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会告诉中国人的九大秘密(转)
2012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转自鹰临凤凰的博客,以下内容不代表个人观点,感兴趣的就看下吧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1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政府对于食品的安全检测格外严格,因此认为日本生产的食品绝对比中国的要可靠安全得多。然而,日本食品界决不会告诉你这个秘密:日本的土壤污染、农药滥用、化学残留、核污染对于国产食品的影响有多大。
秘密一:日本土壤污染严重 几乎无地可耕
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进入全面工业 化时代。然而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铁、铜、铝、锡、汞等金属,但当时糟糕的交通严重制约了日本的发展,于是明治政府鼓励国民就地开采、冶炼加工金属,全国涌现 出数以万计的矿山,小作坊式的生产遍布全国,遂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这种状况在太平洋战争中更为恶化,大量冶炼厂、军火零件商、装配厂隐匿于民房、仓库、学 校、甚至养老院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废弃物,重金属处理液不停地排入城市下水道,流向湖泊、空地、稻田、果林、养殖场和大海。
因此,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环境危机。
1931年,镉污染引发的“痛痛病”开始出现,到上世纪50年代蔓延到全日本。患者吃了污染的水稻,金属隔沉积在体内,全身骨痛,行动困难,婴幼儿夭折率奇高,幸存者身材矮小,发育不良,极易骨折。
1953年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1961年四日市石化废气的哮喘病事件、1965年新潟县第二次水俣病。至此,日本才将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不过为时已晚,全国没有污染的土地屈指可数。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2
qnmlgb 发达国家50年前的错误现在确是明知故犯 楼主你神马意思?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回复 开往巴黎的马车 :文明发言,文章是转的,而且没必要含沙射影吧,说下日本的隐私又不代表说天朝很好了,反正天朝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不提也罢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秘密二:日本对中国食品抽检率最高
由于不可逆转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日本能耕种的土地极少,国内农副产品价格畸高。于是唯有大量进口包括中国、美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食品。而中国以蔬菜、水产品、水果为主;美国以稻谷为主;东南亚则以水果为主。
对 待国内食品和国外食品,日本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国内产品通常经过厂检就可以上市,而进口食品则非常苛刻,仅农药指标就达到263种,而且重量、产地、等 级都有不同程度限制。抽检率中,中国最高,为15.7%,美国为9.7%,法国为2.8%,澳洲为2.7%。歧视性的检验反而提高了中国产品的质量,如 今,日本人最爱吃的牛蒡、大葱、芋头100%来自中国,中国蔬菜在日本的市场份额达到60%。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3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秘密三:日本食品界丑闻连连
2007年,北海 道苫小牧一家肉品加工企业以 猪肉冒充牛肉;札幌市 名糕点企业“石屋”、三重县伊势市的老铺“赤福”、大阪高级料亭吉兆篡改保质期的事件陆续被揭露,就连300年的老企业也竟然生产伪 造日期的食品。不久后,日本又曝出东京大学倒卖Hg污染大米事件,农林水产省大臣太田诚一因此引咎辞职。
再往前推,世纪60年代著名的地X油事件,日本商人将地X油收集,制成食品卖到台湾,引起了数场行游威示。这个事件后,日本政府成立专业公司收购地X油,提炼后加入蓖麻油,作为垃圾车燃料。这种油一旦下肚就会引起腹泻,根本无法食用。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4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秘密五:日本吹起“伪造风” 以中国食品冒充国货
一直以来,日本民众认为国产食 品最安全、最优质。然而,在日本市场中,以中国产品冒充日本国货的情况层出不穷。由于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价格便宜,日本国产的食品昂贵,再加上日本对国货监 管不严,日本商家以中国食品冒充国货销售的事件不断。据《每日新闻》报道,静冈县的东明水果会社因在把10吨中国产的竹笋冒充国产竹笋出售而被警方搜查。 同一天,东京一家名为“浜伸”的食品加工会社因把中国产的鳗鱼贴上了日本国产的标签,被东京地方法院起诉。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隐蔽和安全的冒充方式,是将外国产品在日本加工,便可称为国货。日本商家每年从中国和美国进口大量葡萄酒原浆,在酒庄勾兑后出售,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国货。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6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秘密六:日本的食品并非无重金属残留
日本国内生产的食品并不是绝对安全。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要面临高温高湿、虫害高发的自然环境。在日本有种植经验的人,都不会认为日本的农民在种植蔬菜等作物时不使用农药,反而要比中国使用的还要多。
