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贪腐淫恶
楼主

“琉璃咯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在民间的一种玩具。那时每逢春节,孩童们吹起这种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大街小巷都传出清脆悦耳的“咯嘣”声,成为人们甜蜜温馨的童年记忆。它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四百年的生产历史,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今,“琉璃咯嘣” 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经过走访,记者在城区西上庄冯匠村,寻访到了手工制作琉璃咯嘣的老艺人--宋德炉。宋师傅今年已经62岁了,15岁起就在父亲的传授下学习琉璃咯嘣制作技艺。据他回忆,这门手艺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他们祖上还有个小故事:相传上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在采集七石熔炼时用到了琉璃。后来琉璃传到了民间做成了人们的日用器,老艺人根据琉璃的特性做出了琉璃咯嘣。女娲被作为这个行当的祖师爷供奉。
琉璃咯嘣,是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了“咯嘣、咯嘣”的声音,清脆悦耳,富有节奏。琉璃咯嘣制作技艺比较复杂,首先要有坩埚炉,一般都是匠人自己动手盘一个火炉,火中间放置坩埚,坩埚里盛着原材料。配制的材料有:废玻璃、纯碱、银石、硝 酸钾、铜、硝、硼砂等。用大火熔化开玻璃,等温度合适时,再用剪刀进行吹、推、墩、烤 、修口等,最后冷却成型。
“琉璃咯嘣”无法用机器制作,只能用纯手工制作,如今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去年经过申报,琉璃咯嘣制作技艺成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宋师傅来说是不小的鼓励。但是对这门手艺感兴趣的人不多,没有人来传承。采访结束时,宋师傅满怀期待地说:麻烦你们帮我问一下,如果有人愿意学吹制琉璃咯嘣这手艺,我免费教,肯定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