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雅安人
楼主
1、自然物语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雨的种类很多,除了酸雨,有颜色的雨外,还有许多有趣的雨,比如蛙雨,铁雨,金雨,甚至钱雨.它们都是龙卷风的杰作。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日降水量在0-10毫米之间为小雨;在10-25毫米之间为中雨;在25-50毫米之间为大雨;在50-100毫米之间为暴雨;100-200毫米之间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 2、丝丝物“雨”秋雨大,霜落晚(内蒙古)秋季透雨,霜期远离(华北、黑、苏、鲁、粤、甘)秋雨透地,霜期远离(皖)秋雨透,霜推后(陕)秋雨透,霜来迟(鲁)秋雨透,霜离远(吉)秋雨透,冬霜少(粤)秋雨涝山风霜迟(华北、黑、苏)秋末透雨霜冻迟(内蒙古)秋雨少,霜来早(黑、宁)秋雨少,冬雪多;秋雨多,冬雪少(湘、新)秋雨少,冬雪多;如果不多,春雨多(鲁)秋雨少,冬天旱(辽)秋雨少,春雨也少(辽)秋雨少,春雨多(甘)秋水枯,寒水枯;寒水枯,春水多(冀)秋水枯,寒水铺(长江中下游)秋前无雨水,白露往来淋(苏)秋前雨水少,秋后烂稻草(云)雨打秋头,无水喂牛(湘)雨打秋头,无草喂(饲)牛(湘、粤、甘)田怕秋夜雨,一点一声愁(粤)秋后三层雨,遍地赛黄金(皖)秋天不下封冻雨,来春必有鹅毛天(雪)(冀、辽)一场秋雨一场冷(寒)(内蒙古、云)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春雨一场寒(冀)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一场霜(皖)一场秋雨一场寒,十扬秋雨穿(披)上棉(晋、赣、湘、贵)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棉衣(皖)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不穿单(苏)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白露一场霜(黑、甘)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场白露一场霜(晋、黑、浙)秋后起阵阵阵寒(晋、苏、浙)一场秋雨一场风(苏)一场秋雨,一场冬风(豫)秋雨连绵西北风(皖)老娘好比秋后雨,下了一场短一场(苏)秋天久雨现雷暴,天将转晴(藏)秋冬多雨,春旱无比(晋)
2008年03月19日 14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