然而,日本政府对于本国产的食品原料大开绿灯,不需要任何的检验。例如一家大阪的食品加工企业,在选择使用国外进口的原料时,需要准备20页左右的资料。但是如果选择国内的原料,只需要填写原料产地、种植农户等简单的资料即可。而这些食品原料没有任何组织来取样进行监测。
东京都北区有一块住宅开发用地,是一家制药厂拆迁后的旧址,动工建设前夕,经环保部门检测,结果令人吃惊,这里的土壤已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三氯乙烯浓度超 出日本环境标准3万倍!消息传开,各地方政府纷纷制定相应措施,像这种案例,并不少见。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土地耕种、居住,需要承受重金属污染的困扰。
秘密七:没有中国的“菜篮子” 日本人将很“头疼”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7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秘密七:没有中国的“菜篮子” 日本人将很“头疼”
日本夸口的食品安全,完全是建立在审核外国产品进入国内的制度上,既要面对国内造假、冒充、伪造生产日期的不法行为,又要面对环境土壤污染的既成事实,所以对用外国原料加工本国产品的做法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进口的食品,日本的“菜篮子”就会出现问题。日本每年都要会遭遇台风等坏天气,从中国来的船只就难以靠岸。此时,日本的蔬菜价格就会飞 涨。例如,平日见到的中国大白菜售价是100日元一棵,当台风肆虐时,日本市场上就只有本土生产的白菜,价格为每1/4棵白菜卖80日元,很多日本家庭主 妇都会为食品涨价感到头痛。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8
台风肆虐,白菜价反而更便宜?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回复 0喵0了0个0咪0 :是指涨幅大,没有平滑的过程,如果储量够,以及本土资源足够供应就不会有这样的大幅波动,毕竟有缓冲的余地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回复 cto7777777 :可是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白菜价飞涨啊,可是数据却是相反的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回复 0喵0了0个0咪0 :1/4颗80日元≡ ̄﹏ ̄≡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秘密八:日本冷冻食品安全隐患多
日本当地最大食品生产商之一的“丸羽诺日朗”制造的冷冻食品,今年被发现有异常的臭味,结果检测出农药超标150万倍,全日本37个都道府县至少有359人进食后不适。目前“丸羽诺日朗”已将问题食品全数下架,而公司强调所有问题食品并未输出海外。
这些问题冷冻食品由丸羽诺日朗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阿克里食品”设在群马县大泉町的工厂制造,包括薄饼、炸肉饼及可乐饼等。很多消费者进食后不适,出现呕吐、腹泻及其它食物中毒征状。
公司已经回收了在市场上流通的94种商品,至少640万件冷冻食品下架。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9
level 13
cto7777777 楼主
秘密九:日本输华部分食品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2006年6月份深圳检验检疫局曾在日本输华鱼肉肠中检出山梨酸含量超标,此后,广东、山东、辽宁、天津、上海等地检验检疫部门陆续从近30批次的进口日本食品中发现卫生安全问题。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已致函日本政府主管部门及驻华使馆,要求日方加强对输华食品管理,保证输华食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进口日本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10
level 9
还有中国军人可以手榴弹打飞机
2014年10月03日 01点10分 12
[真棒][吐舌]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level 12
你要知道,中国出口的东西和给自己人吃的不是一个次元的。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13
标准差别很大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介个对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level 14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15
[委屈]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回复 cto7777777 :你个受!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回复 恐怖sj :[怒]被你发现了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回复 cto7777777 :怎么。还装?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level 13
卧槽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16
level 10
楼主有机会去考察一下日本的农业后在来发表看法,莫当井底之蛙。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17
[吐舌]所以我才说对转帖内容有待考究咯,如果你比他更了解的话,欢迎指出
2014年10月03日 02点10分
level 12
sodesune,我们要与国际接轨
2014年10月03日 04点10分 21
[吐舌]
2014年10月03日 04点10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