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民国获鹿财务局救济金融兑换券
鹿泉文化历史群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走近鹿泉 楼主
民国获鹿财务局救济金融兑换券贰角
2015年01月07日 01点01分 1
level 11
走近鹿泉 楼主
民国获鹿财务局救济金融兑换劵属于“钱票”的一种,也称为“私票”,因为有别于国家银行、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也不同于各省、市银行发行的纸币,多为县级各种经营性或行政部门发行的小区域流通的货币。钱票多由县及县以下政府、商会、民间金融机构及商号发行,多在县或县以下的乡村流通。以壹元和伍角、贰角、壹角、伍分等小面额辅助币为主。钱票具有一般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等。
民国是中国钱票发展的顶峰,而20、30年代北方山东、河北、山西、河南4省更为突出。县政府直接发行的钱票中,河北省各县财务局发行钱票较多,计有临榆、抚宁、灵寿、获鹿、临城、邯郸、定兴、任县、任邱、钜鹿、高邑、高阳、容城、藁城、永年、赵县等16县财务局发行角票或铜元券,除赵县兵灾善后兑换券发行于1925年外,其余都是30年代。
上世纪20、30年代,由于北方地区币制混乱,各路军阀混战,地方县级公益事业自治等原因,加上当地特殊的农村集贸商品经济以及北方农民的相对贫困才使钱票有了生存空间,20、30年代北方农民所处的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生存状况,造就了钱票通行的现实。钱票对探究当时农村商品经济的关系,进而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内容摘自河北经贸大学货币研究所戴建兵教授《20、30年代北方钱票》一文,特此鸣谢。
2015年01月07日 01点01分 2
level 11
走近鹿泉 楼主
获鹿财务局救济金融兑换劵印刷图案文字精美,已经由钱票传统的竖式改为有现代钞票特征的横式票幅,并且有印有“获鹿县印”和“财务局印”的2枚篆书方印,以证明该钱票在当地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015年01月07日 01点01分 3
level 11
走近鹿泉 楼主
该钱票印制时间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是在当时属于获鹿县辖区的石门(石家庄)印刷局印制,侧面说明了当时石门虽然还属获鹿县管辖,但已经工商业较为发达,显现出现代城市的雏形。
2015年01月07日 01点01分 4
获鹿城内当时应该也有印刷局的吧?
2015年01月08日 07点01分
回复 凤铃儿草 :估计没有,纸币的印刷要求工艺很高,石门印刷局很有可能是现在石家庄印钞厂的前身。
2015年01月08日 12点01分
回复 走近鹿泉 :噢,有这方面的资料吗?
2015年01月08日 13点01分
level 12
2015年01月07日 01点01分 6
level 12
2015年01月07日 01点01分 7
level 13
地方票的一种,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救济券又加盖“济”字戳,里面有什么讲究值得研究。
2015年01月08日 07点01分 8
挤挤更健康[吐舌]
2015年01月08日 07点01分
“济”字戳可能是救济的意思,是指地方公益事业吧。
2015年01月08日 12点01分
20世纪 30年代 ,在中国农村 ,田价狂跌、荒地激增、农民大量离村、农村金融枯竭、农民抢米抢粮抗捐抗税风潮不断。农村金融救济是 2 0世纪 30年代救济农村的重要举措。
2015年01月08日 12点01分
level 11
走近鹿泉 楼主
获鹿救济券正面天坛图案
2015年01月11日 07点01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