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孙刘联盟,天下三分"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 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 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 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 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 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进而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幽,冀,青, 并,兖,豫,徐和司隶(今河南洛阳一带)共八州的地盘,形成了独占中原的格局.接 着他又挥师平定辽东地区的乌桓势力,基本稳定了后方地区,一时间成为当时历史舞台 上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 然而,对于素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雄心大志的曹操来 说,统一北方地区,只能算作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而已.他的宏伟目标,是扫平所有 的割据势力,实现"天下混一"的理想.于是他便积极从事南下江南的战争准备:在邺 城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并派人到凉州(今甘肃)授马腾为卫尉予以拉拢,以避免南下 作战时侧后受到威胁.一切就绪后,曹操紧擂战鼓,兴起大军,浩浩荡荡向南方地区杀 奔而来. 当时,南方的主要割据势力有两个,一是立国三世的东吴孙权政权,他据有扬州六 郡.这些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当时战乱较少.而北方人的南迁又给当地带来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东吴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军事上,孙权拥有精兵数万,有 周瑜,程普,黄盖等著名将领,内部团结,加上据有长江天险,因而使它成为曹操吞并 天下的主要障碍.南方另一个主要割据势力是荆州的刘表.他基本上采取了维持现状的 政策,但他年老多病,处事懦弱,其子刘琦和刘琮又因争夺继承权而闹得不可开交,所 以政权并不稳固. 至于刘备,在当时还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他原来依附袁绍,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 刘表让他屯兵新野,樊城一带,为自己据守阻止曹军南下的门户.但刘备素号"枭雄", 志在"匡复汉室",所以就趁着这一机会扩充军队,网罗人材.他这时拥有诸葛亮,关 羽,张飞,赵云等谋士,猛将,是曹操吞并天下的又一重要障碍.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他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 之地,如占据了它,既能够控制今湖北,湖南地区,又可以顺江东下,从侧面打击东吴; 向西进军则可以夺取富饶的益州(今四川).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窝窝囊囊 的刘表于8月因病一命呜呼了.接替他的次子刘琮更不争气,他让曹操的兵威吓破了胆, 未作任何抵抗,就将荆州双手拱出.曹操兵不血刃,完成了南下战略的第一步. 刘备在樊城获悉刘琮投降的消息后,急忙率所部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却,并命 令关羽率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 江陵为军事重镇,是兵力和物资的重要补给基地.曹操自然不甘心让它落入刘备之 手,于是便亲率轻骑五千,日夜兼行150公里,追赶行动迟缓的刘备军队,在当阳(今 湖北当阳) 的长坂坡击败刘备,占领了战略要地江陵.刘备仅仅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 骑突围,在与关羽,刘琦等部会合后,退守龟缩于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 一线. 军事上接二连三的胜利,使得曹操踌躇满志,轻敌自大,企图乘胜顺流东下,占领 整个长江以东的地区,一举消灭孙权势力.尽管谋士贾诩建议他利用荆州的丰富资源, 休养军民,巩固新占地,然后再以强大优势迫降孙权,可是曹操哪里听得进去. 在强敌压境,存亡未卜的危急关头,孙权和刘备两股势力为了避免彻底覆灭的共同 命运,终于结成了联合抗曹的军事同盟. 早在曹操进兵荆州以前,东吴即曾打算夺占荆州与曹操对峙.刘表死后,孙权又派 鲁肃以吊丧为名去侦察情况.鲁肃抵江陵时,刘琮已投降了曹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 肃当机立断,即在当阳长坂坡会见刘备,说明联合抗曹的意向.处于困境的刘备欣然接 受了这个建议,并派诸葛亮随同鲁肃前去会见孙权.诸葛亮向孙权分析了敌我形势.指 出:刘备最近虽兵败长坂坡,但是尚拥有水陆2万余众的实力.曹操虽然兵多势众,但 经长途跋涉,连续作战,非常疲惫,就像一支飞到尽头的箭镞,它的力量连一层薄薄的 绸子也穿不透了.
2004年08月13日 01点08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