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的年代,历史,风格介绍 - [音乐](转咯)
中原工学院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小小灭日 楼主
一:关于朋克  英国评论家Jon Savage写道,历史是由那些说“不”的人的创造的,而在1976年再没比朋克摇滚音乐的“不”更大的声音了。由于对缺乏远见的原始的反音乐性的不满,朋克们敢于直接对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摇滚的霸权主义:普遍的,三十多岁的流行明星们满足于重开发和利用一些风格上停滞不前的陈词滥调,牢牢控制着70年代中期到后期的被称作AOR(面向专辑的摇滚)的现场更改程序的工作方式,以及到处都是听起来似乎都是由是唱片公司的市场部统一生产的并不太硬的硬摇滚和并不太金属的金属乐队,这加剧了这种可悲的形式。从一开始,朋克就愤怒地站在了这种现象的的对立面。而且,象所有的摇滚种类及其子类一样,朋克也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新生的运动。它的先驱者包括:喧闹的原始朴素主义的Velvet Underground乐队、New York Dolls,Sex Pistols、Clash和Ramones音量极大的代表着劳工阶级愤怒的The Who乐队、高能量吉他轰鸣的 The Stooge、(另外还包括davie Bowie 和早期的 Roxy Music乐队)等等等等等。当然随着朋克音乐的发展(注:已知的最早的使用“朋克摇滚”作为一个种类的定义词汇可以追述到70年代早期的 Creem 杂志,和评论家 Dave Marsh和 Lester Bangs),朋克演变变很多的子类,产生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影响,包括 Reggae 音乐、60年代中期的泡泡糖音乐、早期的迷幻摇滚、艺术摇滚、自由爵士乐、以及多种音乐形势的聚合。1970年代的英国  当时战后的英国, 经济萧条, 失业率高企, 而当时美国那边厢的荷里活电影发展得蓬勃刺热, 间接导致英国的电影业一落千丈; 在音乐事业方面, 英国亦是处於低迷状态, 美国正流行著progressive 诗篇式的摇滚乐, 十多分钟的solo, 音乐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达, 而当年的掘摇滚乐逐渐商业化起来, 成为主流的地面商品, 那时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表者有YES, GENESIS, KING CRIMSON…。 其实自60年代起, 摇滚乐逐渐步入了一种可悲的境地, 为了商业利益, 乐队及乐手越来越缺乏摇滚乐所应具有的敏感性行(sensitive)及抗争性(complaint)。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签下的label - "SEX PISTOLS"(大陆译名"性枪手")是PUNK的起点。他们发表的专辑"GOD SAVE THE QUEEN"的唱片封套把英女皇的嘴巴用"SEX PISTOLS"的封条封著。他们完全的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 无论对前途、社会都是一种控诉。 这就是PUNK的诞生。 美国朋克根源于60年代的车库摇滚,在音质柔和和现代爱情中有极简洁派艺术风格特征,它的几支乐队——傀儡,the mc5,纽约娃娃——在美国朋克的基础上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朋克摇滚的种类。但对美国朋克真正开始于ramones。在纽约,美国朋克得以繁荣和涌现,类似的音乐在美国路易斯蓬勃发展,并且向硬核朋克方向积极发展,在cleverland,它得到了带有实践性的几乎不可思议的发展。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媒体的注意;在波士顿,它比真正的朋克更接近于车库音乐。纽约仍旧是美国朋克的中心阵地,然而,它却以大批著名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为特色:如television,richard hell,patti smith,blondic,talking heads,转移到cleverland的dead boys等,在80年代,美国朋克开始枯萎并发展成一种新的形式:硬核摇滚,新啦浪潮和另类摇滚。美国朋克没有象英国朋克那样满足后继的流行音乐革命的需要,但是它继续滋养着美国地下摇滚近10年的时间,并且在90年代加利福尼亚洲中心依赖ramones,又将使其成为盛行的音乐。 PUNK是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 对物质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他们让你感到一种暴躁不安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以及对事事都不易满足, 所以PUNK的音乐大都涉及性、药物、暴力等。 "三和弦论"的PUNK是一种极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个chord (和弦)组成, 完全没有修饰,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达他们想说的, PUNK亦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2-3分钟, 完完全全跟当年的主流相反。 
