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1.英特尔将对紫光芯片企业投资90亿元人民币;
2.真的假的? 小米要买诺基亚?
3.微软纳德拉“中国行” 或将私会小米雷军;
4.高通展示骁龙615及410处理器:64位A53架构;
5.专访中国联通高层 深度解读4G终端补贴那些事;
6.英特尔入股紫光:首投国家队意在移动市场
7.新一代 Snapdragon 处理器平台规格表与定位简介;
8.28nm以上制程晶圆代工今年营收仅微增4%;
2014年09月27日 03点09分
1
level 15
1.英特尔将对紫光芯片企业投资90亿元人民币;
美国加州圣克拉拉,2014年9月26日——英特尔公司和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今天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一系列协议, 旨在通过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REGISTERED SIGN]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在中国和全球市场扩展英特尔架构移动设备的产品和应用。英特尔同时将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 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人民币90亿元(约15亿美元),并获得 20%的股权,这一股权交易有待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展讯和锐迪科是两家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开发用于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移动芯片组平台,这些产品支持2G、3G和4G无线通信标准。
英 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表示:“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并且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互联网用户。英特尔在中国已有29年的投资历史,此次与清华 紫光的战略合作,是英特尔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次合作将令英特尔能够更多更快地交付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支持中 国及世界各地更广泛移动用户的能力。”
紫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伟国先生表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紫光与英 特尔的战略合作涵盖了从设计开发到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多个层面,充分显示了作为世界半导体领军企业的英特尔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承 诺,必将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根据协议条款,展讯通信将联合开发和销售一系列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系统芯片(SoC)产品。首批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系统芯片产品将于明
年下
半年上市,并由两家公司共同销售。
“采用英特尔架构技术,这将加速我们系统芯片(SoC)的发展并丰富我们的产品组合,令中国及全球的手机厂商都从中受益”,展讯通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力游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与英特尔合作并研发新产品。”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表示:“本次与清华紫光集团的战略合作开启了英特尔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这次合作展示英特尔对中国的承诺,我们正进一步加速战略部署,支持中国自主创新技术。”
两家公司预计,英特尔的此次投资将在2015年初完成。
英特尔深植中国29年,已累计投资了近50亿美元,现已拥有7,500多名员工,职能涵盖研发、销售和营销、制造、运营和风险投资等领域。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1998首次在中国进行战略性投资,至今已向120多家中国技术公司投资总额超过7亿美元。
2014年09月27日 03点09分
2
沦为代工厂也能说的这么牛逼
2014年09月27日 10点09分
level 15
2.真的假的? 小米要买诺基亚?
微软(Microsoft)执行长纳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7个月之后首度造访中国。满档的行程当中还包括与小米执行长雷军见面会谈。尽管业界人士普遍猜测,双方会面主要会谈及Windows Phone系统与小米硬体的合作,但也有中国媒体人士猜测,内情恐不简单,纳德拉或许会藉机推销诺基亚(NOKIA)。
中国资深媒体人士老凉认为,纳德拉与雷军的会面,不会仅有小米推出WP手机这么简单,双方可能谈到出售诺基亚、建立联合实验室等。
由于联想(lenovo)已从Google手中接下摩托罗拉移动,老凉认为,小米接手诺基亚也不无可能,因为诺基亚还有不少剩余价值,可以解决一部份小米走向海外的专利纠纷问题,也能让小米手机的工业设计更上一层。
2014年09月27日 03点09分
4
level 15
3.微软纳德拉“中国行” 或将私会小米雷军;
1992年加入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之前来过好几次中国,但是以微软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对于纳德拉本人和中国来说都是第一次。
无法忽略的大背景是,如今的微软正在接受中国政府反垄断方面的审查,而纳德拉此次的中国之旅此前也被外界普遍解读为缓解与中国政府关系的重要手段。
不过,按照目前已经公开的行程,从与中国学生对话、为“微软新视界”项目揭幕、在清华大学演讲以及出席微软高端云客户峰会等,从业务层面来看,纳德拉这一次更多是在强调他本人主导的“移动为先,云为先”微软总体指导战略。
有意思的是,昨日上午在云客户峰会上称赞微软云计算在华发展远超预期之后,业界有消息称,当天下午,纳德拉将会和小米科技CEO雷军会面。不过微软方面并未对此直接做出回应,只是表示,上述时间段将是纳德拉本人的私人安排时间。
