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
超级大鬼西瓜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2008年03月07日 13点03分 1
level 7
10、获最佳外语片奖项后,由导演代表团队领取奥斯卡奖。【奥斯卡的策略】奥斯卡策略之一:权威的树立奥斯卡权威的树立并非一蹴而就,它这一方面依赖于其本身对规则的严格执行和对电影艺术的尊重;另一方面,则完全是沾了政治的光。奥斯卡举办初期,力主把自己定位于民间组织形式,对官方一直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1920年代,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被置于金融寡头摩根集团和企业财阀洛克菲勒控制之下,而此时电影工业在美国也开始崭露头角,两大财团竭力企图在各方面控制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华纳和福斯两家电影公司曾为此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提出诉讼,皆以失败而告终。与此同时,两大财团也通过白宫作为总代理名正言顺地表达了自己对学院奖的关注,在第四届学院奖,不仅送来了会务费,而且副总统还亲临会场。此举虽说是财团控制下的白宫为满足一己之私的自作多情,学院不一定领情,但在壮大学院声势和树立学院威信方面却起了很大作用。 此后,又曾有过两位总统亲临奥斯卡颁奖现场,第13届(1941年)罗斯福总统和第39届(1966年)里根总统,但此时总统光临现场和当年副总统的出席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了:罗斯福的出席是为了表彰好莱坞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而里根则是来看望老朋友的。 奥斯卡策略之二:顺势而行奥斯卡虽说是站在电影流行艺术的风口浪尖,但却极少标新立异,大部分时候都选择顺势而行,特别在特殊年代,这一倾向就尤为明显。二战期间的第15届奥斯卡(1942年)把六项大奖授予了应时之作《忠勇之家》,而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美越战争的开火,国内反战情绪日渐增高,第51届(1978年)奥斯卡把五项大奖授予了反越战题材片《猎鹿人》,这还引发了国际舆论界的轩然大波,同年三月,在柏林电影节上,苏联代表团为了抵制《猎鹿人》的放映,率领古巴、东欧等国代表团退出电影节。下面再举一例作证明:只要稍微关心电影的人,没有谁不知道《阿甘正传》,它曾横扫第67届(1994年)奥斯卡,获13项提名(最后获六项大奖),由于《阿甘》的出现,年度奥斯卡评选成为了很多经典力作——《狮子王》、《肖申克的救赎》、《真实的谎言》挥之不去的一场噩梦。但鲜为人知的是,《阿甘》其实是奥斯卡顺应美国社会长期弥漫的强烈的反智情绪和抚平越战伤痛呼声的产物。最后要提出的是,奥斯卡的“顺势而行”仅针对影片的题材而言,对于影片的艺术要求,并未降低评判标准,以上所提几部影片,在题材上可圈可点,但在艺术水准上,亦属佼佼者。 奥斯卡策略之三:票房决定一切谈到奥斯卡,有一个话题永远也无法绕开,那就是奥斯卡评委在评定优秀影片时,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何去何从?这也是奥斯卡历年引起的最大争议之一。通常情况下,奥斯卡评委对此采取折衷手段,选取的影片一般既“艺术”又“商业”,两者达到最佳结合点,既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庸俗卖乖之嫌。但也有绕不开的年份,偏偏出现极端“艺术”却也是极端“票房毒药”的影片,在这种情况下,好莱坞评委往往选择的是放弃。上世纪全美经典影片排名第一的《公民凯恩》就是一例。在第十四届奥斯卡时,学院对评奖规则还未进行改革,采取的是资深影评人评选制,专家们折服于《公民凯恩》高超的电影技巧,给予了9项提名,但影片上映以来一直平庸的票房成绩和在公众中冷清的反应,让评委们在最终评定时感到颇为棘手,斟酌再三,把大奖给予了它的对手《青山翠谷》,《公民凯恩》仅获一项最佳编剧奖。 奥斯卡策略之四:悬疑的缔造者1940年,希区柯克那部著名的惊悚悬疑片《蝴蝶梦》夺魁第十三届奥斯卡,与此相若的是,奥斯卡也走进了它的悬疑旅程——从本届开始,获奖名单将采用密封方法,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不拆开它之前,任何人都无权知道结果。这一做法无疑是奥斯卡的点睛之笔,之后成为国际诸多电影节的借鉴典范。 
2008年03月07日 13点03分 5
level 7
Naughty Marietta (1935) 淘气的玛丽达 Les Misérables (1935) 悲惨世界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35) 仲夏夜之梦 The Lives of a Bengal Lancer (1935) 抗敌英雄 The Informer (1935) 告密者 Captain Blood (1935) 船长血 Broadway Melody of 1936 (1935) Alice Adams (1935) 寂寞芳心 1935(7届) 获奖 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一夜风流 提名 The White Parade (1934) Viva Villa! (1934) 自由万岁 The Thin Man (1934) 瘦子 One Night of Love (1934) 一夜爱情 Imitation of Life (1934)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1934) Here Comes the Navy (1934) The Gay Divorcee (1934) 柳暗花明 Flirtation Walk (1934) Cleopatra (1934) 埃及艳后 The Barretts of Wimpole Street (1934) 红楼春怨 1934(6届) 获奖 Cavalcade (1933) 乱世春秋 提名 State Fair (1933) 爱州博览会 Smilin' Through (1932) She Done Him Wrong (1933) 侬本多情 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 (1933)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Little Women (1933) 小妇人 Lady for a Day (1933) 一日贵妇 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 (1932) 逃亡 A Farewell to Arms (1932) 告别武器 42nd Street (1933) 第四十二街 1932(5届) 获奖 Grand Hotel (1932) 大饭店 提名 The Smiling Lieutenant (1931) Shanghai Express (1932) 上海快车 One Hour with You (1932) Five Star Final (1931) The Champ(1931) 舐犊情深 Bad Girl (1931) 坏女郎 Arrowsmith (1931) 1931(4届) 获奖 Cimarron (1931) 壮志千秋 提名 Trader Horn (1931) 大探险 Skippy (1931) 淘哥儿 The Front Page (1931) 犯罪的都市 East Lynne (1931) 1930(3届) 获奖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西线无战事 提名 The Love Parade (1929) 璇宫艳史 The Divorcee (1930) 弃妇怨 Disraeli (1929) 英宫外史 The Big House (1930) 牢狱鸳 1929(2届) 获奖 The Broadway Melody (1929) 百老汇歌舞 提名 The Patriot (1928) 爱国者 In Old Arizona (1929) 亚利桑那奇侠 The Hollywood Revue of 1929 (1929) Alibi (1929) 1928(1届) 获奖 Sunrise (1927) 日出 Wings (1927) 翼 提名 Seventh Heaven (1927) 七重天 The Crowd (1928) 群众 The Racket (1928) Chang (1927)
2008年03月07日 13点03分 12
level 14
很好很……
2008年03月07日 14点03分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