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守愚老人
楼主
(于沛) [本文是《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笔谈之一]《历史研究》编者按:为纪念《历史研究》创刊50周年,本刊编辑部于2004年4月27日召开“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学术座谈会,邀请部分在京学者参加。与会者就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以及其他涉及当前中国史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如历史学的时代特点与学科定位、中学与西学、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史实重建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历史学的“界限”和历史学的界限何以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它主要表现为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加密切,在历史研究中,广泛地采用其他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有些人看来,历史学变得越来越不像“历史学”了,甚至产生了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是否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的疑问。这样,就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回答:其一,历史学在近代作为一个独立的、完备的科学学科,始于19世纪,即这时才有了历史学的“界限”,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究竟是怎样划分出来的?其二,这条“界限”自19世纪以来,始终很清晰,为什么在今天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近一个世纪前,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讲过这样一句值得人们深思的话(大意),知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们由于自己的无知,由于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条人为地割裂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等。他预言,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被人为割裂的知识的链条一定会重新连接在一起。显然,历史学各个学科一样,也是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是历史的产物,它要存在下去,要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就一定要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从来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历史学。为什么当代历史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加密切?首先因为最初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界限的划分,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彻底地割裂彼此之间内在的联系。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始终是存在的,因为各个学科所需要研究或认识的客体,都是建立在客观物质世界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尽管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但历史不过是昨天的现实,历史、现实和未来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因此并不会改变这种联系,只不过这种联系有时十分隐蔽罢了。但在中外史学发展史上,人们从不少享有盛誉的史学名著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些联系开始凸现出来,因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使生态、环境、能源、人口、战争、和平等全球性问题进入历史学家的视野,而要从历史的视角回答生活本身提出的这些复杂的、宏观的问题,仅仅依靠所谓“有明显界限的历史学”显然是无能为力的,于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被广泛采用,那些人为的界限便自然被打开了,出现了历史研究一体化的趋势,这个趋势至今方兴未艾。以近年得到迅速发展的“生态一环境史”研究为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英国历史学家克莱夫.庞廷在1991年著有《绿色的世界历史》,专门探讨“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他认为以往的史学著作中,最为活跃的,并且充满戏剧性的,似乎只是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和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等。然而在人类200万年存在的历史中,这些方面并不是真正基础性的。他想写作“绿色”层面的人类史一一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社会与之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演变及其后果。他认为在这样的层面上,以往被当成历史构成的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伟人、智者或者枭雄奸邪,就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无足轻重。他们上演的一幕幕活剧,与这条沉缓流淌的历史长河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顶多不过是旋起旋灭的细碎的浪花罢了。
2008年03月16日 06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