此外,微软中国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为期两天的“中国行”安排中,第二天(9月26日)纳德拉会前往深圳与当地的移动设备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
海外行第一站
事实上,这是纳德拉以微软CEO的名义第一次正式造访其他国家,而中国是第一站。
纳德拉此前就在西雅图商会的年度午宴上公开表示对本次“中国行”的期待,他认为,中国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机遇,将怀着学习的心态造访中国,理解微软如何才能与中国共同发展。
据微软中国方面相关人士透露,这一次来中国之前,纳德拉还与微软员工分享了自己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TheGeographyofThought》(地理思维:亚洲人和西方人有何不同)。
从日程表来看,这次的“中国行”安排相当充实。
9月25日,纳德拉的首站选择了与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获胜的8名中国选手会面。随后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并发表了只有9分钟的短暂演讲。
纳德拉在上述演讲时表示,微软正在转向以“移动为先”和“云为先”,促使社会在未来可以更好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这些技术改变也将会创造更多机会。而微软在中国有着很多项目,也帮助中国进行技术改进,这方面微软还将会继续投入下去。
对于未来,纳德拉指出,微软将帮助更多中国创业公司成长,孵化创新的产品,助力中国创新发展。
紧接着,纳德拉还与近两百位中国云产业从业者及合作伙伴举行客户峰会。
按照微软方面公布的信息,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成功商用的国际公有云,由世纪互联运营的WindowsAzure目前在华客户总数已经超过2万家;同时,由世纪互联运营的Office365的付费企业用户数也超过了400家,云计算在中国的增长速度和质量都远超预期。
而对于微软遭中国政府反垄断调查问题,纳德拉的回应是:“微软最重要的成功就在于‘我们创造出来的价值’,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微软的‘态度’就是坚持为世界做出贡献,所以微软会继续这样做,在美国是这样,在欧盟和中国也是一样。我对微软所做的一切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感到骄傲。”纳德拉解释道。
移动端猜想
在IT产业,近40岁的微软已经是一家老牌企业。如何让微软焕发青春是纳德拉上任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 个行业不推崇传统,只尊重创新。”纳德拉在昨日的清华大学讲坛上再次强调了创新的作用,“当然,这不是要毁掉传统,而是说我们不能躺在昨天的成绩上。微软 昔日的辉煌有目共睹,但我们清楚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从创新出发的。当年盖茨创建微软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只有编程工具,如果我们只是遵循传统,就不会有今 天微软如此广泛的产品与服务。”
在2014年7月致全体员工的信中,纳德拉给出的微软未来走向就是:在“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中,微软是一家创造生产力和平台的公司。
而这背后,微软今年决定向屏幕尺寸在9英寸以下的终端免费提供操作系统,向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电子产业链投以重注,希望在以谷歌操作系统等“非Wintel”移动领域能够获得翻盘的机会。
纳德拉9月26日将与深圳生态圈的合作伙伴会面,围绕Windows平台硬件生态系统的创新展开讨论,希望为微软的终端策略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
在前往深圳之前,有消息称,纳德拉将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进行会面。这是否将是两家企业即将展开合作的前兆?不过,这一让业界浮想联翩的消息目前并未得到微软方面证实。
2014年09月27日 03点09分
5
看来微软也要向小米学习耍猴大法
2014年09月27日 05点09分
level 15
6.英特尔入股紫光:首投国家队意在移动市场
失意的IT巨头英特尔[微博],正在加快移动市场救赎式并购。
9月26日,英特尔正式宣布与清华控股企业紫光集团战略合作,联合开发英特尔架构产品。与此前传闻版本不同,英特尔此次投资并不是紫光集团,而是紫光旗下控股公司,该公司持有展讯和锐迪科等手机芯片公司。此次投入规模15亿美元,占股20%。
去年年底以来,紫光先后以17.8亿和9.03亿美元代价,收购展讯、锐迪科等芯片企业,并号称打造国内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这次投资,英特尔重点还是 在展讯。”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紫光产业庞大,英特尔投资还是为了移动市场。“联手展讯,英特尔可以实现中低端市场布局,而在高端市场仍然会坚持自己去 做。”
英特尔投资“国家队”
与此前投资合作不同,这是英特尔首次投资国资企业。
资料显示, 紫光是清华控股旗下投资产业集团,拥有紫光股份(32.91, -0.70, -2.08%)和紫光古汉(15.96, -0.44, -2.68%)等两家上市公司,2013年年底以来,开始发力投资集成电路产业,先后以17.8亿和9.03亿美元代价,将展讯通信和锐迪科两家芯片公司 收入囊中,迅速跻身为集成电路产业“大玩家”。
紫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伟国此前曾表示,“希望用5年时间超越联发科[微博],成为世界排名第二、出货第一的IC设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已将集成电路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不但出台了发展纲要,还首次提出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的规划,而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 长徐小田9月25日在上海透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将于近日挂牌成立,“基金一期规模达1200亿元,投资于芯片制造等重点产业。”
不管是从企业背景、连续并购整合还是长远规划来看,紫光都已经被定义为集成电路“国家队”。