2008年03月12日 07点03分 1
level 1
小小灭日 楼主
90年代,美国的失业危机重新抬头,就连大学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有工作,也很难买到房子。于是这一代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及他们的父辈,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想念大学,认为与其拥有一份毫无意义的正式工作,还不如去自杀。这些对生活、对家庭与社会失望与 厌倦至极的年轻人聚到了一起,于是朋克乐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朋克从诞生起就向美国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道德与音乐形式发起了挑战,但如今这却导致了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克乐的无休止的争议。时代在朋克的动脉中注入了大量养料,但却引起了它静脉阻塞。80年代那些在大学广播台大放朋克乐的人现在都在大唱片公司身居要职,如西雅图的KCMU大学广播台,它过去的DJ就包括现在Elektra公司副总经理Faith Henschel、Sub Pop公司的合伙人Jonathan Poneman以及Sony公司的Damon Stewart,这此人使Grunge成为从朋克乐通向市场的一条新路。如果西雅图新朋克乐通向市场的一条新路。如果西雅图新朋克的生力军Mudhoney的第一张专辑《Superfuzz Bigmuff》没有在英国榜上停留一年之久,如果Mudhoney没有走红,也许Nirvana也没有今天的地位。80年代末期音乐界商业化泛滥,导致90年代的新生儿Grunge走向异端:工业化了的Ministry,流行化了的Nirvana和Green Day重金属化了的Soundgarden和Offspring,迷幻化了的Dinosaur Jr和Screaming Trees,还有民谣化了Beck和Mary Lou Lord无一不是朋克与商业结合的畸形儿。 Grunge的摇篮——Sub Pop唱片公司原本是Green River、Soundgarden、Nirvana、Mudhoney、Taci和Love Battery这些乐队的家,但它在3年前几乎破产。如今,它的两位合伙人Pavitt和Poneman把49%的股权卖给了华纳公司,由此他们又有了19000美元的资产。 在商业与主流文化即将吞噬Nirvana时,主唱Kurt Cobain选择了自杀。在艺术与商业的矛盾中挣扎的Cobain最终未能幸存下来,却是情理中事。相信在他步入天堂之时,要比他一生中的任何时刻更深更透彻地理解朋克乐。他生前曾对记者说:“大多数新乐迷并不真正懂得地下音乐,他们喜欢Guns n'Roses,也许也听Anthrax,我不期望他们懂得我们的音乐,但我总是力图使他们理解我们。也许有一天,我能打动他们。我真的希望如此。”1994年4月8日,Cobain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他的期望。他的心灵悲剧确实打动了无数青少年。 如今的西雅图流行起了这样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那些老朋克乐手也开始挣大钱了。Henry Rollins成了朋克明星、模特儿、诗人、出版商,老Henry Rollins乐队的专辑《StrangerThan Fiction》也成了金唱片。 因此,人永远不会因为喜欢某种音乐风格而去改变自己的天性与生活方式。 朋克乐在其诞生至今的20个年头里的确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的路程,产生朋克的根源是失业与经济危机,因此它绝对不可能真正存在于任何一个商品意识很强的社会之中,这样的社会精神与朋克是背道而驰的,朋克天生与商业对立,也许它与一切都是对立的。时代可以造就一种音乐,也可以扼杀一种音乐。朋克精神的消失与一种服饰的过时一样简单与易于理解--------------------------------------------------------------------------------------------------------------------------------------------------------------------------------关于朋克的一些分支一些分支前朋克(Proto—Punk) 前朋克是一群同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初期的主流摇滚圈子格格不入的艺术家们组成的松散联盟.从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声音实验和假装文雅的民谣摇滚,到狂野,热衷于性内容的纽约妞(The New York Dolls),以及音乐诗人Patti smith,原始朋克涵盖了一大批不同的声音和风格,但他们都被一条共同的纽带联系到一起,那就是一种躁动,附庸文雅的力图颠覆,无视甚至改写摇滚乐现有规范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这些艺术家的精神——有时候反倒不总是音乐——为日后70年代晚期的朋克革命拨下了种子. 
