哦之语?连宗人都不禁打了寒战!
闪电般,站在老祖身旁的短衣打扮的粗黑汉子,把一把红丝线套在了站在一起的黄白衣人脖子上,并快速打了一个结。这把红丝线是搜集的百家线,是从族人中那些五福俱全的妇人手中收集的,具有辟邪纳福功效!黄白衣人一阵战栗,冷汗横流!
上面讲到黄白衣人,得寸进尺,从院子里嬉戏到老祖厅堂内。被身着蟒袍的老祖气场所摄,几乎肝胆俱裂。
他们俩全身不住颤抖,像打摆子一样抖个不停。这时族人一看黄白衣人也不过这个孬样,顿时也不再害怕,跃跃欲试,只等动手信号一响,就动手抓人。就不信这个邪了,那么多人害怕这俩小子?老祖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看来没有铁匠说的那么玄乎。就要动手了……
果然,事情还是不是那么简单!黄白衣人脖子上被套上红丝线后,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顿时不干了。但又不敢对老祖怎样,只剩下了一个办法————跑路吧!两人转眼间就到了门外。族人顿时愣了,这是哪出?老祖时刻注意着两人呢,想跑,没那么容易,多日来的骚扰早把惹火了。好吧,跑到老鼠洞也要把这两个小子抓住,问问他到底为什么跟自己过不去,是什么来路?
老祖大喝一声,哪里跑?追!
族人们顿时醒悟过来,拿着锄头,抓扣,铁锨,风一样追出去。他们都是精壮庄稼汉子,虽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但农闲时候也练点拳脚,防身足够了。加上终日地在田里劳作,身体好的很。跑起路来脸不红气不喘。老祖虽是读书人,平时也有点拳脚。撵个人也不在话下。所以一群人在黄白衣人身后紧追不舍,在如银的月光下,在老村的海壕边的路上追着黄白衣人。说起海壕,生长在祖村族人都有印象吧?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现在还存在着。围绕在老村的周围,数丈宽,几米深。是古时候的防洪设施,还有海子门,至今在南海子门还有两个大石磙。
黄白衣人项上的红丝线,奇怪的发着隐隐的红光,就像大年燃放着的红灯笼,不远不近的跑在众人的前面。精壮的铁匠两手拿着自己平时打铁的工具——两把铁锤。噔噔蹬跑在队伍最前面,紧跟的着官袍的老祖,众人喧腾腾跟在后面,好壮观的场面!可就是撵不上黄白衣人,他们两个不紧不慢走在相隔不远的前面!这太让人光火了!
由于事情透着古怪,所以早就封了口,只有最信得过的这些人知道,如果在村里撵上半夜,那就会引起恐慌!这时已经是狗咬哄哄了。众人停下来看了看脚下的路,都泛白了,这都跑了多少遍了?鬼打墙了?众人商量一番,如此这般……
2015年01月09日 06点01分
1
很多时候,无福之人即使挖到地下盛金银的器具,虽然从外表看完好无损,但揭开却空空如也。外财不发穷命人,就是这个意思吧。我岳父家上几辈是小地主,传下的破马车,车轮子上的大铁钉就换了一大堆瓷碗,磁盘等。80年代农村院子里往往挖个大粪坑,用来沤土肥。一方面那时化肥没普及,土肥可以上地,二来也处理了家里的生活垃圾。大家看现在农村是垃圾满天飞,80年代以前就没有这种情况,粪坑起了很大的保护环境的作用。我听说岳父家里人挖粪坑时就挖出过陶盆,两个陶盆扣在一起,严丝合缝。缝隙的地方用腻子粘合。欣喜之余,想到可能是富裕的时候老辈人埋下的金银财宝。但打开来,却是空空如也。无福之人啊!
很多东西,我们不知道,不理解,但不意味这不存在,或者武断的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据口耳相传,不知道是几世公,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而且老祖还是有福之人。
农村的家族史就是在这种亦真亦假,亦真亦幻的故事中得以传承的。不能按正史要求。
据说老祖在某一夜深人静的晚上伏案读书。
老祖想起了前几天的事情,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推断来。于是强迫自己静下来。屏声静气听起来外面的动静。结果,他发觉不是幻听,是真真实实的有人说话。于是这次他为了不惊动来人,静悄悄的出门,循着声音望去,发现有两个人站在深夜的院子里,虽然也有月光,但看得仍然影影绰绰。只看到二人一着白,一着黄。白衣人白白胖胖,黄衣人高高瘦瘦。此时,白衣人黄衣人也看到了老祖,三人同时呆住了,老祖看二人夜闯私宅,颇为不悦。此时,白衣人黄衣人也看到了老祖,三人同时呆住了,老祖看二人夜闯私宅,颇为不悦。刚想呵斥,眨眼间,黄白二人不翼而飞。
城市化到底是对还是错。不过有一点许多有着数百甚至上千的村落即将被推倒,成为一片废墟。许多血脉的传承将没有落脚地。生活便利的代价是我们都成了无根之人!我们去何处寻觅那历久弥笃的老故事的酒香?水泥钢筋的笼子吗?还是灰寒的水泥地?我不反对便利的城市生活,但我们心累了我们我们去哪里?给我们留下最后的心灵的家好吗?