面对“国家队”,英特尔出手也颇为阔绰。根据双方披露的信息,英特尔将向紫光和展讯开放英特尔架构以及相关的通信技术,并联合开发相关的产品和应用。据了解,在此之前,英特尔仅仅向AMD和威盛进行了许可。
此外,英特尔还将向紫光旗下控股企业投资15亿美元,占股20%,该企业持有展讯和锐迪科等芯片企业,不过紫光并没有透露控股企业详细情况。
根据双方公告内容,展讯将与英特尔联合开发销售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系统芯片(SOC),首批产品将于明年下半年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年底,英特尔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移动平台产品SOFIA,主要面向入门和平台级智能机市场,不过英特尔并未透露此次合作是否涉及SOFIA。
“此次合作涉及了多个层面,从设计开发、市场营销到资本合作。”赵伟国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次合作将推动中国半导体技术进步,“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赛迪顾问分析师温昕煜认为,相比之前英特尔投资的一些企业,这次确实有很大突破,尤其是在X86架构开放上,获得许可厂商并不多。不过他同时表示,由于目前没有披露更多信息,所以尚无法解读双方的合作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英特尔商业模式是否会有所改变。
9月26日,记者就双方合作细节致电英特尔,对方表示,“没有更多可披露信息,以公告为准。”
“联合开发也分很多层级,比如应用开发与最核心的芯片设计,完全不同。”温昕煜认为,在工艺制造、联合销售等方面,双方不存在障碍,英特尔也比较乐意,但如果涉及最为核心的芯片设计则比较困难,“如果涉及到技术转移,不单两家公司,中美方面也会存在一定障碍。”
不过他同时表示,紫光是国有企业,通过入股紫光旗下企业的方式,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合作审批的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传闻前后,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一度行情大涨;其中,紫光股份在9月26日开盘10分钟就出现涨停,报收33.61元;另一家公司紫 光古汉也上涨了几个百分点。然而实际上,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都不在集成电路,紫光古汉的业务更是相差甚远,主要集中于医药领域。在合作公布之后,紫光股 份表现平稳,紫光古汉则出现了2%的跌幅。
“这次与英特尔合作,重心还是在展讯。”温昕煜认为,尤其是在国内市场,集成电路在国家扶持的背景下,展讯又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和积累,英特尔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取得移动市场份额。
不放弃移动业务
作为一名IT时代的巨头,英特尔在移动时代却没有相应的话语权。
由于智能机的发展,高通[微博]和联发科的锋芒完全盖住了英特尔。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第二季度高通基地芯片份额68%,市场份额
遥遥领先
,联发科15%,位居第二,展讯市场份额5%,MARVEL和英特尔随后。
在底层架构上,芯片厂商使用的基本都是ARM架构,包括高通、联发科、展讯等,而不是英特尔的X86架构,甚至英特尔自己为了产品开发,有时也不得不使用ARM架构。
“目前在功耗、性价比等方面,英特尔的X86架构完全没法与ARM相比。”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告诉记者,英特尔的优势依旧在PC、服务器以及云端产品等方面,相比手机市场利润更高一些,这也是英特尔主要收入所在。
尽管如此,王阳认为,英特尔不会放弃移动市场。“英特尔做了巨大的投入,不可能放弃,只是在战略上可能会有调整,比如在中低端市场,一些服务领域开放给自己的合作伙伴。”
“现在客户越来越少了,苹果手机用的是自己的芯片,三星[微博]是自己和高通的芯片都有使用,能够带来的量也很少。与此同时,高通还在不断拉拢小米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王阳认为,展讯成了英特尔为数不多可以选择的合作伙伴。
目前展讯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王阳认为,英特尔可能会聚焦在高端市场,而在中低端市场则会开放给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此之前,英特尔与另一家芯片企业瑞芯微合作,也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瑞芯微主要是一家平板芯片市场。
不过对于授权合作,王阳则表示,不太乐观。他认为,此前与瑞芯微的合作,英特尔实际上并没有开放自己的架构,此次与展讯合作,开放可能依然很小。“这是英特尔的核心技术,不会轻易开放。
2014年09月27日 03点09分
8
level 15
8.28nm以上制程晶圆代工今年营收仅微增4%;
尽管指纹辨识、物联网等相关应用推升8寸厂稼动率高涨,惟根据研调机构IC Insights出具的最新报告,今年纯晶圆代工业者(排除三星、英特尔)主要的成长动能,仍是来自28纳米制程以下的先进制程。IC Insights指出,今年全球纯晶圆代工厂小于28纳米的先进制程营收,将大幅年增72%、来到123亿美元。
IC Insights表示,在台积电(2330)、联电(2303)、中芯(SMIC)、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四大纯晶圆代工厂商中, 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仍有绝对主宰力,估计台积今年将有103亿美元的营收是来自小于28纳米先进制程营收的贡献,在纯晶圆代工厂中市占率高达84%。
台 积今年以20纳米制程成功抢下苹果A8处理器订单,可望成功推升营运逐季攀高,而28纳米制程的营收比重也早已超越3成。台积再于昨日宣布,与中国大陆手 机芯片厂商海思合作,顺利以16纳米FinFET制程成功产出业界首颗以FinFET制程及ARM架构为基础之功能完备的网通处理器。台积的16纳米 FinFET制程早于2013年11月完成所有可靠性验证,良率表现优异,并进入试产阶段。如今再宣布与海思携手,也让市场看好台积16纳米制程量产时程 有望提前至今年第二季。
IC Insights表示,虽然28纳米制程以上的成熟制程仍为今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主流,贡献了71%的营收比重;不过事实上,28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今年营收仅微幅成长了4%。
2014年09月27日 03点09分
12