2008年03月12日 07点03分 8
level 1
小小灭日 楼主
现在有不少人总是将原始朋克和70年代中晚期出现的英美朋克混为一谈,认为他们是一种类型的音乐,都简单地一语蔽之曰"朋克",这种观点是有些欠妥的.尽管从音乐的表面看他们之间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而且的确彼此之间也存在深厚的联系,再这种联系只能使他们可以归入同一系统,而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成了一种风格.这两者之间联系是有的,可差别也不小.且如上问所言,原始朋克和朋克之间的这种联系首先是一种精神气质上的,其次才是音乐形式上的.从精神气质上讲,对比原始朋克和后来的朋克音乐作品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在前者的身上更多的倾向于一种带有玩世不恭色彩的技术家气质,甚至是诗人气质;而后者身上更多见出的则是一种充满撞性,破坏性,毁灭性和造反意识的反问化精神,有时甚至表现为嚣张的"流氓气焰"(尤其是The Sex Pistols).音乐上,前者带有更多实验性,先锋色彩,即兴的成分非常多;而后者则是回归早期摇滚乐本源的同时又毁灭它,音乐结构上也显得简单和直接得多.当然,朋克的重要性也正在于音乐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和直接过,这也是它对传统摇滚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与震撼.因此这两者之间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音乐审美取向是存在不小差异的. 朋克(Punk) 朋克摇滚把摇滚乐带回了它的出发点——"三个和弦"与简单的旋律.它只是将这一切演奏得比以往所有摇滚风格更加喧闹,快速和粗糙.尽管很早就已经有几只乐队展开了对那种后来被称为"朋克摇滚"的风格的探索——包括60年代的车库摇滚乐手们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The Stooger,The New York Dolls(他们被称为原始朋克),但直到70年代中期真正风格意义上的"朋克摇滚"才告形成.几乎同时在大西洋的两岸,年轻的乐队们开始放弃对主流硬摇滚的追求,剥去繁复的音响把它带回到最本质的层面.在纽约,第一支朋克乐队是The Ramones;而伦敦第一个朋克团队则当属于The Sex Pistols.尽管这些乐队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和音乐风格:The Rmones更加快速,并且受到泡泡糖摇滚的影响;而The Sex Pistols则把The Faces乐队的叠句演奏得比"原版"更加草率和吵闹,但他们那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再英国和美国却同时引发了音乐上的革命. 在美国,朋克保持着一种地下音乐的感觉,并最终导致了80年代核心朋克和独立摇滚的一幕;而在英国则是一种公开的现象,The Sex Pistols被认为是对康乐的英国政府忽然君主政体的一种"严肃的"恐吓",但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导致了无数新乐队的建立.这群乐队中的一些紧紧地围绕着The Sex Pistols绘下的蓝图,但更多的则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不论是The Buzzcocks尖锐的流行歌曲,还是The Clash赞美诗般,雷鬼乐(Reggae)影响的摇滚乐,抑或是Wire和Joy Division附庸风雅的艺术实验.很快,朋克分裂成后朋克(它比朋克乐更加实验化和附庸风雅)新浪潮(它更加流行音乐导向)和核心朋克(它仅仅是将朋克变的更加强硬,快速和粗糙).整个8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朋克都被看成同核心朋克是一回事儿.90年代初期,一个由Green Day和Rancid领导的朋克复兴主义浪潮出现在美国地下音乐中.这些朋克新浪潮乐手们因循着同早期朋克乐手相同的模式,不过他们趋向于将重金属的影响融合到音乐当中. 硬核朋克(Hardcore Punk) 核心朋克是朋克摇滚中最强硬个极端的一个变种.它出现于80年代早期,将朋克摇滚乐的观念发展到了极致.这种音乐极其之快速,歌手简直就是早叫喊,叠句很简单,作品看起来(或者听起来)就像是在和什么人家的地下室里录制的.大多数这类乐队相互之间听起来都相似得另人难以置信,但也多少有一些带有与众不同的声音抛在身后,而仅仅保留其观念.核心朋克主要是一种美国的现象,并且主要集中在洛杉矶和纽约地区,但在美国的全境内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零星分布.核心朋克继续出现在90年代,而且继续没有汇入主流圈子,可是一些受到"核心朋克美学"影响的乐队包括Nirvana和Green Day成为90年代主要的摇滚明星,而原先的那些核心朋克乐手如Bob Mould,Henry Rollins,Mike Watt,Ian McKaye和Dinosaur Jr.乐队的J Mascis却转变成了非主流音乐的偶像,核心朋克的不少观念和特点也被其他不少同时代的风格吸收和转化(如重金属和电子乐领域).另外,核心朋克还有一个更加快速,吵闹,非旋律性,有暴力倾向和白人至上主义倾向的分支——"Oi". 