走远了的你们,你们离家太久了,村上老辈人的故事,都失传了。
嗯,我们靠什么纽带联系在一起啊,现在都天南地北的。唯有村子的记忆和祖辈的故事。这就是血脉。
家谱是血脉传承的记载。而老村的记忆,和老辈的故事同样是血脉的传承。
接下来的日子,每到子夜,老祖就会不自主的想起那黄衣人和白衣人。
而惊奇的是,每到此时,两个人就会现身。同样的是,老祖就会拿着刀剑冲出屋子,两个人也相视一笑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此,这番。一段时间以后,老祖渐渐有恐惧变为了盛怒。
老祖大怒,暗暗有了决策。我们祖上行伍出身的较多。血液中强悍是代代相传的,所以堂号绳武堂。
而黄白二人也越来越大胆,出现的时间渐渐提前,太阳一落就来找老祖。频率也越来越高,闹的他是夜夜不能精心,白天是昏昏欲睡。而且,黄白二人胆子越来越大,开始“登堂入室”。 不再在院子里嬉闹,开始跑到他书房里。
为了最后一击,他是强迫自己忍着。
忽闻院子里有人说笑,正值深夜,声音特别响亮,经久不绝。细听又不是家人的声音。
老祖正在读书读得起兴,文思泉涌,奋笔疾书。被人无端打扰,甚是恼怒。
家人早就习惯了老祖的脾性,所以在他攻读之时尽量保持安静,走路说话都要悄悄的。老祖仔细听了听,不是家人的声音,也不是家仆的声音。暗自吃惊,难道招贼了不成?风高月黑夜,正是贼走盗入的好时候。
老祖年轻气盛,不禁怒从胆边生,抽出挂在墙上的剑就拉开门冲出去了,大喝一声谁?,贼子不要走,吃爷爷一剑。可是,等他冲到院子里,四顾两茫茫。除了漫天的星光,西斜的弯月,呼呼的夜风。哪还有人影?老祖满心的疑惑。怎么个情况?难道是幻听?可能是读书太投入,听岔了。摇摇头,深呼一口气,入堂。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几天,倒是相安无事。很平常的夜晚。老祖的生活充实而平静。想起前些日子深夜的事情,老祖更坚定了自己幻听的想法。可这种想法,在没几天的深夜被打破了。深夜,照常是投入地攻读,书写。可这是恼人的嬉闹声又起。
接上回故事::
老祖为了不惊动黄衣人和白衣人,强自忍住他们的夜夜强闯私宅,忍住了他们的喧闹和对自己喧闹。但科考在即,如此下去没有时间攻读,功名不要落空了吗?耕读传家的祖训是不能违背的。思付良久,他决定要教训教训这两个狂妄之徒!生性善良的老祖不想把黄白衣人怎么样,但尚武的祖人的血脉让他不惧事,不惧邪!对黄白两人的诡异行为老祖也颇为疑惑,虽然醉心功名,热衷科考。但老祖并不是书呆子,平时所谓的闲书也有涉猎。可谓饱读诗书。思来想去,黄衣人和白衣人的来历肯定不同寻常!要么是身怀异术的高人,要么就是精灵鬼魁!老祖扪心自问,自知俯仰无愧天地,下不辱君亲。和睦兄弟,亲近友邻。不做亏心事,绝不怕鬼敲门!
人说心底不私,就会身怀正气,就会鬼魁不侵!
想到这里,老祖下定了决心。找来族人中那些为人正派,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拿上了趁手的工具,当然大都是木棍,锄头,树铲。还请来了族中的铁匠。铁匠在风水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的眼睛迥异于常人,因为长期的面对高温的炉火,眼睛淬炼的发生了异变,能够看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而且长期的高强度的捶打,使他们臂力过人,身强力壮,阳气旺盛。
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黄白人登场!
上次讲到,为了等待黄白衣人的再次到来,老祖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自己,酒足饭饱,不再身着便衣,而是穿上了官袍,头戴乌纱帽。大红的蟒袍,乌亮的官纱,灵性的佩刀。顿时不怒而威的气场充盈整个厅堂。周围的宗亲顿时下意识的向外退了退。自古朝廷命官神圣,自有一种威慑力。更别说是邪性的东西。老祖感觉到这个事情不同一般,有点诡异,尽管自己现在官位不高,但旺仔小馒头也是馒头吧!以后经过科考说不定自己就是朝廷大员。所以,自己穿上官服肯定是有威慑力的。想想当年的韩愈斥退猪婆龙,保一方平安,不就是借了官威吗?
