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丁氏祖祠
丁氏祖祠,位于邓州市区河北裴营乡大丁营村,明嘉靖年间始建,后经四次扩建,为丁氏家族祭祀其祖先的场所,现仅存拜亭一座,房屋三间。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1
level 13
丁姓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麟分帝里;
凫伏家池。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司马丁复,以越将从同祖起兵,至霸上,入汉。定三秦,破龙且于彭城,为大司马,讨项籍,封阳都侯。下联典指东汉孝子丁密,字靖公,岑溪人。性清介,毫发之馈,不受于人。遭父母丧,并庐墓三年,有双凫游庐旁小池,见人驯伏,人以为孝感。
留仙女塔;
入名宦祠。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丁真君之女丁秀英,相传她曾在瑞州崇玄观炼丹,后成仙而去,家人葬其衣冠,又建塔,称“仙女塔”。下联典指南宋常州人丁允元,淳熙年间官少卿,因忠谏贬为潮州太守,在那里兴学筑桥。百姓怀念他,祀于名宦祠。
梦松应兆;
刻木事亲。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人丁固,少年丧父,家贫而敬母至孝。官尚书的时候,曾梦见松树生于腹上,醒来后对人说:“‘松’字可拆为‘十八公’,十八年后我要做到‘公’吗?”后来果然官至司徒(三公之一)。下联典指东汉河内人丁兰,少年丧母,用木头刻母亲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邻居张叔,酒醉骂木像,还用手杖击木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因此被捕,辞别木像时,木像为之落泪。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2
level 13
刻木世泽;
生松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济阳世德;
虎观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丁姓宗祠“济阳堂”堂联。
麟分帝里;
凫宿家池。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人丁复,在薛地随刘邦举兵,后协助刘邦平定三秦,在彭城打败项羽大将龙且,官至大司马,封阳都侯。“麟”,即指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帝里”,指帝都,京都。下联典指东汉岑溪人丁密,以孝闻名。父母亡故,他在坟边筑屋守孝三年,相传有双凫(野鸭)飞临屋帝水池,见人而驯服。人们以为是他的孝行所感应。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3
level 13
飞凫驯伏;
化鹤归来。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丁密父母丧,守庐墓三年,双凫游于庐旁小池,见人驯伏,人以为孝心所致。下联典指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灵虚山,后化鹤而归。
刻木世泽;
生松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4
level 13
七言通用联
同飞翰范时名重;
遍立朝端主意深。
——唐·丁稜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丁稜《和主司王起》诗句联。
豪游畅比王乔鹤;
良晤欣同范蠡舟。
——清·丁敬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清代篆刻家丁敬(1695~1765年)撰书联。丁敬,字敬身,号钝丁,别号龙泓山人,浙江钱塘人。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别具面目,形成“浙派”,为“西泠八家”之首。
刻木孝亲绵世泽;
梦松应兆振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见上《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梦松应兆;刻木事亲》联之联释。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7
level 13
济阳继世代,繁衍杭川新福地;
谈经留训古,传家诗礼绍趋庭。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上杭县新生巷48号丁氏祖厝联 。
千岁鹤归来,觉世高吟垂不朽;
三公松发育,薰天伟绩荫无疆。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丹阳县司徒镇余巷丁氏宗祠联。
太丘星聚,一德以传,此日堂阶随顾问;
义地风高,寸心如接,他时杖履应寻求。
——丁懋德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宁县丁家祠堂联。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9
level 13
丁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光绳祖武济阳郡;
克裕孙谋驯鹿堂。
——庄温英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丁姓的郡望和堂号。
名宦祠少卿饮誉;
崇玄观秀女成仙。
——庄温英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丁允元,淳熙年间官少卿,因忠谏贬为潮州太守,在那里兴学筑桥。百姓怀念他,祀于名宦祠。下联典指晋代丁真君之女丁秀英,相传她曾在瑞州崇玄观炼丹,后成仙而去,家人建为其“仙女塔”。
刻木事亲忠孝第;
梦松应兆尚书家。
——庄温英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丁兰,少年丧母,用木头刻母亲像,每日服侍。邻居张叔,酒醉用手杖击木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因此被捕,辞别木像时,木像为之落泪。下联典指三国时吴人丁固。官尚书时,梦松树生于腹上,醒来对人说:“‘松’字可拆为‘十八公’,十八年后我要做到‘公’吗?”后来果然官至司徒(三公之一)。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10
level 13
藏书家集籍八千卷;
义和坊同堂三百人。
——庄温英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晚清藏书家丁丙。喜藏书,沿用其祖“八千卷楼”为藏书室名。下联典指宋代名人丁隽,醴陵人。兄弟十七人,义聚三百口,五世同居,家无闲言。大中祥符中,诏旌其门曰“义和坊”。
六百年肇造丕基振铎与鸣琴,克壮鸿图依望族;
廿一代相承后泽参军而作牧,更期燕翼绍封公。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上杭县新生巷48号丁氏祖厝联 。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11
level 13
【丁姓典故、趣事】
〖目不识丁〗
以前,有个财主姓丁,他有一个儿子,都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个先生,就是教不会他一个字。丁财主心里可急坏了,一天他出榜文,声称若谁教会丁少爷一个字赏银十两。
一位老秀才见了,心想: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姓吧?况且,这个“丁”字笔画简单,又好写,又好认,我怎么会教不会他一个“丁”字呢?于是,他便揭了榜。
到了财主家后,老秀才每天都叫丁少爷学习“丁”字,一晃就过了九天,丁财主要考丁少爷。老秀才怕丁少爷忘了,特意准备了一个钉子,让少爷拿着,说:“万一忘了,看看手里的东西,就想起来了,懂吗?”少爷点了点头。
秀才领着少爷去见丁财主,写了一个“丁”字说:“小少爷,这个字怎么念?”
谁知少爷看了半晌,还是想不起这是个啥字。秀才赶紧提醒他:“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少爷低头一看,说:“一根铁棒棒。”
秀才一听,气得直跺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的十两银子可完了。”
从此,“目不识丁”这名俗语便传开了。
后来,人们称文盲为,“目不识丁”,意为“丁”字都不识,可见其不通文字的程度。
2014年10月14日 21点10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