2008年03月12日 07点03分 9
level 1
小小灭日 楼主
斯卡(Ska) 牙买加的一种本土流行音乐形式(属于雷鬼乐族群),50年代产生,60年代早期非常流行,是后来风行一时的雷鬼乐(Reggae)的直接祖先.它受到新奥尔良节奏布鲁斯,爵士乐,非洲古巴黑人音乐,早期摇滚乐以及其他多种音乐形式的影响.这是一种轻快的音乐,蜻蜓点水般的吉他演奏和切分节奏是它的鲜明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牙买加人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的节奏布鲁斯. 车库朋克 Garage Punk在美国90年代朋克复苏时的流行朋克派别冲击了主流音乐前,一个不同于复兴朋克的种类已经塑造了地下音乐的独立摇滚的形态。一般来看,车库朋克并不是和流行朋克的旋律接近;代替的是,车库朋克勾画出自身的主要灵感是来自于the Stooges和the MC5的the Detroit proto-punk。相对于车库朋克容易上口的旋律来说,它所表现的态度和噪音更为重要,并且它的态度是通过音乐中的声音来表示的:下流的,污秽的,简单的,愤怒的威胁的和平白显露的丑恶。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些最早的车库朋克乐队带有Sub Pop的形式开始在舞台上显露(Mudhoney, the Supersuckers),早期的车库乐队参与了一些同样的影响和美学(实际上,Mudhoney成为了车库音乐的创始人之一)。虽然车库朋克从没有打击到主流音乐,像New Bomb Turks 和the Humpers这样的乐队却帮助此风格维持了一群乐迷在整个90年代。加上一些重摇滚乐队的复兴运动(例如Nebula)开始创造了一些细微的迷幻变化在车库朋克上。 Punk Revival(朋克复兴)  九十年代初期,美国朋克迎来了第二个春天。Green Day和the Offspring的PunkPop(朋克流行乐)开始使朋克进入主流摇滚,或许受到八十年代末硬核转变为速度金属的启发,朋克复兴乐队的音乐不仅保持了简洁的音乐线条和飞快的速度,而且音乐愈发沉重起来。另一方面,强力流行乐讨好的形象和更加圆滑的音效、讲究的编排使听众在感受朋克力量的同时同样可以感受到优美的音乐,这也正是朋克得以复兴的法宝。PunkPop被视为Post-Grunge(后垃圾乐,即温和商业化的Grunge)重要组成部分。-------------------------------------------------------------------------------------------------------------------------------------------------------------------------------关于SKINHEADSKINHEAD SkinHead(光头党)文化最初于1969年在英国浮现,最初的SkinHead演变于Mods(摩痞)和牙买加街头帮派,并且在诞生初期就横扫了嬉皮士文化。同时也带动了Scooter(踏板摩托车,即笨重的哈雷摩托车的主要对手)和SKA,SkinHead Reggae(SKIN雷鬼乐)在全世界的复兴。而且,足球是SkinHead最热爱的运动。最初的SkinHead的主要敌人是东南亚移民,此时战后的种族主义首次以这种规模借SkinHead取得了复兴。即使当是SkinHead仍然没有受到主流社会的足够关注。 SkinHead的第二次浪潮于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到来,主要来源于Punk(朋克),但SKA元素仍然保存在SkinHead的风格当中。融合了朋克的冲击力与SKA的节奏感。特别的是,次时的Street Punk也首次被Gary Bushell贴上了Oi!的标签,成为了朋克的一个更类似SkinHead的分支。这一时期Cockney Rejects是当时最好的乐队。同时期的乐队还包括The Oppressed, The Business, Sham69, Cock Sparrer, Blitz, Last Resort, Condemned84 and Combat84等等。 在八十年代中期,SkinHead在美国作为朋克的一部分出现在纽约。代表乐队Agnostic Front,更多的人称他们为NYHC(New York HardCore)而不是SkinHead。但他们更喜欢称自己为American Oi!(美国Oi),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同时期的乐队包括Anti-Heros, Iron Cross, Stormwatch, Templars, Dropkick Murphys, Niblick Henbane。同时在美国也引起了SKA的第三次复兴。 此时大西洋两岸,即美洲与欧洲的SkinHead势力已经羽翼丰满,更加有组织化并且逐渐国际化;其实SkinHead的法西斯主义与种族歧视在一定程度上被媒体夸大了,但SkinHead的确是白人至上主义的急先锋,他们通过football hooligans(足球流氓)扩大势力,英国足球流氓当中相当一部分是SkinHead的成员。Skrewdriver乐队在当时起到了领军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到美国的SkinHead与朋克的彻底决裂;使得美国SkinHead势力一度风起云涌。 
2008年03月12日 07点03分 11
level 5
纠正一下,motohead不是死亡金属,是重金属,而且朋克不会喜欢死亡金属的。因为motohead很成功的是金属乐和朋克乐想融合,而且乐队本身极具朋克色彩,所以大多数朋克乐队喜欢motohead ,比如大名鼎鼎的Rancid
2008年03月13日 01点03分 15
level 1
小小灭日 楼主
转的。不了解的咯。我关注别的。哈哈
2008年03月13日 06点03分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