说时迟那时快。众人在老祖气场的笼罩下,一阵静谧,厅堂里静地能听到绣花针落地的声音。众人都静心屏气,等待着,等待着即将来临的不速之客!此时,大厅的门无风自开……,大家目瞪口呆得看着门栓自动后移,然后,沉重的厅门吱吱呀呀的向两边打开。然后,人们握紧锄头就要扑上去,可门后却不见人影空见花,对门的却是朗朗明月光……此时,从没见过这等场面的族亲们都挣大了双眼,这……,这不是老人们在讲古吧,怎么可能无风自开?就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此时也是两股战战了,周围想起了一阵小声的喧哗。老祖见状,轻声咳嗽了两声,看到稳坐中堂的老祖,只见他面色深沉,两眼炯炯,众人顿时都有了主心骨,不再惧怕!当族人们刚刚回过神来,门外就传来了嬉戏声。宗人们立即进入状态,按计划站好位置。不错!黄白衣人来了,还是来了……
进得们来!
看到众人,面色不改。些些庄户人何以畏惧?自己都几百岁了,修的这等身形,还怕几个后生?于是,言不斜视的快步走过众人面前。
眨眼间,二人就来到了老祖面前。
等黄白衣二人来到跟前,不禁愣住了,坐在他们面前的不再是那个文弱俊朗的书生,而是笼罩在紫红光晕里的官员,此时,紫光大盛,身前的蟒蛇也似乎活了起来,来回的游动,好像要破衣而出。紫光大盛,顿时变成了肥皂泡的形状,把黄白衣人罩在其中。不过朝门的方向还有一个缺口,有合拢的迹象。此时黄白衣人已经没了风淡云轻的潇洒,脸色大变,身体微微颤抖。此时,一声棒喝传来:“贼子,哪里跑?”这一声,似惊雷,能裂帛。哪还是平时的书生吟哦之语?连宗人都不禁打了寒战!
闪电般,站在老祖身旁的短衣打扮的粗黑汉子,把一把红丝线套在了站在一起的黄白衣人脖子上,并快速打了一个结。这把红丝线是搜集的百家线,是从族人中那些五福俱全的妇人手中收集的,具有辟邪纳福功效!黄白衣人一阵战栗,冷汗横流!
上面讲到黄白衣人,得寸进尺,从院子里嬉戏到老祖厅堂内。被身着蟒袍的老祖气场所摄,几乎肝胆俱裂。
他们俩全身不住颤抖,像打摆子一样抖个不停。这时族人一看黄白衣人也不过这个孬样,顿时也不再害怕,跃跃欲试,只等动手信号一响,就动手抓人。就不信这个邪了,那么多人害怕这俩小子?老祖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看来没有铁匠说的那么玄乎。就要动手了……
果然,事情还是不是那么简单!黄白衣人脖子上被套上红丝线后,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顿时不干了。但又不敢对老祖怎样,只剩下了一个办法————跑路吧!两人转眼间就到了门外。族人顿时愣了,这是哪出?老祖时刻注意着两人呢,想跑,没那么容易,多日来的骚扰早把惹火了。好吧,跑到老鼠洞也要把这两个小子抓住,问问他到底为什么跟自己过不去,是什么来路?
老祖大喝一声,哪里跑?追!
族人们顿时醒悟过来,拿着锄头,抓扣,铁锨,风一样追出去。他们都是精壮庄稼汉子,虽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但农闲时候也练点拳脚,防身足够了。加上终日地在田里劳作,身体好的很。跑起路来脸不红气不喘。老祖虽是读书人,平时也有点拳脚。撵个人也不在话下。所以一群人在黄白衣人身后紧追不舍,在如银的月光下,在老村的海壕边的路上追着黄白衣人。说起海壕,生长在祖村族人都有印象吧?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现在还存在着。围绕在老村的周围,数丈宽,几米深。是古时候的防洪设施,还有海子门,至今在南海子门还有两个大石磙。
黄白衣人项上的红丝线,奇怪的发着隐隐的红光,就像大年燃放着的红灯笼,不远不近的跑在众人的前面。精壮的铁匠两手拿着自己平时打铁的工具——两把铁锤。噔噔蹬跑在队伍最前面,紧跟的着官袍的老祖,众人喧腾腾跟在后面,好壮观的场面!可就是撵不上黄白衣人,他们两个不紧不慢走在相隔不远的前面!这太让人光火了!
由于事情透着古怪,所以早就封了口,只有最信得过的这些人知道,如果在村里撵上半夜,那就会引起恐慌!这时已经是狗咬哄哄了。众人停下来看了看脚下的路,都泛白了,这都跑了多少遍了?鬼打墙了?众人商量一番,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